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构建本质安全与清洁环保城市炼厂的

北京重点荨麻疹医院讲解治疗的方法 http://health.zgny.com.cn/b/b6/m/13043.html

点击图片阅读年终盘点文章

摘要: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石化企业尤其是位于城区炼厂面临更为严峻的安全和环保压力,区域位置敏感的九江石化通过建立本质安全和绿色低碳管理体系、机制,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有毒有害报警和移动视频监控交互交融的立体网络,强化直接作业环节全过程实时监管,突出事前管理,强化风险防控;从严环保管理,突出源头控制,环保设施装置化操作,高标准推进“碧水蓝天”环保专项和VOCS综合治理,持续打造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增产减污目标。成功构建本质安全与环境友好循环发展的城市炼厂。

关键词:安全监管绿色低碳城市炼厂构建

安全与清洁生产是城市炼厂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十二五”以来,九江石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在最重要位置,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常抓不懈,确保一方平安。坚持“环保优先、全员参与;自我加压,勇创一流;开门办厂,迎接监督”的理念,倾力打造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狠抓污染物源头削减、过程管控、末端治理,严格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依托智能工厂建设,提升环保监测水平,扎实推进“碧水蓝天”环保治理专项行动,实施VOCS综合治理,打造无泄漏装置、花园式工厂,实现安全生产、绿色发展。年在国内石化企业中率先发布《环境保护白皮书》,向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年,公司外排废水达标率为%;外排污水COD平均值43.1mg/L,氨氮平均值1.5mg/L,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获评中国石化环境保护及节能工作先进单位,荣获江西省及中国石化清洁生产企业。~年,九江石化连续6年获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1、面临问题

九江石化地处庐山脚下、长江之滨、鄱湖岸边,位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距九江市主城区仅1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环境保护压力巨大。特别是年,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工程项目投产后,九江石化正式迈入千万吨级炼化企业行列,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0万吨/年,固定资产将超过亿元,销售收入超过亿元,无论从装置规模、技术,还是销售收入、盈利能力、税收等在九江都是一流。但随着九江石化的快速发展,生产装置安全风险,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也可能相应增加,如何做到生产经营、发展建设与实现本质安全、增产减污相互促进,是九江石化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城市炼厂构建的理念与内涵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的扩展,许多曾经远离城市的炼厂日益成为城市的“近邻”。石化企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生产特点,注定使每一家石化企业都必须直面对待“如何与周边和谐共存”的重大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实际卫生防护距离不断缩短,安全与环境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一点,城市型炼厂尤为突出。因此,构建以人为本、本质安全管理,实施绿色低碳战略,减少排污,改善环境质量,是城市炼厂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1]。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着力推进安全生产、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城市炼厂构建是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安全生产、循环发展的需要。

3、构建本质安全与绿色低碳为核心竞争优势的管理实践

3.1健全完善制度体系,落实安全环保责任

构建本质安全和以“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为目标的管理制度及考核体系。认真贯彻国家、地方、集团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监管体系,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生产经营最小单元和每位员工。完善细化重大危险源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管理,通过班组建设和安全教育等形式,不断强化岗位人员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环保“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环保,实行安全与环保目标责任管理,层层分解指标,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做到环保与生产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2]。

3.2突出事前管理,强化风险防控

以“识别大风险、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为主线,强化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前移管理重心,突出事前防控,全面开展安全与环保风险辨识,组织全员排查隐患和风险评估,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污染物治理与排放等方面存在风险,并加强风险定量评价,年1-9月份,共识别出一般风险项,中等风险项,重大风险10项,所有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加强过程监管,发挥安全督查、体系督查等优势,持续强化直接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对全厂作业区域、作业过程开展JSA分析,强化作业前风险辨识;推行标准化作业,落实“班前秒”和“看板管理”,规范承包商施工作业。完善安全环保应急预案内容和处置程序,以全覆盖的方式开展分级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安全环保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3.3加强危化品管理,治理安全隐患

