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759.html本期为年上半年出版的美术史新书,其中专著40种、图录41种专著1.黄小峰《古画新品录:一部眼睛的历史》,理想国湖南美术出版社本书是艺术史学者黄小峰对中国古画的品读。作者选取了流传于世的35件国画作品,以皇宫、市井、生灵、山水、历史、眼睛、身体为线索,将35篇研究文章归纳为7个单元。这些作品并不限于美术史中的名人名作,还有湮灭无闻但富有趣味的珍品,涉及风俗画、山水画、人物画、动物画等多个领域,如《祥龙石图》《踏歌图》《早春图》《瑞鹤图》《流民图》等等。作者从最基本的作品研究层面出发,详细剖析画面内容,并结合文学、风俗、政治、历史典故等,解读作品隐藏的内涵,例如《祥龙石图》中的多重景观,《纺车图》中关于家国理想的隐义,《早春图》背后的政治与时间,《瑞鹤图》中的“瑞鹤蓝”,等等。通过层层深入的“解读”,作者揭示出平面画作隐含的深意——画家本人的巧思、情怀,一幅画诞生时的社会景观,当时的风俗习惯,上至帝王、下至乡野村夫的所思所想,等等——向我们呈现出千百年前生机勃勃的社会景观。2.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10种),上海书画出版社“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同时又是国内首次对日本学者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相关著述的大规模迻译,特别是日本京都学派与东京学派三代学者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集中展示,如内藤湖南《中国绘画史》、米泽嘉圃《中国绘画史研究:山水画论》,前者为京都学派代表学者,此书由在京都帝国大学文学系所作讲座的笔记整理而成,以朝代为序叙述中国绘画历史,行文中时时与日本绘画对比,彰显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影响的源流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后者为东京学派代表学者,此书采用的方法是从作品的分析着手又复归到分析的综合,从个案研究上升至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具有方法论的范式价值。此译丛所据所依之文物是除中国公私所藏外,还有散布于全球各地公私所藏的中国文物。其研究方法亦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方法,故而此“译丛”亦是日本中国学成果的集中呈现,对国内传统绘画及相关学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借鉴及参考价值。3.许彤《胜景纪游:中国古代实景山水画》,人民美术出版社本书选取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强调描绘真实景致的实景山水画作为讲述对象。该类型的山水画,准确再现了实景的自然地貌特征,并与古代旅游文化相结合,反映了中国古代画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该书选取各时代著名画家如赵孟頫、王蒙、文徵明等人的代表性实景山水画作深入解读,内容涉及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园林别业等等,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4.《马王堆汉墓帛书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部五里牌,于年至年发掘,共有三座西汉初期古墓。其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墓葬共计出土包括一具保存完好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在内的文物余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5.刘拓《阿富汗访古行记》,北京大学出版社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年和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教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书中除了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也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的扎实积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生动的叙述中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文笔朴实而充满温度。6.于润生《俄罗斯的形象:艺术体裁的修辞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俄罗斯艺术拥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现象。一切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时代和社会都有所反映,可以说,整个俄罗斯艺术史就是一部俄罗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缩影。在不同的流派、艺术家的作品中,俄国形象表现不一,其影响范围也各不相同。本书是一项对18—19世纪俄罗斯形象的研究,从俄罗斯的自我视角出发,利用造型艺术中的各种材料对其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讨论艺术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作用。