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映了当代大学生ldquo论文r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410292.html
终于把论文所有的东西都搞完了!!!终于把论文所有的东西都搞完了!!!终于把论文所有的东西都搞完了!!!谁也别想再让我改论文当代大学生搞“论文”都是什么情况呢?由于某翟的事儿那么一搞,欸~现在学校要求查重率低于百分之三十,于是乎学院要求查重率低于百分之二十,结果呢大家都变态到往死里降,百分之十以下都是常规操作。但问题是,大学四年过去,真正能自己搞出来点真东西的人能有几个?就不该让本科生写论文,就不该让本科生答辩。啥水平没点ACD数啊,z国最大的那啥之一就是形式主义。咋回事老师学生大家都懂其实。查重乱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平时还算是比较爱敲字儿的,绝对不会排斥码字这件事,并且Word用的还行,但改格式也改了有一会儿。最近一直听各种关于写论文,降重以及答辩的奇葩事,跟丫听笑话一样。除了“畸形”,我想不到其他形容词了。介于我于百忙之中终于搞完了所有事情,我得把这篇不知道是啥东西的1w+字收藏起来,等我研究生毕业了再回头来看看,我当年都写了啥玩意儿。但再怎么说也是我花费了时间精力的成果,希望研究生阶段能有所长进。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毕业论文本来定的内容是关于洛阳方言的,但我看完了老师推荐的书目后依旧不知如何下手,毕竟我自己连方言都说不好,就果断换题目了。但文学院没人懂俄语,所以······我还是免去了些许折磨的怎么说呢,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的确学到了些有趣的东西,写文章时,也字句斟酌,也胡乱邹邹,总之是在磨灭了我所有的热情后(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搞出了一篇我也不想看,但在各个方面都过关了的东西。今天填完了所有的表格,稿也定了,查重也弄了,各种领导该签的字也签了。我长舒一口气,却满心厌恶。下面是我的文章。实习、论文、每天上课、考证,我觉得把我劈开也不够用,但!我做到了!以下不附参考文献及英文翻译。对此题目不感兴趣的请出门左拐不送谢谢您嘞~

浅谈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

摘要: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本文从俄语中对“外来词”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汉语借入俄语的原因,借入领域及主要词源类型,继而使用大量的例子说明了汉语进入俄语后如何根据俄语语法规则俄化,以及形态特征上的变化,并提及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词汇。试图更好地认识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为外语教学及翻译提供帮助。

关键词:汉源外来词;俄语化;语言接触

俄语中的外来词多是借自英语、拉丁语等同为印欧语系的语言,反而来自汉藏语系的汉语在俄语中只存在少量借词。一种语言和词汇进入另一种语言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国家之间的合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俄语和汉语都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语言,经过历史的发展,两者发生了碰撞与融合,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外来词这一具有边缘学科特性的领域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

一、俄语中对“外来词”的界定及对其研究的意义

(一)俄语中对“外来词”的界定

在俄语中,表示外来词的术语主要有заимствование,заимствованноеслово,иностранноеслово.《Советский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苏联大百科字典》)使用заимствование作为“外来词”术语并给出定义:переходэлементоводногоязыкавдругойкакрезультат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языковилисамиэлементы,перенесенныеизодногоязыкавдругой.(笔者译:由于语言的相互作用或元素本身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元素从一种语言过渡到另一种语言。)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语言学百科辞典》)也使用заимствование这一术语并定义:由于语言接触,以及一种语言元素向另一种语言过渡的过程,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的元素(词、语素、句法结构等)。

由于在《苏联大百科字典》和《语言学百科辞典》中都使用术语заимствование,因此认为заимствование是俄语中外来词的术语基本没有问题。

(二)研究俄语中汉源外来词的意义

1.为改进和完善外语教学提供帮助

研究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有利于精进外语教学。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学习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词汇系统随之不断更新,为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外来词的历史渊源等进行更好的说明,这样加以介绍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语言的趣味,更能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本论文的例子多为常见及具有历史特点的,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笔者希望这些常用的外语词汇的研究能够对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提供帮助,同时也对那些学习俄语的中国留学生有所帮助。

2.为如何更好地翻译外来词提供借鉴

对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的研究成果还有利于完善外语翻译。众所周知,语言非常灵活,而翻译又非常讲究信、达、雅三重境界。如若不了解外来词的借入方式亦或进入目的语后的变化,很难准确翻译,在本族语与目的语之间不能很好地传达其中微妙的联系,从而影响翻译效果。