全面开展危化品采购、生产、使用、存储、转运、处置全过程排查与处理工作,制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对生产过程中各类添加剂、化工助剂等,识别理化性质,建立台账,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强化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要求员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卡片,规范巡检路线和安全检查内容,开展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保护自控设施,在各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重点罐区装备了自动联锁、紧急切断停车、视频监控、SIS等控制系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精心组织,整体实施厂际管廊隐患整治,彻底消除厂际管廊安全隐患;积极推进原油及成品油罐区安全隐患治理,制定“五定”计划,落实防控措施,高标准实施储罐防雷防静电、增设人孔等隐患整改,确保风险受控。

3.4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构建硫化氢等有毒有害可燃气报警、火灾报警、关键部位视频监控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监控网络。按照“提质、加密、联动”技术要求,优化、调整、增设现场气体报警和视屏监控的数量和位置,建立地面、高空、周界立体监控体系,装置现场余台气体报警仪与余套视频与接处警系统监控实现集中管理、实时联动。开展“六合一”报警仪研究试点,加强现场作业实时分析数据监控,提高了现场操作和检修人员安全系数。开展安全信息化研究,与石化盈科、浙江中控等单位协作,开展基于4G、RFID等技术的人员定位技术研发,加强人员行为的安全管控。

推行4G智能巡检,加强高风险作业监控。终端巡检以4G无线网络为基础,实现了现场巡检测温、异常情况拍照、巡检记录实时传送和全程视频监控。监督巡检人员按时按点巡检,积极发现装置泄漏隐患;发挥语音对话功能,为消除隐患赢得时间;开发并投用石化展示厅视频监控系统,对现场高风险作业全程视频监控,有效加强动火、有毒有害或其他高风险作业的风险监控;利用应急指挥平台开展综合演练,应急指挥实现实时化、可视化。全面推进安全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转变。

3.5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提升全员环保意识

公司将“绿色低碳”作为企业谋求永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组织全员学习新《环境保护法》《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律和标准,开展系列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举办VOCS治理、固废管理等系列环保管理培训班,制作《践行绿色低碳实现永续发展》专题片作为全员“地毯式”培训的重要内容,使“绿色低碳”理念入脑入心,提升全员环保意识。

3.6运用先进工艺技术,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新建项目采用先进环保工艺,源头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采用全加氢工艺,从规划设计上即确保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优化全厂总工艺流程,加热炉原料改为脱硫干气,同时采用低氮燃烧新技术,烟气NOx浓度控制在80mg/m3以下。2×7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采用新型环保工艺,外排尾气SO2浓度控制在mg/m3以下,硫总回收率可达99.9%。

危险废物处置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年7月,中国石化首个合同环境管理项目——九江石化污泥干化处理装置投运,油泥及剩余活性污泥产生量仅为原来的10%,每年节约危废处理费用数百万元,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污水处理、烟气治理、噪声防护、土壤防渗等均选用先进技术和一流装备,实现了“加工规模增加,外排污染物减少,增产减污”的清洁发展目标。外排废水及废气总量减排均获得国家环保部认定,其中:含油污水回用装置认定当年削减COD77.89吨,削减氨氮11.18吨,CFB锅炉烟气脱硫效率获得75%的认定。两套催化烟气脱硫脱硝及两台CFB锅炉脱硫脱硝装置运行效果优良,SO2、NOx、烟尘远优于国家标准,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7推进“碧水蓝天”行动,提升环保治理能力

~年,以集团公司“碧水蓝天”环保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投资15.0亿元建设环保设施,高标准实施了催化裂化烟气治理等近30个环保隐患治理与提标改造项目,全力打造全国环保最好炼厂。选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湿式氧化再生”工艺技术进行污水处理场提标改造,外排达标污水COD稳定控制在40mg/L以下、氨氮控制在1.0mg/L以下;攻克结垢难题,炭泥再生单元创纪录连续运行31天,活性炭单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采用高温高压湿式氧化技术,攻克和解决了碱渣处理难题;采用两级A/O组合工艺成功处理高氨氮废水,在石化行业取得突破。

开展环保专题攻关,提升环保治理水平。对制约污水处理场总进口水质的重点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开展了38项专题技改攻关。优化注碱工艺,将液态烃碱渣回注污水汽提,每年节约新鲜碱吨,减少2吨碱渣排放;狠抓污污分治,将火炬冷凝液切水等含氨氮较高的废水改进酸性水罐,送汽提装置脱氨处理等。