7.薛龙春《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黄易是清代金石学与艺术史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任职于济宁运河厅,并担任河道总督的幕僚。年八月在经过山东嘉祥时,他发现了著名的武氏祠,并就地复建,这是乾嘉金石学标志性的事件。黄易所收藏的金石拓本,数量富甲一时,他为学术界贡献了大量精拓本与旧拓本,《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可以视为一个缩影。而作为“西泠四家”之一,他的隶书、篆刻与绘画在当时也负有盛名,友人常以不获他的字画与印章为憾事。本书从公立博物馆与图书馆的收藏、清代金石著作、各种出版物、海内外拍卖图录及私人收藏中辑得黄易友朋往来书札余封。与黄易通信的人,既有乾嘉时期的学术菁英如王昶、钱大昕、翁方纲、钱坫、严长明、孙星衍、洪亮吉、武亿、桂馥、阮元、瞿中溶,文艺菁英如袁枚、姚鼐、陶樑、梁同书、罗聘、董洵、邓石如、伊秉绶、奚冈、钱泳,也有散布于全国的地方官员、幕僚与布衣学者。通过考证信札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那些已经消逝的历史场景与人物心态变得清晰而生动,大量信札之间内容的勾连也使得零碎的资料更加具有组织性。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乾嘉时期的社会环境,金石学共同体的运作方式,金石学术的推进方式,以及艺术应酬活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8.巫鸿《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从怡红院到养心殿,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物品、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帝王、艺术家、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9.尹吉男、李军、西川《八日谈:我们能摸准艺术的脉搏吗?》,中国文艺出版社三位重量级文人的艺海八日谈,融汇批评家、学者和诗人的多重视角,穿越历史、文学与思想的迷津,用意想不到的思维风暴,为你洞开你想知道的艺术的八个秘密。10.巫鸿《残碑何在: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五》,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本卷收录巫先生—年的14篇论文与讲稿,从时间性、空间性和物质性等多个角度探讨古代视觉文化中“复古”“废墟”观念的体现、中国古代墓葬艺术对主体的表现、“生器”与“明器”的理论和实践等,旁征博引,引人入胜,兼具学术思辨和可读性。11.谢稚柳《谢稚柳讲书画鉴定》,劳继雄编,上海书画出版社本书稿挑选了谢稚柳先生著作《鉴余杂稿》中的鉴定论文,此书曾经多次出版,现请劳继雄先生重新整理、编排,并准些序言。谢稚柳《鉴余杂稿》一书,共收录谢稚柳所撰论文25篇,其中《论书画鉴别》为其鉴定思想、学理的总结。本书按总论、书法、绘画、其他,将这些文章分别重新编排,配以相关图片作为例证。全书最末,增补谢稚柳对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印的《故宫名画三百种》的鉴定意见,以及劳继雄随谢稚柳鉴定八年过程中记载的鉴定意见。12.高罗佩《中国书画鉴赏:以卷轴装裱为基础的传统绘画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高罗佩是柯律格力荐“第一位涉猎物质文化的汉学家”,柯律格的代表作之一《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中Superfluous?Things即源自高罗佩对文震亨《长物志》的翻译。与传统鉴赏不同,本书提供一个客观、严谨、新颖的中国书画鉴赏视角,注重实物举证和物质材料的分析。图书注重区分中、西方艺术原理的不同,对透视风格、摹本价值和原创性等问题的思考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相较于学院派汉学家普遍偏重文献的研究方法相较于学院派汉学家普遍偏重文献的研究方法,高罗佩不仅列举了中国室内家具和装饰的样例,还孜孜不倦地论述毛笔笔头、墨汁、砚台、颜料、纸料、绫绢乃至画叉等日常用品,详细解释中国书画装裱的工序和术语,这在当时的西方文献和学术研究中都缺乏专门的辨析。,高罗佩不仅列举了中国室内家具和装饰的样例,还孜孜不倦地论述毛笔笔头、墨汁、砚台、颜料、纸料、绫绢乃至画叉等日常用品,详细解释中国书画装裱的工序和术语,这在当时的西方文献和学术研究中都缺乏专门的辨析。13.苏庚春著、朱万章编:《苏庚春讲书画鉴定》(签名版、毛边版),上海书画出版社本书是中国书画文物鉴定大家苏庚春先生集毕生书画鉴定经验之作,由其学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先生跟随学习书画鉴定多年辑录编排而成。本书收录了苏庚春论述古代至近现代中国有影响力的书画作品及书画鉴定随笔、论文二十余篇。文章内容涉及广泛,不仅剖析了不同时代风格、代表性画家的用笔和用墨特点,同时还涵盖了署款、题跋、印鉴等鉴定知识,均为苏庚春鉴定学问之精华。本书不仅是了解中国古代以来书坛画苑的珍贵材料,也是学习书画鉴定的必备资料。14.朱关田《思微室颜真卿研究》,西泠印社出版社朱关田先生为唐代书法史研究的专家,其颜真卿研究的成果、卓见为学术界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gs/17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