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这是你与「大学生科研竞赛」的第次相遇。
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报名截止时间:年6月6日
1
大赛简介
1、大赛主题:大变局·双循环——探寻中国品牌的公关之路
2、大赛宗旨:探索实验、创新分享、发现人才、促进就业
3、大赛目的
-提高公共关系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展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
-搭建高校公共关系及相关专业的产学研平台;
-以赛促学,发现公关人才。
2
主题释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格局和经济形势造成巨大冲击,未来尚能确定的就是其不确定性,人类徘徊于新的十字路口。
基于此,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锚定了中国经济前行的新航向。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升华,顺势而为,积极作为,中国品牌的崛起恰逢其时。
互联网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以对话促进认同、塑造共识的公共关系赋能中国品牌,助力品牌叙事传播、价值增长,这是今天中国公共关系的创新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品牌如何建构与利益相关者共享的价值观?如何讲好品牌基因和故事,赋予其人文内涵,让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代表中国的国际形象?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短视频、直播等),通过策略创意,加强品牌与不同类型消费者更好的链接沟通,维系彼此的良好关系?如何在精神和情感上给予公众独特体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扩大品牌文化的影响力?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社会品牌(企业社会责任)如何实现有效关联、叠加增值?中国品牌的公关之路值得探索。
3
参赛须知
1、参赛资格:
(1)全国(含台湾、香港、澳门)各高校在读学生(含硕士研究生)。
(2)海外高校在读学生。
2、参与方式:
(1)参赛选手自行组队参加比赛,每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
(2)大赛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报名网址:cusprpc.cipra.org.cn“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官方网站”,报名截止日期:年6月6日。
(3)报名成功后按照大赛给定的选题进行选择、策划,制作策划案,最终作品通过网络在线提交至组委会,提交截止日期:年7月7日15:00。
(4)报名环节说明:选题类别、策划主题名称、团队名称、所属学校信息提交后,经审核通过,不可更改。
(5)大赛咨询方式
联系人:田宏、李雁
--/
Email:hong_tian
cipra.org.cn、yan_licipra.org.cn(6)学生参与此次大赛无需向组委会缴纳参赛费用。
4
总决赛方式及安排
1、年9月赛前辅导、参观交流。
2、年9月方案陈述、评委打分、奖项揭晓、颁奖典礼。
5
关于版权
1、所有参赛资料由大赛组委会归档管理,请各团队(个人)自行留档,恕不退还。
2、获奖策划案版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任何学校、团体或个人不得私自用于商业用途。
3、大赛组委会享有大赛最终解释权。
4、大赛进展详见“cusprpc.cipra.org.cn”。
6
策划案要求
1、准确选题,把握项目背景、组织需求及社会意义。
2、充分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实务技术、方法和工具解决公共关系问题的方案。
3、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策划方案有创意,可操作执行,可评估。
4、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体实现有效传播。
7
策划案报审
策划案应涵盖以下内容:项目背景、项目调研、项目策划、项目执行、项目评估及预测。
8
策划案材料提交要求
1、参赛表格:参赛选手在上传作品页面下载表格。
2、策划案主体文件:项目展示(提交PDF和PPT两种格式文件)。
3、项目报告:须包含项目背景、项目调研、项目策划、项目执行和项目评估五部分,缺一不可,字数不少于(提交PDF和Word两种格式文件)。
4、其他附件:视频文件请先上传至视频网站平台(如腾讯、优酷等),再将链接附在策划案主体文件或者项目报告内。
5、提交文件名称统一为:团队名称+文件类型(策划案、项目报告)+策划主题名称。
9
策划案涵盖内容参考框架
1、项目背景:组织战略及项目需求、项目个案需求及相关因素、执行地域等。
2、项目调研:(1)组织环境:包括组织内部条件及能力。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或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公众及其需求。(2)传播媒体及传播要素分析。(3)如果项目需要,还应该对政策,法规,同类个案信息调查研究。(4)必要时应该做项目可行性分析。
3、项目策划:主要内容包括定义项目的公共关系问题、目标、策略及解决问题方案、目标公众及公众策略、传播策略,包括传播核心信息,媒介策略等。
4、项目执行:实施管理计划、日程进度计划、管理与控制要点、费用预算等。
5、项目评估及预测:设定可以量化的目标及策略,设定对目标及策略的评估指标;传播资源在项目策划中如何配置;传播计划描述及效果预测,包括公众对核心传播信息认受度预测,传播产出量预测等;项目影响力预测,包括策划方案是如何促进公众认知,理解,影响公众态度和促进公众的行动。
10
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者将获得相应奖杯、证书等。大赛总决赛设金、银、铜奖。所有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将获得相应证书。此外,大赛还将为表现突出的高校和社会支持机构颁发校园组织奖和校园公益奖。
11
赛事安排
(一)大赛流程:
1.启动:年3月
2.推广活动:年4月—5月
3.报名注册:年3月-6月6日
在线提交参赛作品:年3月-7月7日
4.作品评审:年7月-8月
5.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年9月
(二)评审标准:
1.专业性:对选题的理解、对传播目标的理解、调研工具的使用、目标受众设定、关键信息设定、策略和战术组合、媒体组合、执行方案、效果预估等。
2.创意性:不要求大而全。集约化、小而精,突出创意和亮点,形式不拘泥常规。
3.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可操作、可执行。
4.方案形式与设计:表现形式直观、形象、新颖,有逻辑、易沟通、易理解。
(三)评审流程:
1、网上初评:由评审委员会指派专人,依据评审标准对报名作品进行审核,初选出合格作品。
2、网上第二轮评选:由企业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在初评的合格作品中选出进入终审的作品以及优秀作品。
3、网上第三轮评选:组织终审评委对进入的终审作品进行筛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4、总决赛:现场方案陈述,回答提问,综合打分,评出金、银、铜奖。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协办单位:
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完美世界控股集团
启动仪式承办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总决赛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中国公共关系人才实习基地: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成翼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锐思爱特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诺传播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众行互动数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迪思传媒集团、广东方圆公关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克劳锐、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罗德公共关系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森博营销、上海哲基公共关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宇修公关顾问机构、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万博宣伟、伟达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cusprpc.cipra.org.cn
官方微博:中国公关网chinapr
官方
名誉主任
吴红波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CIPRA会长
名誉副主任
赵大力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主任
