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政治经济学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申请-考核”只通过笔试确定复试名单,通过政治经济学这一个专业招博,招生博导研究方向涵盖各个经济领域。报名材料用于筛选,不作为复试依据,能否进复试只取决于初试笔试成绩。只允许经济类、工商管理类、境外经济类留学生,这3类考生报考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年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博士招考26人,定向(在职博士)5人、非定向(全职博士)21人,笔试都要考察经济学综合和英语。

一、考博教训

我是届的毕业生,考博两年,意外上岸党校,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两年备考中的经验与教训。最大的教训是考博需要多做几手准备。年我的目标院校是某部委下属研究院,该院往年大概录取30人左右。材料审核成绩出来后,我发现一共33个人有考试资格,自以为稳了,并没有认真复习,结果公布录取名单时发现年该院一共录取了16人,录取人数直接腰斩。此时时间已到3月,仓促的开始了社科院的复习,入群之后才知道中央党校也招博士生,无奈报名早已截止,只能安心复习社科院大学投资系,最终由于英语成绩差6分,考博失败。思来想去决定再战一年,此时选项共有4个:部委下属研究院、党校、社科院投资系、社科院马骨干。招生简章出来后发现今年能报名的只剩党校和马骨干。研究院要求非应届生必须有一作的核心期刊论文;而投资系并入了经济学院,专业课考试内容完全变了。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是要多做几手准备以防万一。

二、考博经验

1、英语

由于今年同时备考社科院和党校,所以英语一直按照社科院的难度复习。今年党校取消了英语免试,因此前期的英语复习在后期给我节省了很多时间。一开始我是背的GRE单词,按照艾宾浩斯曲线的时间规划,实话讲背起来特别痛苦,背完一遍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说,我感觉顶多记住了50%的单词。GRE单词的缺陷有二:一是背单词最有效率的方式还是把单词放在句子里,既有助于理解单词意思,又有助于记忆;二是GRE收录了很多非社科的单词,这些单词被考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后来我在努力奔跑师兄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买了社科院和党校的历年考博英语真题及解析,每一篇文章我都会做四遍:第一遍做真题、第二遍背陌生单词、第三遍拆解文章中的长单句、第四遍写Summary。这一套流程下来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就被吃透了,充分利用真题是任何考试的最大法宝。除了真题之外,对于长单句的练习可以使用杨鹏的《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另外就今年的党校英语题目来看,还有两方面可以准备:一是平时可以读读金融时报等的文章;二是可以读读资本论的英文版,网上有PDF版。看完资本论的中文版以后,再看英文版会很容易理解。而且没必要逐字逐句的读,只需要对重点句子和特定名词记忆即可,例如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等。英语的复习需要贯穿整个备考过程的始终,中间尽量不要有任何间断。

2、专业课经济学综合

专业课的考察内容分两部分:一是资本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S:最好系统学习一下西方经济学。我的资本论复习共分为三轮:第一轮看书并记笔记。包括郭大力、王亚南的《资本论》共计三卷,鲁从明的《资本论的思想精华和伟大生命力》,张燕喜和石霞的《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这其中最推荐的是鲁从明老师的书,内容精炼、条理清晰,可以迅速掌握资本论的脉络结构。这本书我前前后后看了3遍,也整理了3遍笔记,后期复习包括复试的准备,只需拿出笔记就可以勾勒出资本论的知识点,省时省力。第二轮主要是看真题,我在奔跑师兄的淘宝店博雅考研考博购买了党校政治经济学历年考博真题及解析,一题一题的看,会发现即使这个内容以前考过,党校还是有可能重复考,因此每一道真题都很重要,奔跑师兄团队制作的答案质量也很高,直接拿来背也可以。第三轮主要是查漏补缺,把真题和笔记结合起来。拿出一道真题,先不看答案,完全模拟考试自己作答,然后再看看答案和笔记,把遗漏的点补充上。我个人不太喜欢背诵,资本论的重点还是理解知识点,然后与当前经济热点结合。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虽然看了李兴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但是个人感觉没记住什么知识点。这方面的复习我觉得看论文最有效果,自己总结当前的经济热点,总结成一个一个专题并整理出答案,方便复习。此外,博雅考研考博在考前一个月出的政治经济学预测卷是考前复习的重点,能够节省很多时间。由于之前考过社科院的投资系,因此我把高鸿业的宏微观也复习了一遍,尤其是宏观方面。在考专业课时,有两个点一定要注意:一是要打开思维,尽可能多的回答知识点;二是一定要有逻辑,就像一篇论文一样能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3、复试

