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数据分析类实证性论文下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824605.html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824605.html

来源:qing说吧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关于数据分析类实证性论文的六个部分的前三个部分(引言、方法和数据)的写作。今天介绍下我对后三个部分(结果、讨论和结论)写作的思考。

04

数据分析结果部分写作1、分析结果部分的写作要求

本部分是要将数据分析结果报告出来。数据分析结果非常丰富,不可能将所有结果都在论文中进行展示,因此就必须选择部分关键内容在论文中进行报告。

但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需要报告不同的分析结果,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选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全面、无遗漏地将报告数据分析结果。在此,本书无法一一介绍,仅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如,采用卡方独立性检验这一方法,需要报告的内容有:数据的交叉表分布情况、两个变量之间独立性的卡方统计量、卡方统计量对应的p值。

再如,使用方差分析这一方法的论文,需要报告的内容包括:组内方差值、组间方差值、组别数量、数据记录数、F值和对应的p值等等。

又如,使用回归分析分析这一方法的论文,需要报告的内容包括: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参数的t检验结果、模型的拟合值、残差检验结果等等。

图表以其清晰的特点,被广泛地用来描述分析结果。本书的第八章将详细介绍图表的使用。在此不加赘述。

、注意要点

在分析数据中有一些软件和设备的操作步骤以及分析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中间结果,这些内容需要记录到实验报告中,而不能撰写到论文中。

如,有的学生采用excel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在分析过程中会得到边缘分布,这属于中间结果,应该记录到实验报告中,但不能写入论文中。再如,有的学生使用SPSS分析数据时,需要对多水平的分类变量进行编码,这个编码操作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但同样不需要写入论文中。

这是因为,在学术研究中,有一个设定,即研究者的实验能力是被信任的,因此其操作过程是正确的;同时论文是给同行阅读的,同行也具有相关方面的基本操作能力,因此,在论文篇幅受限的条件,不需要对操作细节赘述。

但研究者需要将这些操作步骤或中间结果记录到实验报告。这是因为,我们不能笃定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当我们发现分析结果中存在可疑情况,需要重新检查这些分析过程,此时有原始实验记录供我们检查。

05

讨论部分写作1、结果和结论的区别以及讨论的作用

曾有学生表示,不明白结果和结论的区别。这里首先需要介绍结果与结论的区别。结果是从数据资料分析中获得的信息,而结论则是在结果基础上经过讨论获得的规律。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结果是论据,而结论是论点,而讨论则是论证部分。

为了增加读者对结果和结论之间区别的理解,我们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一诗为例。这首诗的内容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学术论文角度看,这是一篇包括了“方法、对象(数据)、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的学术论文。

采用学术论文的格式分解这首诗。作者的研究问题是“庐山真面目是什么样?”;采用的技术是“看”,然后有“横、侧、远、近”四种“看”,这就是方法;研究对象是庐山;研究结果是“岭、峰、高、低”。进一步概括起来,是“各不同”,但这个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从“各不同”推导得到“不知庐山真面目”然后进一步分析原因,即“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就得到更深刻认识,这就是讨论的价值,也是结果和结论之间的区别。

再以实际研究为例。如,我们采用卡方独立性检验这一方法,检验两个因素之间是否独立。分析结果包括了两个因素的交叉表分布、卡方统计量以及p值(假如p值等于0.0)。至此分析结果报告完毕,但这仅仅是结果,并非结论。结论是什么?两个因素相互独立。两个因素相互独立这个结论能从数据分析中直接得到么?不能。它还需要推理。

这个推理的逻辑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共同组成。大前提是,“从统计显著性来看,如果P值小于0.05,则两个变量相互独立;如果P值大于0.05,则两个变量之间不独立。”小前提是,“p=0.00.05”。结论是,两个变量独立。

这个统计显著性还与研究所在学科有关系。如,在医药研究中,为了慎重,一般将统计显著性定义为p值小于0.01。这样,当p值为0.0时,结果不变,结论却变化了。因为p=0.00.01,结论是,两个变量不独立。

再以马德堡半球实验为例。两个铁质半球合在一起,抽取空气,拉不开,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气压么?不能。这只是一种现象。从这种现象到结论,需要一系列的分析、推理。

当然,有的分析结果或者实验结果与论点关系较为清晰,这样讨论部分就可以相对简略。而有的关系则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详细分析,则讨论部分篇幅就会大一点。

、讨论部分写作要点

讨论就是一种论证,是从结果推导出结论的论证。讨论要围绕着论点展开的,这种展开又分为两个基本类别:一是论点的延展;二是论点的解释。

所谓论点的延展是指从本论点开始,然后延伸到其他论点。如:

