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撰写辅导讲义一

论文的格式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论文的标题

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最好在14字以下。

以最恰当、最简明但能够反映学术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符合语法规则的词语组合。

题名中所用的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所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标题中不能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

建议尽量不使用副题名。

论文中的二级以下标题名,要尽量短小精悍。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字左右为宜。文摘要应该同时用英语并列对照,这是使研究成果成果获得国际承认的最基础前提。

论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可以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并可以为其他文献独立引用。

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验证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写作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三、论文的关键词

关键词主要用于未来对论文的检索需要,需提炼出最能反映论文主旨的、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最多不能超过8个。

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T-《文献叙词标引、规则》的使用要求。

使用被权威工具书词表收录的术语和概念(叙词)。

未被权威工具书词表收录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但尽量使用规范的叙词。

一个关键词只能表达一个主题概念。

做到词形简炼、概念明确、实用性强。

四、论文的目录

论文的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清楚相应页码。

建议使用word的插入页码功能,这会实现目录与正文的链接跳转。

写正文时正确标注“标题”序列,这样word才可以识别生成目录。

五、引言(或序言)

论文的引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普通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不必在引言中出现。

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范围。

说明相关领域的已有的数媒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包括理论基础、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等。

应言简意赅,不能与摘要雷同,不可成为摘要的注释。

六、论文的本论(正文)

本论(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集中表述研究成果的部分,对问题的分析、对观点的证明,主要是在这一部分中进行并完成的。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如何。

本论部分的内容量大而复杂,一般要分几个层次加以论述,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本论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

论文的引用请参照我国我国的《著作权法》和《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

本论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本论表达对象是,调查对象、实验方法、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结果、观测结果、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

由于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的差异,没有统一的规定。

本论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七、论文的结论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结论必须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需解决的问题。

不能与正文各段中的小结相重复。

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未能导出结论,也可以展开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八、论文的注释

论文中所标注的注释编号的顺序在页脚中标出。非作者自己制作的图表、图片或数据要注明引用来源和出处。

标注注释的文字要比正文小。

清使用Word的“插入注释”功能。

用尽可能少的字进行标注。

有时候篇幅不长的论文可以将全部注释放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的文字。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引用别人已经证明过正确的的观点或是结论,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是引出自已的结论的文献。一般情况下,在自己写论文时为了尊重他人的成果和保护知识产权,要注明自己引用的观点或结论的来自于那篇文章。要把所有引用的文章列在自己的论文后面。

1、参考文献是期刊时的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2、参考文献是图书时的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引用文献必须在论文的本论(正文)之后。

参考文献的排列应按照在本论(正文)中顺次引述,。

在本论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

一般只引用正式出版过的文献。

对于文献有多个作者的,只著录前3位作者,从第4位开始该用“等”代替。

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本论中都有提及。

十、论文的致谢

作为一名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尊重为形成学术论文所进行的研究所提供帮助的单位、个人等,肯定他们在形成学术论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应该感谢与本课题的合作单位,资助或支持研究的机构。

感谢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感谢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设备的机构和个人。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cksl/17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