复试分为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由于前期在博雅购买过资料,因此进入复试后,努力奔跑师兄赠送了过去4年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博士复试真题,这对我帮助巨大,帮助我系统准备了英语和专业面试,也完全掌握了面试考察范围。英语的面试,我准备了自我介绍、硕士毕业论文和发表过的小论文、资本论的专业问题等,虽然都没考,但英语面试的关键是大大方方的张嘴说,别管发音也别管语法,想到啥了就说啥,中途的停顿是最尴尬的。

对于专业课的面试,最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科研成果,包括你的毕业论文、你发表的小论文、你参加过的课题等。由于我参加过一项课题,所以提问的老师只是提出一个话头,我就赶紧把这项课题的重点研究内容、我承担的工作、最后取得的成果等说了一遍。这既向老师展示了我的科研能力,也消耗了不少时间哈哈哈哈。面试的随机性太大,不要想着所有问题都提前准备好,如果能把老师引向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当然更好,如果不能,就放平心态,以不变应万变。复试之前我也是紧张的不行,坐立不安,尤其想到自己上一次考博失利时的面试场景,简直窒息。但是真的面试的时候,我反倒不紧张了,党校的老师都很亲和,整个面试过程更像是一次交流,我们只需要尽情的展现自己,但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另外,由于今年党校的初试和复试间隔较短,所以初试一结束,我就开始准备复试了。我找了自己的师妹跟我模拟复试场景,在我笔试那几天,她被南开大学博士录取,因此她也更容易发现我在面试时的一些问题。一连七八天的模拟复试,确实让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也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4、科研计划书写作与联系博导

以下完全是我的个人经验,可能不具备参考性。关于科研计划书,由于这并不代表你读博期间一定要研究这个问题,所以科研计划书的关键是向老师们展现你的读博潜力。个人认为,首先选题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的研究意义,以及其研究内容能否支撑起一篇博士论文的工作量;其次是你对当前的研究成果是否有足够的了解;最后是你的研究框架和重难点总结等,其形式类似于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科研计划书写完后最好给硕导看看,让老师把把关。另外我的科研计划书既不是我硕士毕业论文的延伸,跟报考博导的研究方向也不太相关,所以我认为关键是展现读博潜力。不过最好还是跟博导的研究方向一致,我的个人经验可能不具备参考性。

关于联系导师,我是没有联系的,因为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我报考博导的联系方式,索性不联系了,安心复习。事实证明,党校的博士考核是公平公正的,因为我没联系博导也被录取了,所以如果联系不到博导也不用太在意,安心复习即可。

三、备考心得

考博两年,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有一点备考心得,我想对大家也适用:已经做了决定,就不要再纠结,只管心无旁骛的往前走。我研三那一年有很多非常好的选项,其难度也低于考博,但我都放弃了,为此惊动了不少领导老师来劝。因此二战这一年压力格外大,中途数次想要放弃,想象着当时如果没选择考博,现在会如何。但这些胡思乱想只会影响备考心态,打乱复习节奏。每当这时我都会翻开相册里一张照片,当时我考博失利,浑浑噩噩的去食堂吃晚饭,出来的时候正要上坡,抬头看到路两旁的黑压压的树枝肆意摇曳,在道路的尽头一抹殷红色的夕阳悬于中央,脑中突然浮现一句话:纵使脚下荆棘满布,依旧坚信前路光明!期待与大家在党校相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21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