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言文学专业
01.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学制2年,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专业隶属济南大学泉城人文学院,始建于年,并于年开始招生。年,以建设“应用型”本科和学校“十三五”规划为指导方针,立足山东半岛和蓬莱地区实际经济状况,建立起注重实践、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开放式课程体系。本专业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创业教育。首先,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增长就业才干。其次,了解国家关于创业的相关政策,了解该专业从业要求及就业形势。再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开办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指导专题讲座、普通话培训。
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专业优势和人际资源,多层次地为毕业生就业、考研服务。第一,提供考研信息、考研复习资料、各门课程教师课后进行考研辅导。第二,增强与就业求职密切相关的技能课、实务课程,如办公自动化、图像处理技术、新闻采访与写作等。第三,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和课余交流中,通过沟通和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和技能特点,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寻找更适合的职业。
02.教师队伍建设
本专业有一支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学历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共10人,其中教授2名,讲师6名,兼职教授2名。学历均在研究生以上。
从业教师均有多年教学经验,并且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青年教师在年与年山东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在济南大学泉城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校级一等、二等奖成绩。
在研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在研校级项目3项;出版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应用文写作》(高玲老师主编、全体应用写作课教师参与、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为了对青年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培养,学院实行导师制,每位教授都担任2-3名青年教师的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备课、授课、科研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青年教师也跟随教授去听课、说课。所有新入职教师都必须经过学院系统的培训才可以上岗,包括师德师风建设、校史校情的了解等等。
0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了了解中华文化,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文化、教育、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工作。
04.核心课程
语言类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类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理论类课程:文学概论、写作概论、语言学概论、逻辑学、中国文化概论、美学、比较文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05.升学就业
经过严格培养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上得到了系统地锻炼和提高,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也整体提高。在校期间,本专业有2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3名同学获省政府奖学金。同时,学生毕业找工作专业对口率较高,有的毕业生在中学、职高任教,有的在媒体部门工作,且能够较好的胜任本职工作。考研深造方面,13级和14级共有8人分别考取山东大学、山师大、江西师大、曲阜师大等高校的研究生。此外,目前部分本专业在校生已经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较强。
年有2位同学考上公务员,4位同学考上在编教师,4位同学考上硕士研究生。年共有8位同学,7位考上研究生,1位考上公务员。考研学生中3位考入,院校。
年以来,培养毕业生人,就业率90%以上,毕业生多半在学校、新闻媒体部门、企事业单位文秘、文字宣传与策划岗位上工作,如上海信息有限公司、杭州西子集团、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教育信息咨询公司、早期教育中心、学而思、约读书房、新概念等。历年来的就业情况显示,汉语言文学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学生就业很少偏离本专业。
06.实习实践实训
我院与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蓬莱电视台、汉高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举办合作签约仪式,与龙口市双语实验中学、聊城日报、淄博晨报等新闻单位签署教学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设立
这些实习基地为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化知识为能力的一个实践演练平台。我校年度为汉语专业的建设投入教学经费40.02万,人均元,用于教学日常运行费用、教学改革费用、专用建设费用、校内外实践实习费用、教学研讨费用等。另外有与其他专业共享的实训室、演播厅、语音室、机房等教学设备。通过实习组织学生到学校、电视台、媒体单位、企事业部门参观学习,增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感性认知,通过实践增加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
此外,还设置实践课程还包括平素写作训练、普通话训练测评、发表文章作品等实践创新活动。
二、英语专业
01.专业概述
本专业以相关英语语言学习为背景,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外经外贸的基本知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现代化、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英语应用型专门人才。
02.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现有教师20余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为6人。积极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职业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相应专业教师为“双师型”教师。
03.培养目标与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以胜任中小学、培训机构、教育部门或进出口外贸公司、外经、外事及旅游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二年,学院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分,允许学生在2-4年内修满学分。学生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总学分,符合学院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2.培养要求
1)具备优秀的人文修养、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
2)了解文学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3)掌握英汉、汉英翻译基本理论,并有较强的口译和笔译能力;
4)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具有从事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国际业务洽谈能力;
5)有基本的第二外语能力;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04.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翻译、跨文化交际、英语词汇学、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口译、TESOL、英语语言教学等。
05.升学就业
英语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培训机构能教育部门或进出口外贸公司、外经、外事及旅游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中的教学、翻译、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我院的英语专业学生的考研氛围极好,考研率将近1/3,大部分同学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06.实习实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1.认识实习:第一学期为校内专业见习,实习时间为2周。主要考察学生商务英语知识的应用,将采用商务模拟谈判等形式作为实习的主要内容。
2.综合实习:第三学期的综合实习时间为4周,要求学生到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实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要求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实质性地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
3.毕业实习:第四学期8周。学生可到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企业等单位进行实践,要求尽量发挥专业特长,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了解相关单位的就业需求及所需技能,并根据单位的需求和就业方向及时补充所缺知识,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
4.毕业论文:第四学期8周。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查阅、梳理参考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英语撰写不低于字的毕业论文,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现学院对英语专业校内特配有专门的语音室和外教,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听说实训起到推动作用;校外有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朗培文化交流公司、文都教育、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等实习单位,这些实习基地为本专业提供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平台。
07.赛事成绩
英语专业将学生们的社团活动、英语比赛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英语角、泉院微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