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定义的科学化范式是一种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研究者所需要共同遵从的行为方式和典型模式。“范式”的定义最早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应用并推广,其更多侧重于抽象的哲学思辨概念,随后“范式”被赋予了类似于“典型模式”的涵义。本研究中定义的科学化是一种在内容组织模式上向自然科学转变的趋势,因此,科学化范式实质是一种内容组织向自然科学转变的公认模式和范例。本研究所讲的参考文献的科学化是这样一种现象,即参考文献作为学术论文的一部分表现出更多的与自然科学智力组织类似的属性和倾向程度。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的科学化范式是一种对参考文献科学化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其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作者对参考文献科学化引用准则和方法的共同接受。基于以上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科学化范式将从引用文献数量、引用文献质量、引用文献的类型、引用文献的新近率、引用文献语种、文献引用的位置、文献格式的规范性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下文将对每项内容进行理论分析和说明。
参考文献数量-引用文献尽量全面
参考文献数量代表了知识资源的规模,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引用参考文献应当尽量全面广泛,扩大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广度。参考文献的数量能够充分反映出科研工作者在学术论文发表前所做研究工作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其做学术研究的宽度。正如科学家牛顿所说的“我之所以看的更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基于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可以避免做大量的重复研究,提升研究问题的创新性。研究表明,参考文献数量是论文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尽管参考文献的多少是与该研究内容所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被前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直接相关,但是一定数量的引用文献足以表明该研究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对该论题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掌握,才能进一步论证该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因此,在保证文献引用的必要性、充分性和代表性前提下,学术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和范围应当尽量全面。
参考文献质量-引用权威性的高质量文献
参考文献质量代表了知识资源的深度,作者在学术研究中应当尽量引用权威性的高质量文献。引用高质量文献的前提是,各学科知名的、权威性的专家学者的学术科研成果,往往选择在权威性期刊或出版社发表,折射出该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参考文献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文献的在该领域内的学术价值及热度,其阐述的观点和结论可以为读者提供可靠、高价值、深层次的引文内容。已有研究表明,高被引的论文比一般论文更倾向于引用声望值和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论文。因此,作者在科研过程中要合理地多引用权威、经典的高质量文献。
参考文献新旧程度-注重经典和新颖文献结合引用
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表示知识资源的新旧程度,作者在学术研究中要注意经典文献和新颖文献的结合。在学术研究中,距今时间较远的文献比例应当适当缩减,其原则是引用在学术理论上具有经典性、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这对论证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而距今时间最近的文献则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还提供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最新思想、方法、理论等知识。在科研工作中,特定时期内同行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的研究问题和目标基本会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这时候引用最新的文献就具备了相当的优势,尤其是最近五年内的参考文献是对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也意味着科研工作者当前的研究工作可以被纳入到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中。随着现代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科研成果学术价值此消彼长,某些前沿学科的结论很可能会被快速颠覆,这就要求作者密切追踪、掌握各学科的研究前沿。依据学科领域不同,理工科学的文献对文献的新近率要求更高,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可能相对更侧重经典文献,交叉学科论文则应该考虑参考文献的交叉度。因此,学者们在学术研究中应当根据研究学科差异适当引用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
参考文献类别-以引用期刊型和专著型文献为主
参考文献的类别代表了知识资源载体形式和来源渠道,作者在学术研究中以引用期刊型和专著型文献为主。专著型文献是对比较系统、相对陈旧、成熟的科研成果、思想的系统化总结和升华。期刊型文献则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者创新见解的知识科学记录,其作为参考文献能够为研究提供新颖并专业的理论研究基础。其他类型的文献,比如工作论文、权威统计报告、博士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正规出版的文献提供的观点具有一定说服力和客观性,引用对学术论文有重要论证作用。不同学科引用的文献类型有所侧重,比如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要更多的查阅简短的科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因为与成熟自然科学相关的专著大多是在重写历史;而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学者要更多引用著作型和论文型参考文献,其他类型的文献在引用数量上相对缩减。因此,作者在研究中应当以引用期刊型文献和专著型文献为主,其他正规文献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语种-客观地引用国内国际文献
引用不同语种的文献意味着对国内国际知识资源的利用,作者在学术研究中应当综合、全面地把握国内国际研究现状。作者对国际文献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工作者对相关问题国际研究现状的把握,期刊编辑部在评审过程中也对外文文献引用比例引起了重视。在我国实际科研工作中,容易出现过度引用外文文献的情况和没有引用外文文献的情况。当前全球网络开放的环境下,外文文献的获取变得更为容易,学界会有部分学者极端地认为外文文献就是高质量的文献,笼统的认为引用外文文献就能增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可信度,而较少的引用国内期刊研究成果。也有部分国内学者因受限于外文水平而较少引用与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献,更倾向于引用中国的期刊论文文献。因此,排除部分中国特色的学科领域外,作者在科学研究中要时刻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