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单,每份书单展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年,我们推出“我的阅读半径”晒书单系列活动,将邀请部分老师、学生晒晒自己的书单,以飨各位。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与我们心灵相约的是江苏省高中英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顾小京。
在阅读中刷新专业成长记录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顾小京
读书破万卷的人可能有时会有晒书单的念头。我不是这样的一个,书单羞于启齿,因此从未有这样的想法。回首过去,在应对琐碎繁杂的事务之余,以“学以致用”为幌子走着功利主义的读书道路,谋求通过阅读提升语言素养,做个较流利的英文表达者;提升研究素养,做个会思考的教学实践者;提升管理素养,做个有能力的学校管理者。目标很明确,脚步也坚定,但阅读的半径常常被限定在目标范围之内,视域不宽广。一些时候是因为身不由己,更多的源自内在的灵性缺乏和惰性泛滥。应编辑老师之约,写下这些文字,反思一下自己狭隘的读书论,介绍几位专业成长道路上无言的导师,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其间已无贻笑大方之虞。
谈到读书,思绪自然回到学生时代。大学四年,埋头苦读,闭门修炼,以便日后游刃有余于三尺教台。英语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能自然、流利、得体地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流,因此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但遗憾的是,苦学四年,学的虽是英语教育,实际绝大部分是英语,有关英语教育教学的内容匮乏,原版英语教育教学文献的学习完全是空白。入职后很快发现,英语学得好的人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谋求提升专业素养,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强化自己已学语言知识的夯实与运用,而且需要通过阅读英语教育类书籍弥补大学学习的短板,填补知识空白,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层面从专业的视角、用科学的语言表达有价值的观点、交流有智慧的思想。难忘在工作初期参加“爱德”基金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的时候,与专家探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或外语(EFL)的教学方法时语塞的尴尬,也正是从那时起学习的目标从学好英语转向学会做好英语教育工作。每次有机会去南京、上海参加活动,便去书店淘书,遍寻英语教育类书籍。我淘到的第一本英文版英语教育类书籍是胡文仲教授编著的Intercul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