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写出一份好的课题申请,以打动评审专家“苛刻、冷酷的心”,让他欣赏你的课题设计,给你的课题申请打高分呢?根据多年来自己做课题的经验、学习相关文献的感悟以及参与课题评审工作中看到的诸多不足,给正在写或准备写课题申请的老师提几条建议。
一、评审书中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你需要了解课题申请·评审书中包含哪些内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申请都要求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评审书包括封面、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填表说明、正文四大块。其中正文里又包括:
一、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
二、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三、预期研究成果;
四、课题设计论证;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六、推荐人意见;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县(区)意见;
九、课题负责人所在市(州)意见;
十、学科评审意见;
十一、评审未通过原因;
十二、XX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作为课题负责人,需要填写的内容有:封面、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以及正文中的一、二、三、四、五部分。第六部分推荐人意见是针对中级职称以下的课题负责人,此类申请者需要有两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对其进行推荐。正文中的第七、八、九部分由所在学校、县(区)教研室、市(州)教科所签注意见。第十、十一、十二部分是课题立项评审之后由规划办来填写,是对你提交的课题申请评审之后所提出的意见。第十部分是学科组经过评审对你的课题申请提出的评审意见,而第十一部分是你的课题立项申请没有通过评审时,需要填写的内容,你收到评审后返还给你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时,如果这一项没有内容,那么恭喜你,你的申请肯定是批准了,你的课题准予立项了。如果这一项填写了相关内容,那就说明你的课题没有立项,请仔细阅读评审专家指出的问题,提出哪些建议,你好再接再厉,认真修改你的研究和研究设计,来年再次提交。
二、不要随便对待封面、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以及填表说明
封面上需要研究者填写的内容有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主持人所在单位名称、研究时间等。只需按照要求填写即可。研究时间规定为2-4年,一般填从哪年哪月开始到哪年哪月为止。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可以说是一份法律文书,是关于申请者在课题研究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恪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遵守课题管理规定、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表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成果达到约定要求等方面责任与义务的法律承诺,还包括研究者就课题研究给予省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授权。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看,清晰地了解相关内容,并需要负责人在后面签字。
“填表说明”每一个课题申请者都要认真看、仔细研究,虽然这部分内容不需要你填写什么,但一定要通过阅读弄明白课题申请中各部分内容应该怎么填写。特别是对课题的学科分类一定要弄清楚,如果弄错了学科分类,那么,你的课题立项基本上没戏了。你想想,如果你是语文老师,你研究的课题是语文学科的内容,如果你把学科类别选错,选成数学类,评审分材料时就会把你的课题申请材料分到数学评审组。在数学组评审专家眼里,你的课题就是个“异类”,肯定不符合要求,首先淘汰的就是你的课题。记住,课题的学科分类需要在两个地方标注,一是封面的右上角,二是正文中的第一部分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栏里。
另外,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要认真对待并撰写你的课题申请,因为只有认真才有可能打动评审专家的心。
三、正确填写正文的前三部分内容
正文第一部分是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预期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预计完成时间。这部分内容的填写比较简单,只需按要求填写即可。负责人的情况详细一些,其他成员的情况则简略一些。在课题组成员中不需要再填写负责人的信息,课题组成员最多不超过10人,也就是说,加上负责人,一个课题组最多有11人。预期的主要研究成果需要填写成果的类型,其中A是专著、B是译著、C是研究报告、D是论文、E是实验报告、F是工具书、G是电脑软件、H是其他,根据成果类型填写对应的字母。具体是什么类型的成果,要根据你研究的课题的内容和你的研究能力来定,不要天真地以为写的多就更有可能立上项。一定要实事求是,你写在设计中的内容就是你的承诺,承诺是要兑现的。预计完成时间按照研究的起止时间来写即可。
正文第二部分是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这里面主要包括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等。
