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间四月天社科文献4月书讯

四月新书单

甲骨文

五个人的战争:

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美〕马克?哈里斯著

黎绮妮译

一部为影迷书写的战争故事。本书是关于约翰?福特、乔治?史蒂文斯、约翰?休斯顿、威廉?惠勒和弗兰克?卡普拉五位好莱坞著名导演非凡的、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它讲述了他们如何给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同时也被其所改变的。根据本书拍摄的、斯皮尔伯格倾情参演的纪录片《五人归来》已正式上映。

忽必烈的挑战:

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平装版)

───

〔日〕杉山正明著周俊宇译

年,蒙古大汗蒙哥猝死在征服南宋的前线,皇弟忽必烈突然有了争夺大汗位的机会与威胁。忽必烈面临着什么挑战?忽必烈又是如何建构世界国家及经济体系——地跨欧亚陆上海上的军事与通商帝国的?本书超越以西欧、中国为主体的观点,描绘出有别于以往的蒙古帝国与世界史,蒙古的“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也得到颠覆。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

〔美〕谭凯著

胡耀飞谢宇荣译

孙英刚校

中古中国的门阀大族主导了中国数个世纪,关于他们在十世纪的完全消失,长期以来困扰着历史学者。在本书中,谭凯利用新的数据手段分析了大批量的史料,解开了他们消失的谜团。他通过所掌握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系统地探究了近数十年前出土的数千方碑志,其中大部分从未被学者研究过。谭凯广泛地采用了摘自墓志、散文和诗歌中的轶事,来丰富其论证,从而将一千年前的男女形象变得鲜活起来。

秦汉帝国:

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

───

〔日〕西嶋定生著

顾姗姗译

秦汉帝国这一最早统一国家的出现,在中国史中究竟具有何意?世界东方最早的伟大帝国杰出代表,豪迈、雄壮、威武的大秦、大汉,西嶋定生经典作品将你带回那些辉煌的时刻。

技术伦理学手册

───

〔德〕阿明·格伦瓦尔德主编

吴宁译

科技进步同时提出了责任问题。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能源制造、医疗和军事工程、纳米和太空技术等领域,伦理学问题也随之而生。这些是好还是坏?《技术伦理学手册》由多名来自不同学术领域和机构组织的专家、学者合力撰写而成,阐释了不同科技领域的技术伦理学核心概念,展现了技术伦理学的伦理-哲学基础,并分章节论述了人们普遍关心的核能利用及核废料处理、基因和克隆等技术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技术进步的环境后果等问题。

历史学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

───

〔印〕G.D.古拉提著

刘瑾玉译

魏曙光审校

这是国际蒙古学界系统探讨蒙古史的又一部新作。作者详细地回溯了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们统治下的崛起与兴盛。该著的研究重点是察合台汗国(-)在中亚三百五十多年的统治、与周边政权印度、中原(当时元、明朝)的关系。作者首次揭示出中亚在这段统治期内的政治、经济、商业活动,特别是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给中亚及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而这些研究成果和数据统计正是前期蒙古史学者研究中缺乏详尽讨论的部分。

记忆之弧

一位犹太难民的人生故事与历史反思

───

〔美〕门罗·E.普莱斯著

龙耘译

本书描述了20世纪40~50年代的难民如何成长为美国人的故事。全书主要聚焦于身份认同问题,无论是身为难民的孩子,或者21世纪的学者,还是全球公民。通过一系列的回忆与思考,该书展现给读者一幅个人化的有关20世纪奥地利日常生活的画卷。然后是作为来自奥地利的犹太人,先后流亡在纽约、梅肯和辛辛那提的难民生活,记录作者在孩提及青少年时代关于家庭、宗教、朋友、学业以及深层的个人议题,如家族的衣食住行、亲密关系等等。

在观念与思想之间

论先秦义范畴之生成

───

桓占伟著

长期以来,学界多以“礼”为春秋时期的核心观念;孔子以“仁”代“礼”,“仁”又被视为春秋后期的核心社会观念,“义”在春秋观念史上的地位却被忽视了。本书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义”才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社会观念,它具有统领性、共识性和普遍性三大属性,对其他伦理观念具有强大的统摄作用。以往对“义”的认识,需要重新审视。本书的这一发现,对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伦理体系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图书史

───

陈力著

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古代图书和图书事业发展的通史,将图书史的发展变化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研究它与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宗教,特别是与大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力图构建一部以图书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化史。

政治学

最高的玻璃天花板

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女人

───

〔美〕艾伦·菲茨帕特里克著

傅宁译

美国畅销书作者、历史学家艾伦·菲茨帕特里克讲述了三位把视线投向总统竞选的女性。维多利亚·伍德哈尔()、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和雪莉·奇泽姆(),她们各自挑战了不同时期横亘在女性总统候选人面前的重重障碍。菲茨帕特里克的著作试图反映美国女性的勇敢执着,同时记录美国女性在参政路途上遇到的各种形式的影响、阻力和阴谋。

