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学法和心理指导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经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我初中化学经常考满分,现在却基本不及格,上课时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课后练习不知从何下手,知识混乱、遗忘快,我很想学好它,但是不知道怎么办,难道真的是我的能力有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众多教师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过渡[1-3],分析了初、高中化学在知识难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提出教师要在高一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点做好复习衔接、教学方法进行衔接,但却较少提出应及时有效地进行学法和心理指导。

对学生成绩滑坡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一化学难度大,如物质的量等概念难理解、计算题不知从何下手、元素性质多而乱、反应关系复杂,有机化学太难掌握等。2.长久以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留下了大的“后遗症”,89%的同学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很少同学会主动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中积极思考、课后及时巩固”,即使是巩固也是勉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不适应现在的探究、合作、自主式教学方式。4.有些学生很努力,但是方法不当造成成绩不理想,却又不知道如何去改进,多次打击之后产生畏惧甚至放弃。5.同学间竞争压力大,害怕输给别人,使自己陷入“压力越大,效率越低”的恶性循环中。

基于调查结果,我认为除需要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之外,还应做好学法和心理指导。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进行学法和心理指导专题讲座

对于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对高中的学习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高一九门功课同时学并且难度加大,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因此刚开学就要对学生进行学法和心理指导。

首先,让学生知道初中所学的知识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应该说弥补学生初中化学知识的不足不是件难事。让学生(特别是初中化学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树立起信心,让他们满怀希望的开始新的学习。

其次,提前告诉学生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1.教学目标的差别。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它只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名称、符号、简单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简单的化学反应等,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理论化、系统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2.知识体系的差别。初中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总结归纳—理性认识”,主要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知识体系不是系统和完善的;高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3.教材内容编写的差别。初中化学要求记住现象或者结论,而高中化学除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初中化学教材具有较好的可读性,内容的表达易于理解,而高中教材显得平白、呆板、难懂些。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总是坚持已有的方法,总是相信自己的老习惯,把初中一套方法和习惯照搬到高中,坚持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当他们知道初、高中化学的这些不同之后,他们将更容易接受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简单介绍一些高中学习方法,让学生接受新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1.课前预习。初中知识较为简单,上课一听就懂,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而高中知识较难,课前预习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基础。2.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参与到课堂,积极思考和适当地做笔记,在充分做好预习的前提下,学生就会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所了解,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标注,如:遇疑问课后与同学或者老师探讨等。记笔记、做小结也是不错的学习方法。3.课后复习与练习。先回顾复习之后再做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提高做练习的效率。通过做练习不仅可以强化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纠正错误理解。4.运用好遗忘曲线,总结提高。根据遗忘曲线有计划地进行复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学习,提高记忆效率。每章节结束后,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提升能力。

最后,不忘告诉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学习方法、天道酬勤、超越自我。

二、在日常教学中融合学法和心理指导

仅仅通过开学初的学法和心理指导专题讲座是不可能让学生真正掌握高中学习方法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合学法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将新课程提倡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在课前预习、上课、复习和练习的各个环节中,同时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动脑、眼、耳、手、嘴,多联想、多总结、多对比,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1.通过疑问提高预习动力,通过鼓励提升自学能力,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不喜欢预习是因为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有了兴趣,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教师可在一节课结束时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一些习题(通过预习下节课内容可以解决),让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通过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预习),同时会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在小组抢答环节,要以鼓励的形式对小组的回答进行点评,给予他们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切实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进行学法和心理指导的主战场。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处理好讲授与探究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让学生脑、眼、耳、手、嘴共用,同时进行联想、对比、总结的教育,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学习。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有成就感,有学习动力。

3.精心布置练习,加强理解,巩固知识。

一定要精心布置练习,既要有基础题,加强识记,也要有综合题,提高能力。要及时进行练习题讲解,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同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做好错题集。

4.指导学生复习,构建知识框架。

利用遗忘曲线进行有效复习,同时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构建知识框架,对每一小组最终的知识框架进行鼓励式点评,对最好的知识框架进行全班推广。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成就感、学习动力。

通过开学初的学法和心理专题指导,让学生心中有数,转变观念;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学法与心理指导,让他们真正学会如何学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寿业青、孙洪旭.谈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过渡[J]...

[2]次旦玉珍.浅谈高一化学与初中化学知识衔接的重要性[J].西藏科技,(8),40-41.

[3]李娜.搞好高一化学教学注意初高中的衔接[J].教法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gs/20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