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柳叶刀最新研究论文被怼回去

缩微不动脑筋版

1、营养研究太多混杂因素,顶级期刊的前沿研究也不等于结论。

2、遵从膳食指南是明智选择,从大框架做起,再谈细节。

3、油和糖的斗争远未结束,难兄难弟相煎何急。

最近,发表在全球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的两篇文章给出了惊人的结果。

1,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会增加总死亡率的风险。Highercarbohydrateintakewasassociatedwithanincreasedriskoftotalmortality

2,脂肪的摄入量,可能降低总死亡率的风险。Intakeoftotalfatandeachtypeoffatwasassociatedwithlowerriskoftotalmortality

3,高饱和脂肪(肥肉,椰子油等)的摄入量,可能降低中风的风险。Highersaturatedfatintakewasassociatedwithlowerriskofstroke

4,总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没有相关性。Totalfatandsaturatedandunsaturatedfatswerenotsignificantlyassociatedwithriskofmyocardialinfarctionorcardiovasculardiseasemortality.

这也就是说,多吃米面和糖,你会死的快;而多吃点脂肪,你可能还活的久一点。

吃油吃多一点并没有问题,甚至吃肥肉还能降低中风的风险。

归结为一句话,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吃,越吃越不健康!

于是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傲娇的报道,比如:

----柳叶刀最新研究,碳水,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

----两篇《柳叶刀》论文:颠覆你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传统看法,或需修改《膳食指南》

看到这样的文章,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是不是顿时有了半夜三更出去大吃一顿的自信心?

对于这个新闻,我只说三点。

1、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相当复杂,单独将一个营养素和健康指标做关联,得到的相关性只能是参考,而不能简单的当成因果结论。

在对人的研究中,太多的混杂因素无法排除,因此结论远不如实验动物来的那么简单。

2、无论中国还是美国,其制定膳食指南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各类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一个是各人群吃的各种食物的量,一个是世界各国对于不同营养素的健康研究证据。

其中,前两项是简单的统计分析,而最后一个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文献研究,不同研究结果要拿来逐一分析,交叉验证等等。

前面提到的《柳叶刀》的论文以后肯定是要纳入这个整体进行分析的,但它也只是其中一个证据,而且远不是决定性的。

3、膳食指南并非严格的饮食配方,也只是一个参考,作为消费者应该首先遵从大的原则,其次再谈细节问题。

同样两个人,吃同样的东西,营养状况很可能有很大差异,这是营养学无法突破的障碍,就是个体差异。

但是,膳食指南里面提出的食物总量控制、品种多样化,以及加强运动,这些原则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至于说盐吃几克,油吃几克,你连大原则都没做到,讨论这些有意义吗?

总结起来就是,《柳叶刀》的文章可以作为一个科学观点,或者一个科学猜想,要验证起来,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呢!

跳出《柳叶刀》的话题,我有一个个人判断,那就是最近一两年,两个行业之间博弈的天平发生了倾斜,这就是糖业和油脂业。

长久以来,油脂受到的批评是最多的,因此油脂行业以及使用大量油脂的食品行业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改良、创新和研发。

油脂的品种非常多,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茶油、高油酸菜油、富含DHA的鱼油等等,这也意味着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从茶油、橄榄油、高油酸的市场推广开始,油脂行业一步一步的、渐进式的改变着人们对脂肪的认知,而糖业却没有大的建树。

以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牛油果、椰子油为代表的新潮概念的引进,也改变了人们谈油色变的恐惧心理,甚至给脂肪带来了健康标签。

最终,不同力量形成合力,造就了最近一两年来油脂逐步洗脱罪名,而糖业污名缠身的局面。

随着全球慢性病高发,消费者、食品行业、政府以及舆论,都需要一个背锅侠。

以前是油脂,现在轮到糖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和糖有关的食品品类将遭遇更严重的“健康危机”,包括含糖饮料(可乐、咖啡、茶饮料、乳饮料、果汁饮料)、糖果、巧克力、焙烤食品(曲奇、派、蛋糕)、冷饮(冰激凌、雪糕)等。

当然,我觉得糖业不会束手就擒,必然发动反击,毕竟它是历史最悠久的食品工业。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去年的一篇引发公众讨论的文章:5万美金引发的世纪悬案:哈佛专家让脂肪为糖类背锅50年。

如果这一轮的舆论是油脂行业“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也不会感到意外的。

作为总结,我的观点是:

1、遵从膳食指南并没有错,那是众多专家智慧的集合。

2、营养学研究的局限性极大,越前沿越说不准,当故事看看就好。

3、无论历史如何变幻,经济发展才是人口平均寿命提高的最大推动力。

4、健康是多方面的,饮食只是一部分,健康心态、适量运动、有规律作息等也很重要。

5、刚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已经明确“三减”,减糖、减油、减盐,这个趋势短期内不会逆转。

如果你想知道该怎么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推广的“”,你不妨顺便看一下。

您吃了吗?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