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代写欢迎加我们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榜样者以及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所有教师都是通过自身内在及外在的素质影响和教育着孩子。研究发现: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内在素质,优秀的人格特质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根本素质,广阔的职业知识和扎实的职业技能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关键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仪表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重要条件。因此建议: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给幼儿美的熏陶;能够创造空间与每个幼儿交流,做幼儿的好朋友;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观念,把爱心渗透到每天的教育过程中。
关键词
教师素质好老师幼儿
正文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第三条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当老师运用“你们猜”,“愿意吗”,“你认为”等情感性词来提问时,幼儿气氛活跃,踊跃发言。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与同伴间相互合作,共同游戏,此时老师居于观察指导的位子,幼儿表现活跃,积极参加区域游戏活动。户外活动及体育游戏中,幼儿在老师的共同游戏中更加乐意参加活动,游戏进行的更加的有效有秩序,幼儿更开心。那么在幼儿眼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幼儿眼中的好老师
(一)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内在素质
事业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热爱和努力把工作做好的执着追求。幼儿老师热爱幼儿,热爱工作。怀着“喜欢孩子”的心情,努力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更好的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
(二)优秀的人格特质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根本素质
性格活泼开朗,意志坚忍不拔,情绪积极稳定等是幼儿好老师必备素质。表现为:爱说爱笑,情绪积极乐观,对幼儿产生一种吸引力,幼儿乐意接近;幼儿老师工作中遇到不顺时,能明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控制情绪和言行;能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好的心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良情绪会使幼儿感到不安,因此幼儿好老师的情绪应保持一种积极热情,乐观稳定的状态。
(三)广博的职业知识和扎实的职业技能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关键素质
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幼儿教师需要有大量的知识量,这样才能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的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清晰,易懂,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能从幼儿的眼神,表情,动作,姿态和语言中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情绪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具备教学监控能力,能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的设计,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能主动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能创造性的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解决难题。
(四)合格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仪表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仪表是教师崇高的思想感情,气质性格,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观念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仪表美是成为幼儿老师的重要条件。
教师合格的身心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身体和心理健康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位教育者,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和效果。
(五)能够创造空间与每个幼儿交流是成为好老师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该适当的创造一定的空间与每一位幼儿交流,不忽视任何一个幼儿。虽然每个老师都说爱每一位幼儿,但是常常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常常喜欢那些“听话“、“乖”的幼儿,而批评那些“调皮“、“不守纪律”的幼儿。这种偏爱行为直接影响幼儿自我评价的形成,从而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阶段决定了她对周围的人,事,物等有独特的需要,因此作为老师必须深入到幼儿的内心世界,多与幼儿接触交流,理解幼儿的想法,及时的掌握幼儿的需要。
(六)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观念是成为幼儿好老师的必要条件
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育活动的内容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能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改变幼儿教师现有素质的适宜建议
(一)开展多种活动鼓励幼儿教师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身
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开展各项比赛,观摩活动等,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接触新知识,新技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自身。为此,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完善自身,处处留意,随时吸收新的知识,养成爱读书爱读报的好习惯,使自己掌握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觉得老师是懂得知识真多,老师真伟大,由此更加尊敬老师,激发他们也希望像老师一样,做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二)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给幼儿以美的熏陶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的语言和行为都在无形当中影响着幼儿的行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给幼儿以美的熏陶。
孩子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因此,作为教师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言行一致,以身立教,充分发挥教师对幼儿的良好的直接影响。在幼儿心目中,老师是他们仿效的榜样,要培养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相应的行为习惯,老师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到身体力行,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榜样,做好孩子的这面镜子。
(三)创造条件适当的控制每班幼儿的人数,给每个幼儿与老师亲密接触的时间和空间
幼儿园的班额普遍偏大,按照师生比率的要求,每个班的幼儿人数应控制在30人左右,然而实际上,很多班级的幼儿己经超过了40人,有的名园更是人满为患,每个班的孩子在45人以上。幼儿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盲目扩大招生,致使幼儿教师们疲于应付。由于幼儿的人数太多,直接增加了许多常规问题,而且幼儿人数过多,教育质量及游戏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教师无分身之术,一个班两个老师,不可能每人都照顾得到,因此适当的控制每班幼儿的数量显得尤为重要。
(四)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幼儿园中教师及保育员的素质和文化层次
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没有合格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她们不懂得怎么样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去引导,启发幼儿,往往造成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磨灭。同时也存在着没有正式幼儿保育员上岗的人员才从事保育工作,这对幼儿的健康存在的很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幼儿园中教师及保育员的素质和文化层次。
(五)为在职教师继续受相关教育提供条件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职教师应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端正态度。为在职教师提供继续受相关教育提供条件,促使教师就职后主动学习各种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杨翠.《幼儿眼中的“好老师”》[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
[2]李玲玲.做一名好老师[J].福建教育,(3):63-63.
[3]刘淑美,张璐琳.幼儿喜欢的教师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课程研究,(8):36-39.
[4]柳静.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教师[J].幼儿教育,(9).
原创代写欢迎加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