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献提高钒钛球团矿产量的生产实践

白癜风如何根治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提高钒钛球团矿产量的生产实践

王武鼎肖前川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烧结厂)

摘要:通过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烧结厂万吨链篦机-回转窑钒钛球团球的生产实践分析,从原料保供、优化生球粒级、优化热工制度、抑制回转窑结圈等方面分析与总结,采取系列措施,在不影响球团矿质量的基础上,将球团矿产量从年的吨/天提升到年的吨/天,为高炉稳定炉料结构,减少外购球团矿的使用,降低铁水成本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小球焙烧热工制度回转窑结圈

1前言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于年3号高炉复产生产后。实行了“2+3”的生产模式,达到了年产万吨铁水的生产能力。每天需要球团矿约8余吨,而我厂一台万吨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长期稳定在日产吨/天的水平,基本达到了设计能力。但远远不能满足高炉的生产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外购球团矿来满足高炉的生产,但外购球团矿的价格比我厂生产的球团矿价格高约元/t以上。故为减少外购球团矿的数量,降低铁水的成本,落实公司“球团矿是效益工程”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发挥链篦机-回转窑的生产能力成为烧结厂的重要课题。年烧结厂成立了球团矿产量攻关小组,在不降低球团矿抗压强度的基础上实现球团矿产量最大化,以满足高炉的生产需求。

2改进措施

通过历年球团的生产数据的分析与研究,采取“问题清单式”的模式,对现有的球团的生产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排查,从原料保供、配料方案、造球、热工制度、回转窑结圈等方面进行问题罗列,找出影响球团矿产量提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原料不稳定,导致造球波动,影响链篦机机速与料层;二是生球质量差,粒度偏大且不均匀,成品的堆比重下降;三是能源介质不稳定;四是热工制度不合理,干燥预热效果差;五是回转窑结圈导致处理结圈时停产或者减产。

2.1精心组织,合理堆放,稳定钒钛精粉的配比

目前球团使用原料,主要为攀西地区钒钛精矿,但品种众多,原料成分不均匀,影响生球控制及成品球化学成份波动。目前球团使用原料成份分析表见表-1。

表-1球团原料成分表(%)

品种

SiO2

CaO

Al2O3

MgO

TFe

FeO

S

P

V2O5

TiO2

H2O

<目

1#钒钛精矿

4.96

1.42

2.90

2.49

53.94

22.08

0.

0.

0.

10.76

8.47

52.71

2#钒钛精矿

5.78

1.61

2.87

3.18

52.85

21.18

0.

0.

0.

11.12

7.20

70.20

3#钒钛精矿

2.94

0.76

2.38

2.84

55.77

28.42

0.

0.

0.

11.68

8.26

63.88

4#钒钛精矿

4.56

1.52

3.76

2.32

53.86

30.75

0.

0.

0.

11.14

8.03

63.47

5#钒钛精矿

3.32

0.84

3.14

2.42

55.67

29.67

0.

0.

0.

11.45

9.30

59.05

6#钒钛精矿

5.58

1.89

2.40

2.99

52.75

23.48

0.

0.

0.

11.20

8.76

76.53

根据回厂钒钛精矿中SiO2、S含量、-目含量将钒钛精矿划分为高、中、低含硫精矿,进行分区堆放;将球团开口仓分为1#、2#、3#开口仓,堆放方案为:1#开口仓堆放中硫精矿(1#与5#钒钛精粉),2#开口仓堆放高硫精矿(3#与4#钒钛精矿),3#开口仓堆放低硫精矿(2#与6#钒钛精矿)。

每月由方案组根据球团生产需求,按日、按周向公司上报采购计划,协调其均衡回厂;若遇突发情况,某种精矿低于警戒库存时,则由球团车间提出需求量,由生产质量部组织汽车进行内部转运所缺的钒钛精粉,从而确保了开口仓库存量基本稳定在警戒库存量以上,满足了球团配料要求,稳定了其配比,达到了稳定造球与球团矿成分均匀的目的。

表-2原料配比、球团量及警戒库存量

名称

配比

日需求量

周需求量

警戒库存

低硫精矿

40%

t

20t

t

中硫精矿

40%

t

20t

t

高硫精矿

20%

1t

10t

t

2.2强化造球作业,提高生球质量。

球团的氧化是从表面至中心进行的,在氧化开始阶段,表层FeO首先氧化,形成Fe2O3壳层,随着时间的延长,内部逐步被氧化。钒钛球团含有TiO2,如果FeO氧化不完全,在℃时,将生成一种难以氧化的铁钛化合物,将阻止FeO的进一步氧化。球团直径大,焙烧温度要求高,不易烧透,形成内核,强度低,FeO含量高。随着产量的提高,成品矿的抗压强度、FeO含量波动较大。合适的生球粒级能有效的提高成品质量的稳定性,且有利于高炉料柱的改善和气流分布。为了提高生球的质量,采取了如下措施:

1)适当提高膨润土用量,膨润土配比从1.6%提升至1.7%左右,使生球更加紧密圆滑;保证生球落下强度4次/个以上,同时减少生球粉末。

2)调整打水点,严控生球水份:滴水点根据下料情况下移10~15cm,雾化水改为单点控制,利于造球打水控制,使得球核形成更快,长大更均匀,保证生球水份受控,控制在7.5±0.5%。

3)采取“多开盘少给料”,多开一个造球盘,适当减少单盘给料量,将造球盘从7个开到8个,单盘给料量控制在50~60t/h左右。将成球时间控制在14min左右,使得生球粒级更加均匀,保证8~16mm粒级的生球形成率在70%以上。