汉语进入俄语后,相应地发生了俄化,具备了很多汉语并不具备的特征,更加地地道,充满了俄语特色,研究外来词可以揭示其中的规律,退去语法变化的外衣,这无疑会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水平,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

3.为了解中俄文化交流和历史渊源提供借鉴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任何一种语言都会在不断地创新改进,从外来词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民族之间互相交流吸取语言中精华的痕迹。外来词也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等的重视,众所周知外来词的数量及范围往往是一个民族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

因此我们对俄语中汉语外来词的研究可以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入手研究其进入途径及原因。部分外来词可能代表了当时时代的特征,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一些旧的外来词利用率下降,而又有一些新出现的,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词语又会出现,广泛被人们所使用。故对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的研究成果无疑可以反映出中俄两国于历史长河中的交流情况。

二、俄语中借入汉源词汇的原因

汉语词进入俄语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不完全进入,隶属引用,加上引号再进行使用;2)基本进入,使用时不加引号3)完全进入,该词已经按照俄语中的语法规律发生了俄化,甚至可以派生出其他相关词汇,人们已不认为这是外来词了,并在本族语中经常使用。但并不是每个进入俄语的汉语词都会经过这三个阶段,它可能会经过第一、二步骤,然后因为历史、政治或经济等原因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使用。也可能会固化在第一、二阶段,永远不会融合进俄语之中,这其中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各个词的发展情况都不尽相同。

俄语借用汉语词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位置

中俄两国为邻国,边界线总长公里。较长的边界线,相似的气候条件,较多的接壤面积,让我国例如边界线东段的哈尔滨等地与俄罗斯远东一些城镇隔江相望,两国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交流,同样边界线西段也有较多中俄文化的交融,像声名远扬的新疆大列巴,“大列巴”实则为俄语单词хлеб的音译词,意思就是“面包”,这足以看出,两国临近地语言的融汇比内地也多了很多。

(二)历史渊源

中俄之间在历史上交往密切,自基辅罗斯建立后不久、同时也是中国宋代的十至十一世纪,双方还尚未接壤时便通过亚洲的游牧民族进行了间接接触。中国(Китай)一词的俄语便是来自“契丹”,也就是与北宋对峙的辽政权。“俄罗斯”一词则是元代由蒙古人传入中原。彼时的中俄之间是两个由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汗国: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因为蒙古人的发音规则中没有以辅音开头的习惯,因此Русь(罗斯)便被他们加上了一个开头的元音“俄”,于是形成了“俄罗斯”这个流传至今的译名。随着蒙古政权的纷纷崩溃,年,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统一东北地区大俄罗斯后,哥萨克开始领头向西伯利亚地区探索和殖民。年建立了托博利斯克,年建立了托木斯克,年建立了新库兹涅茨克,以及年建立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到年,俄国边界已经扩展至鄂霍茨克海,而南部正是清帝国领土。从年开始,俄军数次进犯黑龙江流域,清俄边境正式接壤。《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正式通商,俄国商队由此带回了大量在俄国所没有的货物,这一时期是汉源词进入俄语的重要时期。

(三)经济联系

语言交流对商业贸易无疑是必须品,中俄之间一直进行着较为密切的商业贸易,很多俄罗斯人因祖上搬迁到中国在此定居,尤其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他们在那里投资办厂,发展商业,孩子更是从小便学习两种语言,了解两国文化,民间在互相进行商业贸易,促进两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传播融合两国文化是自然而然发展的一种状态,这必然会促进外来词的进入与发展。

(四)文化交流

如今中国已崛起为世界强国,全球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全球逐渐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潮流。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学、文化也十分感兴趣,从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儒家思想到现代莫言的文学作品,从中华武术到民间歌舞,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交流,上个世纪因政治原因,大批苏联专家来华访问做学的同时,亦有大批留学生远赴苏联留学,这不难估计两国之间的语言接触融合情况,故部分汉语词借入俄语也是意料之中。

三、汉源外来词的借入领域及词源类型

(一)汉源外来词的借入领域

众所周知,一种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必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的影响。汉源外来词在俄语中的进入、发展和消亡,亦或是持续存在也是与两国国情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据相关资料显示,总体而言,汉源外来词在俄语中借用的数量是呈上升趋势的。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出版的《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中只有两个汉源外来词。而现在俄语中的汉源词汇毋庸置疑早已远远超过了这一数量。《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иноязычныхслов》()、《Большойтолковый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以及《Современныйсловарьиноязычныхслов》()中有大量的汉源外来词,约为个左右,由于俄语多采用音译法来借入汉源词汇,因此很多词汇多集中在日常生活领域,但再细细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1.各派学说宗教概念:例如:儒学(конфуцианство)、道(дао)、道教(даосизм)、风水(фэншуй)、阴(инь)、阳(янь)、阴阳(инь-ян);

