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司法民工,要当司法矿工论文国赛笔

中科公益爱心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0504/6213643.html
<

原创广州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

转眼“论文国赛笔记”来到第四期啦

每天学习一小步

论文写作成长一大步哦~

今天也一起跃入知识的海洋吧

本期笔记整理自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

卜晓虹法官

为广州互联网法院讲授论文写作课程

老师简介

卜晓虹老师,长期扎根在人民法院调研、宣传、信息一线,爱岗敬业,工作成绩显著,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屡次得到上级单位和领导肯定,被授予“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论文写作成就斐然,是一等一的论文高手、写作名师。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中,她先后斩获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七次、三等奖二次、优秀奖二次,并在去年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三十年司法理论研究突出贡献金奖。在最高法院《法律适用》、广东省法院《法庭》、广州市法院《广州审判》等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调研报告等数十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法学会年会、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等研究领域屡获奖项。

主题解读

卜晓虹老师讲述的论文写作课程题目为

《文脉之气:法院学术讨论会论文的

写作体悟与技法》

课程主题“文脉之气”是指作者写作具体篇章时的思想脉络,朱自清把这种“思路”称为“文脉”或“语脉”。(《写作杂谈(一)》,节选自《朱自清散文》下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年版)

好的文章中思路都是很清楚的,就象有一股“内气”在其间周转运行。文章从头至尾的写作过程,就是作者思路由始至终“显现”的过程。构思,是“贯通”思路;行文,是“展现”思路。全部的文字表述都是思路的一种“物化”形式。思路要求有顺序,要连贯,一句话,就是要求具有“逻辑性”。思路所具有的这种“内在逻辑”在通篇文章中的自然显现,即古人所说的“文气”。

同样,国赛论文也需要作者气寓文脉,神凝心源,文章的思路要有条理,有顺序,要贯通,要找到思维间的相互联系,通体一贯地表达思想;思路要有节奏,即不同的意思,一定要一步步地“界划”开来,区别清楚;思路还要严谨,思想必须细密周严,没有漏洞。

1.为什么说“写论文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之一”?

一年一度的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因其规格之高、评选之严、高手之多、研究成果之新、理论水平之高,被誉为法院系统学术研究的“奥林匹克盛会”。

学术讨论会绝不是单纯的论文写作活动,而是规划法官职业生涯、养成精英法官气质的重要载体,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展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重要舞台。

实现公平正义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众所周知的,通过审理案件实现个案公平正义,另外一个就是,通过撰写论文推动建章立制和司法改革,实现整体的公平正义。

2.为什么说论文国赛是对自身意志品质的新考验?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动笔之前,作者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定位,知道自己擅长的写作领域、对论文主题的驾驭能力,这对于选题很关键。

在写作过程中,会历经春之播种、夏之耕耘、秋之收获、冬之蛰伏,作者不仅要有写出论文、写出水平的决心,还要有抛开名次、抛开奖项的平常心,更要有求知心态,不当司法民工,当一名司法矿工,在司法实践的宝矿中坚持挖掘写作素材、挖掘问题。

3.是否有特别推荐的国赛论文写作技巧?

谈到具体写作技巧,需要做到“四个立足”:

一是要立足创新。创新包括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或者是老问题新角度、老问题用新形式呈现。纵观历届获奖论文,可见创新的重要性,有从可视化管理角度出发,有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有从心理学锚定效应出发。《从份“值班信息”看基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重大风险的防范思路》一文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刑事审判风险防范。

二是要立足宏观。论文要体现一定的历史眼光和发展趋势,只有立足宏观政策,才能方便决策。这一类论文收集难度大,要防止大而空。

三是要立足本土。评奖标准之一是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论文较有说服力。

四是要立足热点。作者要敏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2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