作者简介:
郑沛韵老师,毕业于中山大学翻译硕士(笔译)专业,高中英语一级教师,四会中学教研骨干教师。现任教高一年级英语学科,任高一(10)班班主任。
论集体意识的培养
郑沛韵
做好班主任工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集体意识,是指在一定的集体中,关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关系和态度的认识和情感表现”(张卫平)。集体意识的形成是培养良好班风的基础。对于高一年级的新生而言,集体意识的培养尤其重要。本文根据笔者在一学期以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从班主任对班集体感情的熏陶、教育时机以及行动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总结了学生集体意识培养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一定启发。
班主任,集体意识,德育
一、想要学生对这个集体有感情,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班主任对这个集体有感情
真正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王英)对于班主任而言,一个班级的集体意识的培养是把班集体建立起来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培养起学生的集体意识,班主任其他管理工作才能更顺利并有效地开展。而学生集体意识的养成,首先直接体现在学生对这个班集体的感情。只有学生对这个班级有感情了,他们才会愿意去维护这个班集体的荣誉,愿意为这个班集体去付出,也才能在这个班集体中快乐地学习、成长。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由于担心自己的稚嫩使班级管理难以得到贯彻执行,从一开学起,虽然我对这个班级充满着激情与爱,但是我在年级各项任务的执行中都是采取一板一眼、宁紧勿松的“强硬政策”。以为以此就能得到班里学生的敬重。但结果就是,虽然很多任务都按照年级要求完成了,但是由于有好一些学生不太愿意配合,每次执行起来的难度会比较大。
但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却改变了这种状态。
由于班里的卫生清洁一直处于一种不理想的状态,经常会出现老师不点到名就偷偷不搞卫生的情况。就此,我特意用了英语课前的几分钟很严肃地批评了他们。这本没什么,但当晚又因为一件小事,我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一句话:“自己班的学生就像自己的母校,你常常说他们怎么不好,却总不喜欢别人说他们一丝一毫”。这句话虽显得有些偏激,但无不体现着老师对这个集体的感情。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已经有学生知道了我的微博,并悄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