2.动物:例如:沙皮狗(шарпей)、狮子狗(ши-тсу)、北京狗(пекинес)、松狮犬(чау-чау);

3.植物:例如:茶(чай)、萝卜(лоба)、人参(женьшень)、乌龙茶(улун)、高粱(гаолян)、荔枝(личи)、金柑(кинкан)、桂圆(гуйюань);

4.纺织物:例如:丝绸(шёлк)、旗袍(ципао)、茧绸(чесуча)、南京土布(нанка);

5.艺术和乐器:例如:笙(шэн)、二胡(эрху)、国画(гохуа)、秧歌(янге)、板胡(баньку);

6.人物和身份:例如:苦力(кули)、伙家(ходя)、大官(мандарин);

7.运动项目:例如:武术(ушу)、太极拳(тайцзицюань)、气功(цигун)、功夫(кунфу);

8.货币和度量单位:例如:元(юань)、角(цзяо)、分(фынь)(或фэнь,фень)、华里(ли)、厘(ли)、尺(чи)、亩(му)、两(лян);

9.土地和建筑:例如:高岭土(каолин)、房子(фанза)、土砖(саман)、胡同(хутун);

10.气象:例如:台风(тайфун);

11.社会历史现象:例如:国民党(гоминьдан)、红卫兵(хунвейбины)、大字报(Дацзыбао)、华侨(манзы)、追随蒋介石的人(чанкайшист);

(二)汉源外来词的词源类型

1.源于东北方言的词

中俄两国漫长的边境线使得两国接壤地区较多,我们习惯把中国和俄罗斯的边境线分为东段和西段两部分,西段临近中国新疆地区,那边于我国来讲地广人稀,人口不多,除了上文提到的“大列巴”一词,其他没有什么是人尽皆知的,但文化交流还必定是存在的。但在东段,即我国的东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与俄罗斯人有着密切的接触。首先我国东北地区本就物产丰富,人口密集,俄罗斯远东地区又与之隔江相望,两国人民在长期的交流接触中,东北地区的方言便不可避免地融汇到俄语当中,成为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

例如:фэнтёза(粉条子)、кан(炕)、танхулу(糖葫芦)、гаолян(高粱)、фанза(房子)、женьшень(人参)、чумиза(小米)等等。

2.源于南方方言的词

由于南方深处内地,与俄罗斯距离较远,因此源于南方方言的词汇并不多见,但也是存在的。例如:тайфун(台风)、личжи(荔枝)、кумкват(金橘)、вок(镬)(圆形中凹锅)、сампан(舢板)、мацзан(麻将)等等,这些词汇在中文中一旦被提及,都会给人一种典型的,具有南方特色的词汇的印象,进入俄语后,不难理解这都是一些源于南方方言的词汇。

3.源于普通话的词

普通话不同于各地方言,它是应用最广的标准语。从中国官方语言中借用的词汇通常反映了中国许多领域的文化状况,如哲学、宗教、历史、政治和艺术等方面。

例如:儒学(конфуцианство)、阴阳(инь-ян)、苦力(кули)国民党(гоминьдан)、红卫兵(хунвейбины)、大字报(Дацзыбао)、风水(фэншуй)、清朝的官(мандарин)、衙门(ямынь)等等。

四、汉源外来词的俄语化

汉语进入俄语后会“入乡随俗”地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根据俄语语法中性、数、格的基本语法变化形式进行俄化,以下将分点具体说明。

(一)变“性”范畴

俄语中所有名词均有“阳性”“阴性”“中性”之分,但汉语中并无此语法范畴,如:丝绸——шёлк阳性;台风——тфйфун阳性;功夫——кунфу中性等等这些词,进入俄语后会根据俄语基本语法进行“性”的划分。

通常来讲,除了н或者нь结尾的、以复辅音结尾的阳性单词往往可以看出其是较早地传入俄国的。比如“丝绸”的шёлк,以k结尾,这是因为在шёлк这个单词传入俄语时,其尚且拥有复辅音结尾k,这一特点在使用拼音文字的俄语中得到了保留。此外“中国”的俄语,也就是“契丹”——Китай,茶——чай,麻将——маджонг等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变“格”范畴

俄语中有六个格,分别为原形、属格、予格、宾格、工具格和前置格,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个词需要使用不同的格来表达,俄语是以此来区分词义的。例如:茶,进入俄语后定性为阳性名词。它的单复数各格分别为чай,чая(чаю),чаю,чай,чаем,чае(чаю),чаи,чаёв,чаям,чаи,чаями,чаях。