中印涉藏关系史

(~)

以“麦克马洪线”问题为中心

───

〔英〕阿拉斯泰尔·兰姆著

梁俊艳译/张云校

英国学者阿拉斯泰尔·兰姆在充分利用各种档案、通信集、文集、蓝皮书和地图等资料的基础上,叙述了年至年的中印涉藏关系史,分析了在此期间中、英两国采取的对藏政策及其贯彻实施情况,重点研究了西姆拉会议的召开及《西姆拉条约》的签订,以及所谓麦克马洪线的出台过程。本书通过分析清末民初英帝国的外交政策,从中英关系的角度来考察“西藏问题”,驳斥了印度所谓继承英帝国遗产的论点,对中印边界冲突等敏感问题展开较为客观的研究和分析。

国家的视角

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

───

〔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

王晓毅译/胡搏校

巴西利亚的建设、苏维埃的集体农庄和坦桑尼亚的强制村庄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国家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该如何行事?在长达10年的调查、研究与探讨后,詹姆斯?C.斯科特给出了答案:是国家在发展规划中忽视了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忽视了地方的传统,将复杂的发展项目简单化,从而导致这些项目的失败。本书获年度美国马特?达根“最佳比较文学图书”奖,值得有兴趣的读者一阅。

世界规模的积累

——欠发达理论批判

───

〔埃及〕萨米尔·阿明著

杨明柱杨光李宝源译

李宝源杨光校

本书是萨米尔·阿明的主要代表作,曾对一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实践产生显著影响。作者认为,资本主义世界是由一个由“中心”和“外围”两种“社会经济形态”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心”利用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剥削“外围”,从而实现其世界规模的资本积累;而“外围”的经济发展则因此被“滞阻”,并处于对“中心”的依附地位。这是发达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欠发达国家只有摆脱这种依附关系,才能获得经济发展。

社会学

村落里的单身汉

───

彭大松著

作者出于童年时对于单身汉的记忆与好奇,以该选题为博士论文方向,聚焦我国偏远贫困农村单身汉群体。作者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经过2年多的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数据资料,探究了单身汉形成的原因、单身汉家庭再生产、单身汉与周围成员的关系、单身汉性问题等几个方面。最后给出了些许建议,希望全社会能关心单身汉群体,这不仅是道义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回家的路:

重回生活的社会

───

王雅林著

本书从重大社会关切出发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创新性阐发,对社会、生活等一系列重大范畴进行了新的界定,对社会研究范式和中国社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表达。(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范畴重释与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研究”(10ASH)的最终研究成果)。

经济学

保卫《资本论》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

(修订版)

───

许光伟著

本书填补了同类作品的研究空白:大大拓展了《资本论》研究的领域,从单一批判思维转向全方位系统批判,从批判转向建设,从逻辑转向历史,通过工作涵容中国历史而达成对马克思之后的世界历史的新理解。从这一角度而言,本书是重读和重写的“双重意义”的《资本论》理论与方法论著作,高度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式,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工作指导的现实性。

城市隐秩序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城市应用

───

刘春成著

所有对城市研究和规划理论的探讨都无法避开“城市是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本书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给城市研究领域带来的崭新价值充满信心,并大胆地尝试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用于城市研究。全文从结构上大体分为三大部分:城市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城市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系统构成、城市复杂系统理论的实践探索和现实意义。

中国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研究

───

李叶妍著

本书选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切入点,界定“城市包容度”理念,由此构建指标体系和理论框架;围绕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结合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集中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落户难度、就业稳定度等方面数据,以产业发展与城市规模为研究视角展开实证分析。最终,从城市公共政策、产业政策、户籍改革、措施落实及经验借鉴等方面提出合理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文化

且饮集:朱天曙谈艺

───

徐珂编纂

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且饮集》所收录的二十九篇随笔,是朱天曙教授二十年来关于中国的经典名作、古典书论、文化传承、印人印事的解读与思考,书中文章长短不拘,散谈文人艺事,是作者对艺术认识历程的记录。

本书所走的风格路线是中国书法的艺术品评和鉴赏,对王羲之、苏东坡、齐白石,以及近现代文化名人书风都有所涉猎,是作者第一本有关书法篆刻艺术方面的随笔,深入浅出,文笔清新,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上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左伊朗 右中国

余粟哈梅德的爱情传奇

───

刘东平王凡著

这是一本纯纪实作品,同时也是伊朗历史文化风情的轻松读本。作品通过两个异国青年的相知、相恋并组成家庭的传奇叙事主线,展现了中国和伊朗(波斯)这两个“丝绸之路”的源头国家古往的文明,源远流长的交融史,以及社会经济现状。作者借助中国和伊朗之间文化沟通、融汇交流中的生动故事,撩开了两个国家由于相距遥远和近现代隔膜而形成的朦胧帷幔。

回顾三月新书,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wxbz/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