郭惠民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章兰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驻会副会长
副主任
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
吴友富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孟建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程曼丽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张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导
范红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总指导
郭惠民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技术顾问
陈阳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副总裁、蓝标研究院院长
谢景芬广东方圆公关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潘建新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新闻官
评委:
陈涓玲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关传播总经理
王雨蕴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兼发言人、完美世界教育董事长
吴少虹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黄懿慧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媒体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吴宜蓁辅仁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日本东京立教大学访问学者
曹秀华北京信诺传播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陈阳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副总裁、蓝标研究院院长
李言生北京锐思爱特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希平万博宣伟中国区董事长
陆建北京成翼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潘建新华扬联众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新闻官
沈健迪思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
寿玉滢罗德传播集团亚洲董事
王虎上海哲基公共关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
萧砚心四川宇修公关策划有限公司合伙人
谢景芬广东方圆公关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徐俊伟达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张宇彤克劳锐CEO
顾问:
于爱廷伟达(中国)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原高级副总裁
于朝晖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外交学博导,上外新时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政治传播与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卫军英浙江大学传播所博导、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科带头人、城市文化创新传播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马志强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公共关系教授,温州商学院特聘教授
王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王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王晖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晓晖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副教授
毛国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冯诚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叶长海东华大学传播系主任、副教授
曲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基地主任,教授
朱小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公共关系学系主任、副教授
刘晓程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杜国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李志军中央财经大学新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李卫山东管理学院公共关系专业副教授
杨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公共关系学系系主任、数字公关与品牌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杨丽萍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杨云飞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系主任、副教授
来丰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
何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导
何春晖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策略传播学系主任、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何镇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教授
张雷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景云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
张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导,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
张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张洁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陈小桃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陈经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陈晞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邵华冬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公共关系系主任、副教授
胡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助理教授
段淳林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重点实验室主任
宫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副主任、副教授
聂静虹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顾杨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黄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寇紫遐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景庆虹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关系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程艳萍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教授
虞华君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蔡文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组委会秘书处
李雁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战略发展部主任
田宏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教育培训部副主任
12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