4)根据造球盘内成球情况,调整刮刀位置,将刮刀调动5~10mm,使得盘内球核、小球、成球呈区域状分布,保证合适粒级的成球有效的甩出球盘,避免形成“包球”情况。

5)严格监控生球筛、布料筛的筛分间隙,要求生球筛上部间隙8~9mm,下部间隙15~16mm,每班至少检测2次,发现间隙因磨损变大或其它不合适现象时,立即联系检修调整或更换生球筛,使得合格粒级的生球能有效的进入Q1皮带,进入链篦机,降低返料率。

采取上述措施后,生球的质量明显提高,生球的粒级得到了改善,由以前8~16mm合格率不足75%的基础上提高到95%以上,彻底解决了“鸡蛋球”等问题,在球团实现了“小球焙烧”技术,为稳质提产,增加球团堆比重等创造了条件。

2.3改造燃气结构,保证能源介质稳定

球团初始设计时回转窑使用的是单一能源介质(焦炉煤气),若是焦化厂出现限产或者设备故障等问题时,其焦炉煤气量不能满足球团生产使用,迫使球团减产或者停产,从而大大影响了球团矿的产量。为了解决制约球团矿产量提升的这一难题,经过多方论证,烧结厂利用年中修对球团回转窑的烧嘴进行了改造,由四通道烧嘴更换为五通道烧嘴,利用高炉煤气代替了部分焦炉煤气,从而缓解了焦炉煤气能源介质不足的问题,稳定了球团的生产。同时,因高炉煤气属于长焰且燃烧温度偏低的特性,有利于提高链篦机烟罩的温度(改造后烟罩温度上涨了30℃以上),提高了干燥预热的效果,为提高球团矿产量提供了保障。

2.4优化热工制度,提高干预热效果

随着产量的提升,链篦机、回转窑的设备运转速度增加,减少了生球的氧化时间,为了确保生球的氧化率(链篦机段的氧化率≥50%,回转窑段的氧化率≥20%),需对链篦机与回转窑的热工制度进行调整。

年中修,将链篦机预热2段与预热1段的隔墙重新砌筑,使其通风面积增加10%左右,使得链篦机预热2段的高温气流更加流畅的进入预热1段,以提高链篦机的热工温度。使得热工温度提高30~50℃(预热1段~℃提升至~℃;预热2段~0℃提升至~℃)。有效的保证了生球的干燥预热效果,使链篦机段的氧化率由50%提升至55%左右。

通过调整煤气用量,提高环冷机回热风温度(一段回热风温度提升至~1℃),使得回转窑窑尾窑头~0℃提升至~℃,窑尾温度由℃提升至~℃,保证生球的焙烧效果,使回转窑段的氧化率由20%提升至25~30%。

链篦机与回转窑的热工制度调整以后,虽然缩短了链篦机的预热时间与回转窑的高温焙烧时间,但由于保证了整体的氧化率,使得球团矿产量在提升后,球团矿的质量未下降。从而为提高球团矿产量奠定了基础。

2.5研究结圈机理,抑制回转窑结圈

随着产量的提升,进入回转窑的物料增加,经过高温后液相物料增加,结合粉末在回转窑内结块增加,若不能有效的抑制结块增涨速度,将会结成“死圈”,大量掉落时将会堵塞回转窑下料口,将被迫停产或降产清理下料口,造成产量损失。

烧结厂根据多年的生产摸索及经验,总结了以下措施来抑制回转窑结圈:

1)“烧好,无黑球,严控气氛”:提高链篦机的干燥预热效果,确保机头干燥球的抗压大于N/个,并且无“黑球”进入回转窑,避免回转窑起粉,导致回转窑结圈结块;

2)通过调整环冷机一鼓的风量、风温控制回转窑的氧化气氛,使得窑内无明显粉末,能够达到“一眼到底”的效果,从而减少了回转窑结圈。

3)火焰长短搭配,避免高温集中:为了避免火焰的高温区长期集中在一个区域位置,加剧回转窑结圈现象的发生,通过多次摸索与总结,得出了长短焰的生产周期的规律,从而抑制了回转窑的结圈。

4)定期“烧圈”,均匀掉落:在不影响成品矿质量的前提下,每两天组织一次30分钟左右的升降温,通过温度的变化,使得窑皮得到抑制且均匀掉落,避免了结“死圈”现象。

上述措施实施后,烧结厂未出现回转窑结圈导致回转窑停产或者减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球团矿的高产顺行,为提高球团矿产量解决了根本性的难题。

3结语

通过精心操作,及问题清单式的分析、解决限制产量的因素,使得球团在确保了抗压强度大于0N合格率在90%以上的情况下,球团矿产量由吨/天提升到了吨/天。达到了全国万吨级链篦机-回转窑生产钒钛球团矿的一流水平,为高炉稳定炉料结构,减少外购球团矿的使用,降低铁水成本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范广全.球团矿生产技术问答[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

[2]张一敏.球团理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8

来源:年第七届炼铁对标、节能降本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精彩推荐:

高炉可视化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粉尘检测监测仪

环保设备专家——河北远芳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VPSA变压吸附制氧装置专家——湖北中船气体有限公司

新疆中合大正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目录

靖江市诚信空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散装物类处理及先进的气力输送系统

均流式电除尘技术

转炉投弹快速分析仪——奥朗博佳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7x24小时实时智能监测,预防转炉穿炉!高炉可视化监测技术的重大突破!——北京神网

欢迎参与讨论,您知道的正是大家所需要的!更多技术交流信息请访问冶金交流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15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