Чай这个名词可派生出很多词,1)名词:чаепитие(茶会),чайная(茶馆),чайник(茶壶),чайница(茶叶罐):2)形容词:чайный(茶的);3)动词:чаевничатьчайничать(喝茶消遣)。

(三)语法变化规律

至于汉源词进入俄语之后所获得性或者是否需要变格的具体规则,则涉及到俄语中词的发音与语法规则的关系。众所周知,俄语名词(以及形容词和代词、数词)共有三性二数六格,“性“是名词所固定的、无法更改的属性,往往由词的结尾决定,比如以硬辅音结尾的必定是阳性名词,以й结尾的也归为阳性,以元音о与е结尾的则是中性名词,元音а与я结尾是阴性名词,而以软音符ь结尾的单词则既可能是阳性也可能是阴性。

汉源词进入俄语后也往往适用于这套规则。比如以前鼻音n结尾的音节,音译后成为нь,则判定为阳性名词(以ь结尾的外来词统一为阳性);以后鼻音ng结尾的音节,音译成н,自然也是阳性。至于元音结尾的音节,一般来说无论是a(а)、i(и)、u(у)或者o(о),都归入“以元音结尾、中性、无格变化的单词”这一列,与такси、метро、радио的类别一致。

五、汉源外来词的形态特征

汉语属于孤立语,没有形态变化。形态变化是俄语的特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五十多个汉源俄语词中,62.9%的汉源俄语词汇有形态变化,有的词形态变化规律与俄语中其他词相同,而有的形态变化则有限。33.4%的汉源俄语词没有形态变化,剩余3.7%的词形态变化不清楚。图示如下:

而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按照借入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一)音译词

音译词(фонетическизаимствованныеслова)指按照原词的发音借入的外来词。只在读音上稍加俄化,例如多一些弹舌音,加上软音符等具备俄语发音特色为的音节,但整体上读音与汉语无异,即使不懂俄语的汉语母语者,也能大概听出意思。这类词多以人名、地名、商品名和专有名词为主。如:эрху(二胡),дацзыбао(大字报),тайфун(台风),фанза(房子),улун(乌龙),гоминьдан(国民党),хунвейбины(红卫兵),чaй(茶),каолин(高岭土),куня(姑娘),кан(炕),женьшень(人参),динь(斤),гаолян(高粱),юань(元),чмаджонг(麻将),кунфу(功夫),тайцзицюань(太极拳),ушу(武术),дао(道),фэньшуй(风水),гохуа(国画),инь(阴),ян(阳),янгэ(秧歌),ямынь(衙门),чифань(吃饭),чи(尺),багуачжан(八卦掌)等。

上述外来词大都是直接音译过来的,据调查,大多数汉源俄语词都是直接借用词,约占96.1%,只有少数,据统计有两个汉源俄语词是间接借用词,分别为Каган(可汗)калган(高良姜)仅占3.9%(如下图)从这一结果便不难看出中俄两国在日常生活方面交往密切,人民之间直接进行交流,由此很多该领域的汉语词进入俄语倒是意料之中。

(二)仿借词

仿借词(калька)又称音译组合词,是指根据原词的形态结构,将每个语素翻译成一个民族语言语素而形成的新词。这类外来词比较特殊,因为词缀和词根都是本土的,但构词方法却是外来的。如:иглоукалывание(针灸、针刺疗法),игла针,укалывание针扎、针刺。目前,汉源外来词中的仿借词数量较少。此外,在维基词典中поднебесная(天下,普天之下)一词也被归为仿借词。поднебесная是поднебесный(天下的,人世间的)的名词形式。

为什么这个词来自汉语?古代中国自隋朝以来国力强盛。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名声传遍天下。到了清朝,就更加繁荣了,形成了康乾盛世的景象,历代封建王国也就将本国称为天朝。古代帝王发布文书宣告臣民,被称为“诏告天下”,《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也有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政治、经济、文化都遥遥领先的中国也就被周边国家称为“天朝大国”。俄语中поднебесная由前置词под-(在.....之下)加上небо(天空)构成,而其名词形式поднебесная(天下)与天朝大国相符,自此,俄罗斯人用поднебесная指代中国,本词也被认为是汉源外来词。