根据独立性检验,发现A和B之间存在相关性;

根据此前的研究,操控C,可以影响B;

因此,操控C可以影响A。

所谓论点的解释,就是尽管从数据分析结果角度已经证明了论点,但是还是要从专业角度对论点进行解释。如,独立性检验证明了A和B之间存在相关性,但是仍然需要解释为什么A和B之间存在相关性。

这种解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结合专业的常识性知识进行讨论;二是结合其他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三是结合某个参考文献进行讨论;四是结合经验观察等进行讨论。

显然,讨论部分写作与所研究学科有关,在此也不做赘述了。

06

结论部分写作1、写作目的和内容

结论是对研究问题完整的、最终的回复。它分为成果概括和自我评价两个部分。而自我评价又需要研究者分别从优点(创新性、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等)和缺点(不足及未来如何改进)两个方面展开。这样,结论包括三个部分:

(1)主要成果

在结论之前,论文已经形成一些研究成果。但在结论中,还需要对研究成果做一次梳理,并进行概括,然后与引言中的问题呼应起来,形成一个闭环。

如,在研究中,我们分析了8个因素对某个现象影响,发现有的存在影响、有的不存在影响。在结论中,我们可以概括为“XXX、XXX、XXX、XXX、XXX等5个因素对现象存在影响,而XXX、XXX、XXX等个因素对现象不存在影响。”这一概括的标准是,全面、重点地总结了论文成果。

《题西林壁》一诗没有引言,也没有结论。但是我们可以按照学术论文的标准为这首诗添加一个结论。这首诗的分析结果是“各不同”,讨论部分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结论中的主要成果部分可以写做“因在山中,故不知庐山真面目”。这句话虽然与讨论部分完全相同,但角度不同。即讨论部分是从现象到原因的分析、推理,符合讨论的思维模式;而结论中则是从原因到结果,是在陈述一个道理,符合结论的表达模式。因此,有时候讨论和结论部分虽然意思是重复的,但表达方式和表达目的不同。

另外,我们还可以给这首诗添加一个引言,如“前人对庐山形态做了各种描述,但莫衷一是,轼游山多日,有所悟。”

()主要创新点和价值

对论文成果的正面评价,主要是为围绕创新点、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进行评价。一个好的评价,应该是对引言部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的回应。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现状介绍当前研究的不足。那么这一部分应该是介绍如何填补了研究不足,以及产生什么样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对研究成果的正面评价不可以过高,不能轻易用“填补了空白”、“彻底解决了XX问题”这样的评价。

()不足和展望

任何研究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要在论文的最后认真反思论文,指出自身的不足。这种不足可能存在于研究的逻辑、基本假设、方法、数据、分析、研究条件等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足不应该是论文的致命问题。如果存在,论文应该重新撰写。

在指出不足之后,作者也可以适度的展望如何开展下一步研究。

再以《题西林壁》为例,阐述如何撰写“不足和展望”部分。不足可以写做“不知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观察不得法,即在局内观察,而非局外观察”,展望可以写做,“异日技术发展,后人能展翅高飞,临空观察,必能得到庐山全貌。”

、注意事项

可能有些读者会疑惑,如果按照本书的建议,结论部分岂不是对论文内容的重复。更进一步可能会发现,论文的结论、讨论、引论以及摘要等之间都存在着彼此重复的问题。这种重复合理么?

这种重复是合理。在学术论文中,重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以数据分析类实证性论文为例,在摘要中,文章介绍研究方法;在引言中,文章介绍了研究思路;在方法中,文章还是介绍研究方法。这三个部分提供的信息本质上是一样的。同样,在摘要中,文章介绍研究结果或结论;在讨论中,文章介绍了研究结果或结论;在结论中,文章又一次介绍结论;甚至引言的研究思路中,文章介绍研究的预期成果。这些部分提供的信息也是重复的啊!

所以,“重复”是学术论文的一大特点。但是为什么会有重复?因为在学术论文中,论文正文分为引论、正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引论即指引言。这三个部分与摘要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独立性。读者在阅读任意一个部分,都应该能知道论文的基本概貌,知道论文的整体逻辑。因此,它们之间的重复,是便于读者能够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

当然,这种重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宏观是同一个意思,但在表达细节上还存在着差异,即大同小异。

经管学苑(ID:jingguan)由南开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王群勇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主办,旨在定期与大家分享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软件使用技巧,覆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同时还有干货经验分享、热点现象深度分析、高校专业剖析……为广大学友提供优质学术内容,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wxbz/14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