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系列CAR论文内部控制和

“本文为财会瞭望哨第篇推文”

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ChengQ.,GohB.W.andKimJ.B.,,“InternalControlandOperationalEfficiency”,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35(2):-.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否影响企业经营效率。作者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相对于没有重大缺陷的企业,其经营效率显著降低。作者还发现,修复重大缺陷可以提高经营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决策制定过程中需要高质量信息的公司来说,重大缺陷对经营效率的负面影响更大;对于小公司来说,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更加严重。总的来说,本文通过提供有效的内部控制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的系统证据拓展了相关文献,并探讨了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内部控制报告要求的成本和收益。

研究动机

Fenget.al()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此外,Treadway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一体化框架(COSO,3)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经营和财务业绩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保护资产不受损失”。然而,除了少数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决策的研究,如投资、纳税筹划和库存管理(Cheng,;Feng,;Bauer),这方面的研究证据很少。

理论框架

无效的内部控制会导致错误的内部管理报告。这些错误的报告不仅可能会导致外部财务报告信息出现错误,也可能导致次优的经营决策,因为管理人员需要依靠此类报告来做出经营决策。例如,无效的内部控制可能会对公司销售能力的预测产生不利影响,这反过来会对经理下一阶段的生产决策产生不利影响。销售过度预测可能会导致生产投入的过度配置,从而导致库存过期,存储和闲置等成本增加。对销售情况预测不足可能会导致生产投入不足,并最终导致成本上升,从而导致最后时刻采购成本更高的原材料或匆忙加班。在这两种情况下,效率都不高,因为给定数量的产出会产生较高的投入成本。此外,无效的内部控制可能会导致经营开支出现错误陈述,进而导致单位成本信息不准确,价格决策不理想,成本控制不佳以及最终降低经营效率。总之,无效的内部控制可能会通过损害内部报告的质量导致运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决策制定更差。但是由于SOX的预期目标是提高公司外部报告的可靠性,以利于外部用户的决策,前人忽视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对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内部用户的重要性或潜在利益。

本文提出了3个假设:

假设1.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经营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假设2.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经营效率之间的负向关系在对决策制定的信息质量要求较高的公司更显著。

假设3.对于重大缺陷更严重的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更大。

文献与贡献

(一)相关文献

研究已经证明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带来较高的财务报告质量(Doyleetal.a;Ashbaugh-Skaifeetal.),较低的股本成本(Beneishetal.;Ashbaugh-Skaifeetal.)和较低的债务成本(Dhaliwaletal,;Kimetal,)。

还有研究检验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之外的影响,并发现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会提高管理指导的准确性(Fengetal,)。

最近的三项研究报告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公司决策的影响。Chengetal()发现重大缺陷导致投资效率降低。Bauer()发现税收相关的重大缺陷与较高的有效税率相关,这表明这些重大缺陷降低了企业税收规划的有效性。Fengetal()调查存货无效内部控制是否影响库存管理。他们认为,内部控制中库存相关的重大缺陷会导致订单数量不理想,导致库存水平提高和持有成本增加。此外,不准确的库存跟踪和内部评估流程可能导致库存管理不善以及过期库存的价值降低,从而导致更大的库存损失。与他们的预测一致,他们发现对库存进行内部控制无效的公司,库存周转率降低,库存损失增加。本文认为无效的内部控制可能会对公司经营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它可能导致用于经营决策的错误的内部管理报告。例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重大缺陷可能会损害公司捕获、处理和记录原始交易数据的能力,从而导致内部管理报告出现错误。缺乏具备足够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提供实时信息,也会导致内部管理报告不完整或过时。由于内部管理报告对管理人员的日常运营决策至关重要,因此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仅可以影响管理层的指导意见,还可以影响基于内部报告的其他管理决策。

(二)本文贡献

本文通过检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对整体经营效率的影响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这种效应很强,补充了相关文献,提供了SOX法案的成本和收益争论的进一步证据。

前人研究发现与存货相关的重大缺陷与较低的存货周转率和较高的库存损失有关。与这些关于个别公司决策的研究不同,本文研究更广泛,研究内部控制如何影响管理者做出的各种经营决策,从而影响公司的总体经营效率。

研究设计

(一)样本

首先收集在-年期间通过SOX披露的公司年度样本,共40,个(6,家公司)。剔除了来自金融和公共事业行业的公司年度观察值,也剔除了没有经营效率数据的观察值,剔除在实证分析中使用的其他变量缺失数据的观测值。最后,从样本中剔除了非加速申报人。非加速型企业(公众持股量低于万美元的企业)可能低报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因为它们的监管较少。这个低报问题可能会对本文的结果产生偏差。最终样本包含来自家公司的24,个公司年度观察数据。

在年至年期间,平均6.91%的观测样本没有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具体来看,这一类样本占比有下降趋势,从年的17.08%下降到年的4.52%。

(二)变量

1.被解释变量

EFFICIENCY:年度t的经营效率,是从0到1不等的连续变量,包括7个子指标:净PPE(PPENT);商品销售成本(COGS);销售、一般、管理费用(XSGA);资本化经营租赁(MRC1-MRC5);资本化研发(RD)成本(XRD);购买商誉(GDWL);其他无形资产(INTAN减GDWL)。

ICMW:无效内部控制的指标变量,年度t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为1,否则为0。

2.解释变量

ICMW:无效内部控制的指标变量,年度t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为1,否则为0。

