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评论报道
近日,ACM中国新星奖、优秀博士论文公布!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拳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王鑫荣获ACM中国新星奖,复旦大学副教授张源、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杜子东获得全国提名奖。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左鹏飞、清华大学博士后柴成亮荣获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张磊、清华大学博士后汤雄超、复旦大学博士毕业生刘鹏飞获得提名奖。
1
ACM中国新星奖
为表彰中国计算机领域的青年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绩,并进一步推动青年学者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从年起,ACM中国理事会设立ACM中国新星奖,每年评选出1-2名在计算机领域展现出突出科研潜力的青年学者为获奖者。该奖的选拔是基于候选者在计算机和(或)通信系统相关领域内,所创建的新的理念、模式、和新的系统等研究成果产生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是理论、经验或实验方面的。深度和影响力都是评奖所考虑的重要因素。获奖者同时会获得1万人民币的奖励。颁奖仪式会在次年召开的ACM中国图灵大会期间(今年是年7.31日)举行。
ACM中国新星奖获得者:
张拳石
张拳石是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统计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可解释的神经网络、可解释的生成网络、预训练神经网络的无监督语义化以及神经网络的无监督/弱监督学习。他曾担任ICPR领域主席,ICML、CVPR、AAAI在可解释性分论坛的主席,还曾承担了IJCAI和的可解释方向教程主讲人。
王鑫
王鑫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年在浙江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年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年在浙江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媒体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ACM中国新星奖全国提名奖:
张源
张源是复旦大学副教授,博导。年在南京大学获得工学学术学位,年在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安全攻防技术。在网络与系统安全四大顶会发布论文14篇,担任IEEESP,USENIXSecurity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EMSE编委、软件学报专刊特邀编委。
杜子东
杜子东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发表多篇CCFA类会议或期刊论文,曾获得CCFA类会议ASPLOS’14最佳论文奖(亚洲首次)。他多次担任CCFA类会议和期刊的PC、ERC和审稿人,包括ASPLOS、MICRO的PC。
他先后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多个奖项;入选中科院青促会和北京市科技新星。
年9月9日,获得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获奖理由:他的架构深度学习处理器,能高效处理广泛深度学习算法。
2
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为表彰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由中国的学术机构授予最优秀的博士论文,以鼓励获奖者所做的专注的研究,以及取得的学术成就。从年开始,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每年会颁发给1-2篇获得认可,并且影响力大的博士论文的作者,获奖者同时会获得1万人民币的奖励。颁奖仪式会在次年召开的ACM中国图灵大会期间(今年是年7.31日)举行。
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
左鹏飞
左鹏飞是华为云存储创新实验室技术专家,分别于年和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于-年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联合培养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内存和存储系统。年,左鹏飞曾以万年薪签约华为天才少年。
柴成亮
清华大学博士后,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导师是李国良教授。
柴成亮曾在顶级会议与期刊SIGMOD、VLDB、ICDE、KDD、VLDBJournal发表20余篇论文,曾担任IEEEBigData、DASFAA、JCST等多个国际会议与期刊审稿人。获得CCF优博奖和年百度奖学金以及微软学者提名奖。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人机结合的数据管理,数据库系统等。
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名:
张磊
张磊是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于年1月在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在移动安全、系统安全和区块链安全领域进行安全漏洞相关研究,包括程序设计分析技术、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以及漏洞挖掘技术等。在网络安全相关国际顶会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一篇入选ACMCCSHighlights论文,系国内首次。
汤雄超
汤雄超目前在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3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云计算与高性能计算。
刘鹏飞
刘鹏飞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目前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语言技术研究所进行博后研究,曾担任CMU自然语言处理课程的联合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信息抽取,文本生成,系统的可解释评估与诊断。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