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了Word排版最少必要知识,看这一

一、标题样式要求

各级标题有两种编目方式:中文和西文式。

中文式一般用于非学术性文章及报告;

西文式一般用于学术性论文及报告。

标题使用注意事项:

一篇文章中只能选择中文式或西文式中的一种,不能混合使用。

一般逐级编号,如:“第一章→第一节→一、→(一)→1、→(1)→①→A.→a.”九级标题。

一般下一章应另起一页。

分页时,用分页符或者分节符。

标题文字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一般规定:报告内标题≤15字,科技论文标题≤20字。

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不使用标点符号。

常见的错误写法:混合编目;圆括号不配对,圆括号后又加顿号;圆圈数字之后加顿号;标题末尾加冒号。

二、计量单位与标点符号的格式要求

计量单位,无论出现于文、图、表中,一般都应尽可能用英文字母,如:米→m、吨→t、度→°;

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具体请参考《地质行业计量单位手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标点符号及其它符号书写规定:

三、表格的格式要求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一般用三线表格式。尽量不用斜线。

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若用同一计量单位,应将计量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

表内字号一般比正文小1级,个别可小2~3级,最小不得小于六号字。

备注栏若无内容则删除。尽可能简化表格,少用A3规格的表。个别大表应高度综合,或分解为几个小表。

表序号按全文、章或节编排,如“表1”、“表1-1”、“表1-1-1”。表序号与表名之间空一格,不许用标点符号,置于表上,居中排写。

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但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四、插图的格式要求

要素齐全,结构合理,美观规范,重点突出,图例等部件不能喧宾夺主,各类注记避让应合理。

一般绘制黑色插图,必要时采用彩图。图名、图框、比例尺等必须用黑色。而且有些图件全用黑色更美观。

图内文字一般略小于正文字号,不宜太大或太小。但有些注记之间应用区别,便于体现不同层次的内容。

图号按章编排,如“图1-1”。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位于图下方。图名的字体、字号尽可能整个报告保持一致。

比例尺一般用单线、单向比例尺;一般放于图下方或者图内。

图例:图例位于图下方或图内,忌讳放于图上方;无需“图例”二字。不能有责任签。图例不宜太多,能直接标注者可以不用图例,而且直接标注文字更便于读图。

图框:多数情况下用单线图框,部分情况用双图框(需要经纬度、直角坐标时);还有一些情况不适宜用图框,如素描图、剖面图、流程图等。

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加参考文献的脚注,或者在括号中说明作者和年份。

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必要时加辅助线条及文字说明。对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不许将附图简单缩小后当作插图,否则肯定不符合上述标准。

插图要与附图一样提交MapGis格式图,与附图和正文一道归档,否则后人难于修编和引用。

插图不能有责任签。

五、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

每个成果报告或学术论文,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才能体现基本素材、理论依据、技术方法的真实可靠,以及研究成果的理论水平及科学价值。因此,参考文献非常重要,绝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的写法,各个行业部门(或刊物)有自身的独特要求,因此要根据将提交给行业部门要求(或学术期刊编辑部要求)编写好参考文献。

但是,如果没有特别要求,则可考虑使用以下两种基本格式之一。

(一)传统的“按文内引用先后顺序编号”方式

这是学术论文和过去多数报告的常用写法,不太适合于大分量的报告或专著。

例子:

[1]陈世福等,知识工程语言与应用,南京大学出版社,。

[2]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合编,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

[3]常印佛,唐永成,邢凤鸣,吴言昌,储国正.安徽省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预测研究(简介).徽地质科技,,1:1~13。

[4]陈毓川裴荣富宋天锐邱小平.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5]常印佛等,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地质出版社,。

[6]陈建平.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学科发展动态[J].地质科技情报,,18(3):47~50。

[7]陈聆,魏友华,郭科.用含量面积法确定深切割地区地球化学异常[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5):~。

[8]陈世福等,勘探地下水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学报,,(6),-。

(二)“著者-出版年制”方式

成果报告或学位论文,由于篇幅较大,引用文献较多,常存在同一文献多处、多次引用等现象,再加上在编辑报告过程中段落位置调整非常频繁,故给参考文献的顺序编号带来许多麻烦或错乱。因此,建议实行“著者-出版年制”,与国际接轨。具体如下:

1、正文中,依次标出主要著者与出版年,并置于“()”内。如:“这是最新的贵州大地构造分区方案(戴传固,)、(曾昭光,)”,或“据戴传固(),最新的贵州大地构造分区方案为……”。

2、报告末尾的参考文献格式为:著者.出版年.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并先按汉语拼音顺序列出中文文献,再列出西文文献。

例子:

方国庆..东天山古生代板块构造特点及其演化模式.甘肃地质学报.3(1):34-40.

冯益民,朱宝清,杨军录,张开春..东天山大地构造及演化-1∶50万东天山大地构造图简要说明.新疆地质.20(4):-.

刘德权,陈毓川,王登红,等..新疆哈密土屋-延东超大型铜钼矿田成矿有关问题讨论.矿床地质.22(4):-.

马瑞士,叶尚夫,王赐银,等..东天山构造格架和演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1-.

XiaoWenjiao,ZhangLianchang,QinKezhang,SunShuandLiJiliang..Paleozoicaccretionaryandcollisionaltectonicsofthe

EasternTianshan(China):implicationsforthecontinentalgrowthofcentralAsia.AmericanJournalofScience.:-.

常用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cksl/17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