正文第三部分是预期研究成果。分为主要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规定限报8项。最终研究成果规定限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因为省级课题鉴定要求教师必须在课题研究期间至少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1篇与研究相关的文章。作为课题研究,最终肯定是要有研究报告,至少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你总是要写的。
四、认真对待课题设计论证,这是课题能否立项的关键
课题设计论证是课题申请·评审书正文中的第四部分,共有12项需要阐述的能够表现你课题研究重要性、目标、内容、假设、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指标,是课题申请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写的好,就能打动评审专家的心。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核心概念的界定。为什么要做核心概念的界定,那是因为看到同一个术语或名词,我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课题研究中的概念也是如此。为了避免别人来看你的研究时产生歧义,就需要对其中核心的概念做一番准确地表述和阐释,让阅读你课题研究文本的人知道你的核心概念表示什么意思。
核心概念不能太多,一般确定关键的、重要的、容易产生歧义的1-2个概念对其进行解释就可以了。核心概念的界定一般有三个层级,第一层级,选择学术界公认的概念解释,这样大家都知道这个概念表示什么,范围是什么,怎么区别,因而不会产生歧义。这一层级的核心概念的界定可以在相关的专业辞书中查找。第二层级,如果找不到学术界公认的概念解释时,就选择本领域内知名专家和学者对此概念的解释或定义,这可以从专家学者出版的著作或发表的论文中寻找。第三层级,在既没有学术界公认的概念界定,也找不到本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概念解释,此时,核心概念就需要研究者自己对它给予准确、恰当、科学的说明了。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是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与你研究课题相关的其他人的研究情况的描述与评价。研究现状述评就是全面收集以往对所研究问题的研究成果,并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研究现状述评能有效扩大研究者对该问题的理解。这一部分内容需要研究者做扎实的文献研究之后,才能写清楚、写得好。教师做研究,问题最多的就是文献研究。很多时候只顾自己蒙头做研究,不去了解别人已经做过什么研究。文献研究能力较弱,不知道怎么搜索文献,也不知道如何撰写述评。
文献的类型主要有学术期刊、专著、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检索的时间轴要由近及远,年份上由现在的时间开始逐渐向过去延伸。有些人很喜欢搬出一些古人的经典言论作为文献资料,不要把古人的经典言论当作文献资料,如果研究需要,古人经典言论可以放在你研究的背景中去描述。当然,如果你的研究课题与古代名人相关,那就另当别论。
现状述评,既要有对你搜集到的文献资料的描述,还要有对文献资料的评价。基本内容为:是谁,在什么时候,做过什么样的研究;研究获得了什么结论;这项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其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当然还可以包括你分析评价他人的研究有什么不足。
那么,做一项研究为什么首先要做文献研究,为什么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现状述评?当一个研究者把现实中的一个问题,聚焦、凝练成一个研究问题时,还不能最终确定你的研究课题,还需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检索,看看在你要研究的这个问题所在的领域内,其他研究者已经做过什么样的研究?你想做的研究与已有研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作为一项研究,一定要创新,不能和他人已完成的研究雷同。因此,当对别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梳理分析后,你才能知道别人做了些什么,你要做的和别人已经做了的有什么不一样。不一样,研究才有价值,不一样,研究才有创新。另外,一个人做研究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亲自研究一番,你需要借助他人的研究做基础,利用他人的研究做依据,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研究,正是文献研究的价值所在。
学术期刊、专著、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等这些文献的资料都可以从中国知网(CNKI)或者维普网、万方网、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网站上进行关键词搜索,搜到相应的你需要的文献资料然后付费下载阅读。已出版的专著还可以找出版社或售卖图书的网站购买,也可以去比较大的图书馆,如省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借阅。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所在的主题有某个硕士或博士写过学位论文,那么他的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一般来说,硕、博士的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与结论你未必能用得到。但是,他的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可以给予你一定的帮助。因为他在写学位论文时,首先要对自己研究的主题进行非常认真仔细的文献研究,之后还要写出详实的文献综述。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能给予你这一主题下已经有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关研究发展脉络。另外,你还可以用溯源的办法进行文献搜索,可以从你要研究的主题中的一篇比较好的学术论文或一部学术专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