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装饰》杂志进行了首次年度“优秀投稿论文”的评选暨优秀作者交流活动,并作为年度常设活动举办。
一直以来,《装饰》杂志都强调文献性与记录性,在实务研究中融入理论研究是杂志的一个努力方向。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本刊旨在弘扬扎实严谨的学术风气,也意在向广大作者进一步明确《装饰》杂志的学术标准和投稿要求。
本次评选以年《装饰》杂志发表的投稿论文为对象,主要集中在《史论空间》《民俗民艺》《个案点击》《设计实践》《教学档案》五个栏目。经过栏目编辑的严格审定与投票讨论,从数百篇已发表的论文中精选出主题鲜明、观点新颖、论据可靠、语言精炼、可读性强,并有原创性的10篇佳作为“优秀投稿论文”。(注:以往获评的“优秀投稿论文”作者将不再参评。)
有意向《装饰》投稿的作者,可参考以下“优秀投稿论文”。“编辑推荐语”亦可作为重要参考。
年度“优秀投稿论文”
名单如下(共10篇)
(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年度“优秀投稿论文”内容摘要及编辑推荐语1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近代上海城郊花园住宅的空间生产与图像营销——以“公园地”项目为例魏枢上海大学内容摘要:本文以20世纪10年代上海法租界法国公园西侧的“公园地”项目为例,从项目的空间生产与图像营销入手,研究在城市扩张压力及房地产市场驱动下,近代城郊花园住宅形成与演变的动态过程。
编辑推荐语:在中国近代设计史研究中,上海无疑是一个焦点。无论是建筑、产品、平面,还是服装,“海派”设计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并已经产生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纵观目前既有的研究,无论是石库门、霓虹灯,还是旗袍、月份牌,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问题,大多局限在本专业领域内,较少有打破专业疆域的学术成果出现。本文作者虽然为建筑学专业背景,但视野却并没有局限在建筑本身,而是通过对一个具体住宅项目从规划建造到市场销售过程的全面考察,分析了在城市扩张压力及房地产市场驱动下,近代上海城郊花园住宅形成与演变的动态过程。无论作为人类的谋划活动还是思维方式,“设计”都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因素的动态概念,而非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设计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