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主题为“创新生态规划,建设美丽城乡”,论文征集截止时间为年7月5日。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6分钟
各位委员、各有关单位:
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拟定于年9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年会由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规划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年会的学术水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下称学委会)决定围绕年会主题公开征集论文,欢迎各位委员和广大规划工作者踊跃投稿,积极参加年会交流。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创新生态规划,建设美丽城乡
二、论文选题
1.新时代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
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3.宜居城乡规划与建设
4.自然保护地规划与管理
5.城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6.绿色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
7.河湖海湾水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
8.生态敏感资源保护与管理
9.生物多样性保护
10.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与生态补偿
11.碳达峰和碳中和
1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生态评价及技术创新
三、特别提醒
1.论文征集截止时间为年7月5日。
2.请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投稿,邮箱地址为ecocity
planning.org.cn,请勿重复投稿。3.稿件的电子文档名称采用文章标题,投稿时请将稿件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发送,在邮件主题栏中填上“生态年会论文投稿”字样。
4.正式会议通知将在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出。
四、论文评选
1.会议主办方将对所有应征文稿进行匿名评审,入选论文将入编纸质或电子论文集,并择优在年会上宣读。
2.论文集将作为会议资料发到每位参加会议人员。
3.学委会秘书处将于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通知作者稿件审阅结果和论文交流相关事项。请及时查收电子邮件,逾期没有收到电子邮件请咨询ecocity
planning.org.cn。五、联系方式
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联系人:张红
-传真:-
E-mail:ecocity
planning.org.cn附件: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学术论文撰稿须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
年4月20日
附件
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
学术论文撰稿须知
一、著作权(作者投稿年会意味着作者认可以下有关著作权的规定,敬请作者留意)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委会”)对所发作品享有中文专有出版权,包括海内外简繁体版本印刷出版权和电子出版权。
2作者向学委会投稿期间不得事先或同时向其它出版物、会议或论文竞赛投寄相同或相似内容的稿件。
3作者文责自负,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4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获奖项目请在来稿时以脚注方式注明,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5学委会对来稿保留修改权,有特殊要求者请事先声明。
二、稿件的技术要求
1选题需围绕年会主题及参考议题。请在文章的标题下方标注选题领域。
2学委会秘书处不对论文本身进行编辑,请作者严格执行以下论文文字格式要求:
2.1全文字数控制在字以内,采用MicrosoftWord软件通栏排版。
2.2页面尺寸为A4,边界按MicrosoftWord缺省值设定(上下25.4mm,左右31.7mm)。
2.3文章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排版;空两行为作者姓名,五号黑体,居中排板。
2.4空两行为文章摘要和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两格。摘要需概括文章的主要学术观点,应包括研究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法、创新点以及主要结论,避免空话、套话,-字;关键词3-7个,要选择最具有检索意义的术语,首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和《建设汉语叙词表》中使用的术语,词义应尽可能与文章的具体范畴相对应,避免使用上位词或下位词,一般为名词或词组,不得以短句作为关键词。
2.5空两行为正文,五号宋体,左齐,首行空两格,1.5倍行距。文稿采用层次标题形式,即1、1.1、1.1.1、1.1.1.1……,一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左齐;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楷体;四级标题同正文。
2.6正文后附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两字和“参考文献”四字居中排;注释和参考文献用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两格,1.5倍行距。
2.7参考文献后为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2.8论文最后另附一页,包括以下内容:所投稿件原创性声明、稿件标题、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含邮政编码)、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单位、家庭、移动电话)、传真、电子信箱。
三、其他事项
1限于人力和财力,来稿一律不退,敬请作者自留底稿。
2学委会秘书处将在收到稿件后回复作者,作者请勿重复发送稿件,稿件发出一周内未收到回复者请与秘书处电话联系确认。
3论文中(包括脚注和尾注)请勿出现作者个人信息。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吕斌:面向实现碳中和的都市圈城乡连携生态路径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余压芳:西南民族村寨安全宜居解决方案思考与探索
学术季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武汉召开第一届生态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探索生态保护新路,成立首个跨行业生态产业联盟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