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前辈带你知名校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研

hello大家好~我是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的修士一年级学生,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最初的备考,到合格,再到现在入学就读半年的一些经历与体会。

01

一次斩获四所帝大offer的秘籍

当初我出愿了日本四所帝大,分别是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并顺利拿到了这四所学校的offer。

因为疫情影响出愿时我还在国内,所以选的都是采用书类选考这种选拔方式的学校,如果在日本的同学可以尝试报考需要在线下笔试的学校。接下来为大家简单整理一下四所学校的备考经验(个人主观感受)。

北海道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这是我第一个出愿和面试的学校,所以印象比较深刻。北大书类选考虽然没有给出官方的选考标准,但我个人感觉应该比较容易通过,因为面试的时候参加的人数是比较多的。

面试时间较长(40~50min),主要是基于研究计划书、基础经济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的考察。由于最终录取名单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北大在面试环节刷掉的人应该不少。

九州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九州大学的书类选考也比较简单,面试时间在15~20min,内容还是研究计划书和基础的经济学知识,面试的过程比较轻松。但因为我参加的冬季考,所以他总体的录取人数可能没有夏季考那么多。

大阪大学(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

阪大的话我报考的是国际公共政策研究科,和上面两所学校不同,阪大的初筛就是直接面试,然后依据面试表现和提交的书类材料来决定。我个人感觉会比较重视研究计划书和英语成绩,因为入学之后我也向身边的同学了解一下,发现他们的面试中基本都有研究计划书的提问,然后同学们的英语分数无论是托福还是托业都是比较高的。

面试的时长在15~20min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阪大的面试压力比较大,可能会遇到三到四位教授接连提问,节奏非常快。面试内容主要就是研究计划书的内容,因为我写的是时政方面的,就被问到了很多计量知识,据我了解很多同学还被问到了数学方面的知识。其实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有感觉到研究科对于学生这两方面的知识比较看重,相关的课程也有很多,所以个人推测阪大是会比较注重这两块的考察。

名古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名大的出愿材料比较有特色,需要提交一个课题,题目都是基础的知识也比较简单,还是以研究计划书为主,书类选考可能会比较重视这两部分。

线上面试的时间在15~20min,除了一些基础问题,我还被问到了选择的两位教授是不同的方向,我更想去哪一个,并要求我对比一下这两个方向的差异。整体流程和问题都比较轻松,内容占比大概是50%自述+20%研究计划书+30%志望教授和方向相关。

02

阪大OSIPP情况就读体验

大家在确定志望教授时,可以去对应的研究科主页上看看,里面每位教授的教学方向和研究领域都列得比较详细。我个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governance,而我所在的研究室的导师,他的研究方向之一也会包含这个内容。

教授对于学生的要求都不太一样,像我同研究室的一位同学上学期说过要读博,教授就要求TA必须选他指定的课,必须拿到A以上,而我表达过以后的方向是就职,教授就没有太多要求。但是他也会给出一些选课的建议,帮助我更加顺利地完成今后的研究和修士论文。

至于日常研究生活,修士一年级的春夏学期还是以上课为主,老师和学校都不会给过多研究方面的压力。到了秋冬学期除了继续课业,教授还会考虑到你未来研究的方面,在选课和选题上给出建议,这时候我们在课程中可以多去阅读一些文献,思考接下来要用怎样的数据和研究手法。

综合来说阪大的学术实力还是很强的,有很多厉害的大牛,教授中有许多都有留美背景。其次学术交流也很多,像今年就有工学研究科的双学位项目,这对大家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因为经济学的学生如果有一个理工科复合背景的话在就职时是非常有利的。

03

经济学备考建议

院校选择

院校这边我个人还是很推荐阪大OSIPP,首先阪大品牌力不错,作为国立大学学费也不高,身边的同学基本都可以拿到半免以上。

其次OSIPP对学分的要求是32个,按照每门课2学分来计算,整个修士期间只要上满16门课就可以,相对其他学校来说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对就职的同学来说,你可以节省时间去准备就活相关的事情。此外阪大同一门课,比如计量经济学,有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同时也有开设英文课程,帮助锻炼大家的英文能力。整体来说我认为OSIPP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出愿准备

因为我当时要出愿多所学校,同时还要学习专业课、准备笔试、修改研究计划书,以及兼顾国内大学的课程,事情非常多,幸好有教务老师整理的各个学校出愿要求和截止时间的表格,帮我节省了很多收集信息的时间。

出愿时大家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的小状况,比如我在出愿名大提交完课题后天天都会去check邮箱,有一天学校那边给我发邮件说需要统一提交到另一个邮箱,并且距离截止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但那天我看到时已经完美地错过了…正在我着急的时候,塾里的老师当机立断帮我给学校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最后有惊无险地解决掉了,也没有影响到后续的考试和合格。

非常感谢塾里的教务老师们,也想以此为例提醒大家如果遇到了问题不要慌,及时联系大学那边进行沟通。

备考部分

虽然我报考的学校大多都采用的书类选考的形式,但大家千万不要忽略笔试,尤其是微/宏观、计量、数学这三方面,面试中教授也会问到很多相关的内容。其次就是研究计划书的书写,一定要有参考文献,中文论文可以在知网收集,但最好还是去选一些国际上有名的刊物刊载的论文,会更有说服力,选题定题也不要太过偏门和冷门。

面试的准备我是之前在塾里参加了几次一对一的模拟面试,主要分为三方面:基础问题、研究计划、专业知识。

基础问题就是自我介绍、留学契机等等,专业知识需要提前梳理一下知识点,关于研究计划的部分一定要表现出对内容的掌握度非常高。如果大家报考了多所学校的话一定要及时对面试内容进行复盘,重新梳理一下被问到的问题,有助于后面的面试。像我在模拟面试后准备的面试稿大概有5、6页,但当我面完四所学校后,整个面试稿已经超过了十几页,中间增加了很多新的问题。

最后针对OSIPP的一点就是它比较注重英语和日语能力,尤其是日语口语能力。英语方面如果托福大家觉得比较难的话推荐去考托业,因为不需要考听力和口语,在短期内比较容易提高。

04

日本就活经历分享

上学期我就和很多日本同学一起参加了就活,因为修士的在读时间只有两年,如果打算毕业就职的话其实很早就要开始准备了,日本就职的整个的时间线都相对来说国内的都比较提前。就职的选择还是基于大家的个人意愿,比如选择外资企业or日企、所处行业、地理位置、职种等等。

一般来说外资企业工资比较高,例如德勤的起步年薪在万日元左右,Citibank在万日元左右,根据入职的时长后续还会有不同幅度的涨薪。外资企业整体的收入比较可观,但加班也相对严重。日企的话咨询公司可能没有外资那么出名,但最大的特点就是年功序列制,工龄越长工资越多,算是比较平稳安逸的,具体选择外资还是日企就看大家自己的追求了。

如果想进入外资咨询公司,一定要尽早尽快开始准备,部分厉害的大手公司还会要求必须参加他们的intern(实习)才能进入后续的选拔环节。找实习的流程基本上是提交entrysheet(相当于写小作文)、网测,然后面试,虽然我不太确定我实习的公司是否有学历过滤(毕竟有也不会明说),但面试时遇到的基本很多都是其他帝大或是MARCH及以上院校的同学。

以上就是在阪大OSIPP的就读体验啦,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阪大或经济学相关的信息可以给东学君留言或私信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21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