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好友邀请,给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讲教学论文写作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讲完后,感觉缺少点什么。近日翻阅《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年版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突然发现了那些言犹未竟的话语。
英语老师要结合《新课标》开展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以下是我对英语老师在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切入点的粗浅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新修订教材的分析及使用
《新课标》颁布后,各种版本新修订的教材纷纷出炉,这对于全体英语老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对于修订后的教材,我们要提前对英语教材要进行全面的研究,研究教材的编辑思路、体系建构、指导思想以及实施措施,研究如何利用新修订的教材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这样做,才能与时俱进。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研究
《新课标》颁布后,广大英语老师学习了《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思想、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等。但是英语老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初中英语教材依然沿用的是年出版的课程标准,相应的教材也没有变化,所以英语老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做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学,以适应新的变化。
三、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尽管我们已经在阅读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可供参考的有益经验,但是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英语老师要思考如何改进阅读教学,尤其是如何利用文学圈阅读、深度阅读、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来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文学圈阅读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阅读方式,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特征,分角色完成阅读任务的一种教学。小组各成员个人根据兴趣选择共同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根据各自扮演的角色在阅读过程做好笔记,为读后的分享、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整本书阅读是英语教学借鉴语文教学而来,顾名思义,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在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利用一段时间阅读一整本英语文学作品,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通过整本书阅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技能以及建构文化意识的一种英语阅读教学方式。
深层阅读是指读者以某种方式解读文本、品味文本、实现自我意义建构、达到一定程度和水平的阅读。从阅读与精神发展维度看,深层阅读是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积极的生命建构;深层阅读以某种方式体现了阅读者的阅读品味;深层阅读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了阅读者的历史与现在、自我与他者的视域融合,从而建构了一个更加多彩的意义视界(黄远振,a)。深层阅读是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阅读方式。有高度,即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理解文本的意义;有深度,即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解疑和释疑,提出个性化的观点;有温度,即理解文本内在的情感和意味,获得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和文化积淀(黄远振,b)。
四、不同语篇类型的写作教学研究
《新课标》的“语言技能要求”对表达性理解(选择性必修)的要求是:运用语篇衔接手段,提高表达的连贯性;根据表达意图和受众特点,有意识地选择和使用语言;根据表达的需要,设计合理的语篇结构;在书面表达中有目的的利用标题、图标、图表、版式、字体和字号等手段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意义。在“学业质量水平二”中规定:能在书面表达中有条理地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阐述观点,表达情感态度;能描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能描述人或事物的特征、说明概念;能概述所读语篇的主要内容或续写语篇。能在表达过程中有目的的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确切表达意思,体现意义的逻辑关联性;能使用多模态语篇资源,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通过对《新课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要在高中英语学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英语老师要研究如何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在写作形式方面,英语老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