(三)半仿借词

半仿借词(полукалька)是将原词的一部分按语音转写,另一部分则进行词素翻译,从而构成的新词。如:“追随蒋介石的人”译成俄语时就成了чанкайшист,是ЧанКайши(蒋介石)再加上词缀-ист表人;“国民党员”借入俄语后被译为гоминьдановец,是在гоминьдан(国民党)的基础上添加后缀-ец,表示某社团的人;再如把三民主义译成суньятсенизм,把毛泽东思想译为маоизм,把道教译成даосизм,这三个词都是在后面加了词缀-изм,表示某种思想学说。这类汉源外来词也相对较少。

在俄语词典中,“宇航员”一词用“космонавт”、“астронавт”表示,其中“астронавт”借自英语中“astronaut”。有趣的是,在维基百科全书中能检索到“тайконавт”一词,释义为:源自汉语,表太空人、航天员、宇航员,тайконавт属于半仿借词:тайкон-太空,后缀-навт多出现在外来名词中,表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如,акванавт(深水考察员)、аэронавт(热气球驾驶员)、океанавт(海洋水下考察员)、стратонавт(平流层飞行员)等。

(四)意译词

意译词(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заимствованноеслово)是指不是根据原词的发音和构成,而是根据原词本身的整体语义来翻译的一种词。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而俄语是由字母组成的词,汉语在进入俄语后经过转换和加工,它们在词形上与母语词基本相同。因此意译词是否属于外来词仍存在争议,加之这类词在俄汉语外来词中并不常见,在此便不多做说明。

六、具有时代特色的汉源词

俄语中大多数的汉语外来词无论是发音还是含义都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新兴词汇正在与时俱进地进入到俄语当中,但也有许多具有浓厚时代特色的词在逐渐消失。

俄语中的汉源词除了早已约定俗称的词语(茶чай、中国Китай等)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等(功夫конфу、麻将маджонг等),剩下很多都是有着时代特色和意识形态色彩的词语。这与中俄历史上一段关系十分紧密的时期有关。

在俄国对西伯利亚如火如荼地进行殖民扩张的时候,圣彼得堡的皇家学术机构也随之引进了“东方学”这一学科类别。东方学(Orientalstudies)并非俄国首创,而是源于16至18世纪的西欧、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对东方,也就是亚非地区殖民活动开展而产生的一门学科。东方学包含了对亚非地区语言、文化、经济、社会、历史等其他物质、精神文化的研究,本质上是一门为西方殖民活动服务的综合性实用性学科。对于拥有正在逐步扩大的广大西伯利亚、中亚和远东殖民地的俄罗斯帝国来说,如何使沙皇政权更好地统治上述地区,就成为了俄罗斯东方学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俄罗斯东方学便是在对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殖民过程中不断发展。来自圣彼得堡的许多学者对中亚和东北亚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甚至有的学者因此声名大噪。比如彼得·彼得罗维奇·谢苗诺夫—天山斯基(ПетрПетровичСеменовТян-Шанский)就是因其对我国天山地区的调查活动受到了沙皇的封赏,甚至在其姓氏Семенов后面加上了“天山(Тян-шан)”作为后缀。

然而,俄罗斯对东亚领土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清政府曾在雅克萨之战(Русско-цинскийпограничныйконфликт)中勉强暂时抵挡住了俄罗斯对中国领土的蚕食,然而年后,随着中国国力衰落,俄罗斯帝国在外兴安岭卷土重来,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获得了外兴安岭——乌第河以南,以及乌苏里江以东总共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此俄罗斯对中国的领土野心空前膨胀。在帝俄政府崩溃、布尔什维克建立苏维埃政权后,依然奉行帝国主义政策,先后策动了蒙古与唐努乌梁海大呼拉尔,使其脱离民国政府转而加入苏维埃俄国的势力范围。苏维埃联盟成立、工业化完成后,实力大增的苏联更是在东方学的研究指导下,加强了对中国的分化和控制。大量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和时代特色的汉语词,比如“红胡子”(Рыжаяборода)、“国民党”(Национальнаяпартия)、“三民主义”(Трипартизм)、“红卫兵”(Краснаягвардия)、“大字报”(плакатсбольшимхарактером)等等纷纷进入俄语,成为俄罗斯东方学的研究用词。在中国政局稳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后,中苏关系出现缓和。此时中国和苏联的实力差距已经远不如之前那么大,苏联对中国领土的野心因此逐渐消退,而东方学和相关汉源词也一并逐步消失在了俄国科学界。我们在了解这些汉源词的时候,也不应忘记这段任人宰割的落后历史。

小结

语言不是自我封闭的,也不是僵死不变的。目前俄语中的外来词现象已经引起了俄语语言学界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wxbz/17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