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ldquo神化rdquo的

撰文/Kevin

排版/小毛驴

审核/Leda

本科时的你是否羡慕身边的同学因为发表一篇SCI而顺利保研,国奖拿到手软?研究生的你是否因为发不出SCI,无法达到毕业要求而夜不能寐?不要羡慕,也不必担忧,跟随小编来了解相关知识,助力你发表人生的第一篇SCI吧!

1

什么是SCI、SSCI、SCIE、ESCI?学习期间,大家总是绕不开核心期刊,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不仅和毕业挂钩,而且和奖学金、评优评先挂钩,对于希望寻找教职的同学来说,核心期刊的发表经历更是不可获取的敲门砖,那么核心期刊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哪些呢?常见的核心期刊的种类又有哪些呢?

SCI

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莫过SCI了,SCI是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的简写,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于年在美国费城创办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种。

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SCI

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同学来说,最熟悉的应该是SSCI,SSCI是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简写,SSCI是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SSCI涉及包括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教育学、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在内的多个专业领域。例如经济学领域的顶级期刊AmericanEconomicReview就属于SSCI,影响因子10.,属于Q1区。

SCIE

介绍完了大家熟悉的SCI和SSCI,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SCIE和ESCI吗?SCIE是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XPANDED)的缩写,是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主要是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期刊。

目前绝大部分地方都不区分SCI和SCIE,一般可以将二者等同。期刊Science就属于SCI,影响因子51.,属于Q1区。

ESCI

那么什么是ESCI呢,虽然ESCI和SCIE长得很像,如果不注意看可能会将二者混淆,但是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ESCI是EmergingSourceCitationIndex的缩写,是WebofScience数据库在年新增的一个索引,可以认为ESCI是SCI的预备队,ESCI主要收录拥有潜力且在学术界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刊物。

需要注意的是,ESCI收录的文章也可以在WebofScience中检索到,因此并不是在WebofScience中可以检索到的都是SCI。

因此大家在发文章之前一定要了解目标期刊的类型,以免论文发表后才发现自己发的根本不是SCI。

2

SCI的用处在学术科研领域工作和学习的小伙伴一定都对SCI的用处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对于本科生来说,一篇SCI一作可能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推免名额;

对于硕士生来说,一篇高影响因子的SCI一作可能就意味着国家奖学金;

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两篇SCI可能就意味着毕业;

对于准备寻找教职的博士生来说,几篇高影响因子SCI可能就意味着拿到了获得教职的钥匙;

对于学术青椒来说,几篇高影响因子SCI可能就意味着副教授的职称

......

对于本科生来说,一篇SCI一作可能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推免名额。在很多学校的推免细则中都有一条明确指出,如果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就可以获得推免的单列名额,因此绩点不够、学分来凑就成为了很多本科生推免期间弯道超车的法宝,此外,手握一篇SCI在推免面试中也更有可能获得评委老师的青睐,甚至有可能直接被大牛选中,进入梦寐以求的课题组。对于硕士生来说,一篇高影响因子的SCI一作可能就意味着国家奖学金。在很多学校的国家奖学金评定细则中都会对各类期刊赋上相应的分值,以人文社科为例,很多学校规定“发表一篇核心期刊目录里的SSCI记8分,普通SSCI记4分,核心期刊目录里的CSSCI记4分,普通CSSCI记2分,北大核心记1分,普通期刊记0.5”,由此可见,SSCI在评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清华大学某学院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实施方案中对论文加分标准做了明确规定规定:图源网络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两篇SCI可能就意味着毕业。很多学校的博士毕业都有发文要求,一般是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发表两篇论文,一些学校还规定,发表一篇SSCI也符合毕业发文要求,很多同学延毕往往不是因为“大论文(学位论文)”,而是卡在了“小论文”,因此早发、多发论文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根据《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图源网络对于准备寻找教职的博士生来说,几篇高影响因子SCI可能就意味着拿到了获得教职的钥匙。在高校招聘时往往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和科研经历,学历背景主要指的是毕业的院校,而科研背景主要指的是学术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参与、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情况,由于博士基本没有机会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国家级的基金项目,因此SCI往往是大家求职过程中最拿得出手的科研经历,所以大家一定要早发、多发论文。

3

SCI论文产出流程那么一篇SCI的产出流程包括哪些呢?如果想发表一篇SCI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准备呢?本文将从选题、搜集数据和材料、选定目标期刊、写作、修改润色和投稿六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SCI论文的产出流程。

选题

一个好的选题论文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大家平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wxbz/18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