强化源头管控,实现本质环保。年开始,公司将“源头削减”要求落实到生产全过程,制定上游生产装置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实施分级控制,严控异常排污,污水处理场总进口来水主要污染物含量大幅下降。年,污水处理场总进口污水平均含油量mg/L、CODmg/L,氨氮19mg/L,同比分别下降51%、24%、36%。

污水处理场实行装置化管理,从污水进口到外排口进行全流程在线监控,自动调整,过程优化,确保工艺卡片每一个参数都合格。高效运行预处理单元;优化含油、含盐生化单元硝态液回流比及炭泥比,出水氨氮及总氮浓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建立污泥观察镜检分析,实时跟踪污泥活性及生化特性,及时调整投炭量;外排达标污水COD平均33mg/L、氨氮平均0.5mg/L,污水处理场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8推进VOCS综合治理,打造无异味工厂

高质量建设LDAR系统,率先在中石化系统内完成炼油装置第一轮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LDAR系统录入检测数据个,发现并修复泄漏点个,减少泄漏89.5吨,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实施工艺改进、废水废液废渣系统密闭性改造、装卸方式改进等措施,有效控制工艺废气排放、储罐和装卸过程挥发损失、废水废液废渣系统逸散等环节及非正常工况排污。与国家环保部合作开展石化行业VOCS排放量核算九江课题,为我国石化行业VOCS排放量核算提供示范和参照。自主开发VOCS管控信息平台,在VOCS分析、检测、管控与核算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全面治理装置异味,各装置产生的含硫污水均密闭管道输送,污水原料罐采用氮封和水封密闭措施。建成投用两套酸性水罐油气回收及异味治理等设施,油气回收率达90%以上。装置停工采用柴油/除盐水循环清洗后再密闭吹扫的环保型处理方案,实现停工过程烃类等污染物零排放。

3.9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建立完善环境在线实时检测系统,环保管理实现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转变。

率先在石化行业开发投用“环保地图”在线监测系统,对各装置排污情况实时在线监测,强化预警功能,异常数据第一时间发送至公司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手机,并在1小时内查清原因、排除问题。建立环境信息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通过ERP、SMES、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使各管理层级能够及时感知污染物及其相关生产信息的变化,形成整体最优调整指令或决策。污水总排口等5个国控监测点数据实时上传省市环保在线平台,正常运转率大于99%、数据有效传输率大于98.8%,远优于国家标准。年,九江石化环境监测站顺利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

积极推进“开门开放办企业”,在石化大厦、发展建设楼、生产经营楼等五个公众场所,实时在线向公众展示外排污染物浓度情况。以“长江石化行”媒体采访、“碧水蓝天”行动媒体沟通会等活动形式,充分展示公司践行“绿色低碳”的良好形象。

3.10实施能效倍增计划,节能降损成效显著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能源消耗和加工损失日平衡分析,实现能源消耗动态管理和过程节能效果日监控。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先后完成18.6千米蒸汽管线保温改造、连续重整四合一炉余热回收等30余个节能改造项目。实施低温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项目,年7月25日,国内首套透平式低温热水发电工业装置开工投运并网发电,实现了95℃低温热水热源高效利用。改进锅炉运行方式及燃料结构,实施蒸汽系统、储运系统和循环水系统调优,提高运行效率。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先后启动2#、3#循环水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现节电率20%以上。“十二五”期间,公司单位产值能耗降幅达到25%,累计节能23.5万吨标煤,超额完成江西省政府下达的15万吨标煤节能指标。

打造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构建平安炼厂、清洁环保城市炼厂,是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九江石化将继续做“绿色低碳”的引领者、城市生态文明的推动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积极打造本质安全、全国环保最好炼厂,实现建设千万吨级绿色智能一流炼化企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安中.绿色低碳实践与城市炼厂构建.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32(4):1-5

[2]孙晓宇.世界一流石油公司HSE管理及体系对比分析.安全、健康和环境,,15(7):1-4

本文作者来自全国重劣质原油先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作者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安全环保监督处唐安中,供大家参考了解,如果疑问欢迎留言纠正。向石化缘投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wxbz/15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