REMEDIATION是一个虚拟变量,如果公司在第t年报告了重大缺陷但在第t+1年没有报告重大缺陷,则它等于1。

(三)模型

实证分析

(一)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企业经营效率

采用模型(1)的回归分析,作者发现ICMW系数为负值且显著(-0.,z统计量为-5.28)。这一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无效的公司,经营效率较低,符合H1。就经济意义而言,系数的大小表明具有重大缺陷的企业其经营效率平均来说比没有重大缺陷的企业低两个百分点。控制变量的系数表明,大型企业、市场份额较小的企业、自由现金流较多的企业和年轻企业的经营效率较高。

(二)敏感性测试

为了确保结果的稳健性,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敏感性测试。1.使用Fama和MacBeth()的方法来估计行业回归;2.在第t-1年度测量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以进一步控制它们对经营效率的影响,解决潜在的相关变量问题;3.使用内部控制决定因素进行ICMW的可能性的概率回归,计算逆米尔斯系数LAMBDA;4.在没有研发投入变量的情况下重新评估经营效率;5.使用DEA方法中所使用的七个指标,估算每个行业组的SFA模型;6.排除公司年度观察值小于的行业样本。总体而言,稳健性测试的结论与H1一致,证明了结果的稳健性。

(三)重大缺陷的修复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采用模型(2)的回归分析,作者发现REMEDIATION系数显著为正(t统计量=3.48),表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修复与经营效率的提高相关。控制变量的结果与前面基本一致。此外,通过使用ΔICMW替代REMEDIATION(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指标从t年到t+1年的变化)来对模型(2)进行重新回归,发现ΔICMW的系数显著为负(t统计量=-3.91),这意味着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指标的变化与经营效率的变化呈负相关,进一步证实了H1的推论。

(四)决策制定所需内部报告质量要求更高是否会对两者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信息环境的质量较差时,企业决策制定对内部控制报告质量要求会更高,本文使用资产波动率回报(STDROA)和交易量(VOLUME)两个代理变量来表示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信息环境的质量,分别采用模型(3)和模型(4)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经营效率的负面影响,修复重大缺陷对经营效率提高的积极影响在收益波动性较高且交易量较低的公司更为明显。这些结果与H2相一致,即当管理者对决策制定的高质量信息有更大的需求时,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会对经营效率产生更多不利影响。

(五)测试H3

进一步,作者将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细分,分为普遍内部控制缺陷Pervasive、核心内部控制缺陷(CoreAccounts)。其中普遍缺陷包括信息技术、软件、安全和访问问题(审计分析原因关键#22)和会计人员资源、能力/培训问题(原因关键#44)。核心内部控制缺陷包括:收入确认问题;费用记录(工资单,SG&A)问题;负债,应付款项,准备金和应计估计失败;库存,供应商和销售成本问题;折旧,折耗或摊销问题(原因关键#28);PPE,无形或固定资产(价值/减少)问题;支出问题资本化;租赁,FAS5,法律,应急和承诺问题;租赁和FAS13(98)问题;应收账款/贷款,投资和现金问题;和税务问题。在本文样本中,36.1%的公司年度至少存在一个普遍的缺陷,81.6%的公司年度至少包含一个核心账目缺陷,而30.2%的公司年度既包含普遍缺陷,也包含核心账目缺陷。作者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Pervasive,CoreAccounts,和Both构建ICMW_Severe和ICMW_NonSevere这两个指标来表示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其中,当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且较严重时ICMW_Severe取1,ICMW_NonSevere取0;在没有任何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情况下,ICMW_Severe和ICMW_NonSevere都取0。

无论以Pervasive,还是CoreAccounts和Both构建ICMW_Severe和ICMW_NonSevere这两个指标来表示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时,结论都显示ICMW_Severe和ICMW_NonSevere的系数显著为负;F检验表明ICMW_Severe系数显著低于ICMW_NonSevere系数。这表明对于重大缺陷更严重的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更大。此外,作者将REMEDIATION替换为REMEDIATION-Severe进一步测试H3。

(六)研究小企业是否在经营效率方面从有效的内部控制中获得不成比例的收益

为研究企业规模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文构建R10_MVE指标,并与ICMW进行交乘。其中,R10_MVE为企业规模在行业内的排名(规模最高的取值为0,规模最小的取值为0)。回归结果表明,ICMW×R10_MVE的系数显著为负(z统计量=-1.91)。这一发现表明,对于小企业而言,重大缺陷对经营效率的不利影响尤其严重。REMEDIATION×R10_MVE的系数是正的且具有统计显著性(t统计量=1.65)。因此,这一结果表明,修复重大缺陷对较小型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更加有效。

与其他公司相比,小企业在经营效率方面从有效的内部控制中获益更多。小企业可能会更加受益于信息环境的改善,从而有更大的收益。本文对企业规模对重大效率差异的影响分析揭示了哪些类型的企业可以从经营效率方面更有效地受益于内部控制。

Inthispaper,weexaminewhetherinternalcontroleffectivenessaffectsfirmoperationalefficiency.UsingasampleofacceleratedfilersthatreportedinternalcontrolopinionsunderSOXduringtheperiod–andfrontieranalysistomeasureoperationalefficiency,wefindthatoperationalefficiencyissignificantlylowerforthefirmsthatdisclosematerialweaknessesininternalcontrolthanforotherfirms.Thisfindingholdsaftercontrollingforfactorsassociatedwithoperationalefficiency.Theresultisrobusttoabatteryofsensitivitychecks.

选文:肖茹玥审核:李晓涵终审:何雨晴

编辑:章卓然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wxbz/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