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薪酬问题经常会成为教师茶余饭后的谈资,因为老师的额外工资不多,不像其他企业,有奖励性绩效工资,公务员有年终奖,老师仅仅是根据教龄、职称来领取每月比较固定的薪酬。
不过现在实行了课后服务,所以很多老师还能领取一份额外的课后服务费,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收入,就拿我镇的中心校来说,每位老师一年的课后服务费至少有上万元,这让初高中老师们羡慕不已。
因为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比较长,所以学校收取的课外服务费较多,分到每位教师手上的课后服务费也相对比较多,农村初中和高中原来一直有早晚自习,这在以前都不给任何的报酬,现在实行课后服务以来,才给老师们兑现一点课后服务费,总体水准不高。
目前高中老师们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薪酬待遇不如义务段老师,稳定性也不如义务段老师,以前有高考奖,现在已经取缔了,课后服务费用少,如果是县城老师,还没有乡镇教师补贴,更没有交通补贴,一个月同级别的县城高中老师要比农村高中老师薪酬少一两千元。
对于目前这种情况,教师薪酬发放依然根据的是教师的职称,这让开销比较大的年轻老师们很是不解,所以这部分老师就坚决支持以教龄为标准来领取薪酬,这事还不是未来教师薪酬发放的主要依据呢?
很明显根据职称领工资让晋升了高级职称的老师们享受着更高的薪资待遇,而且还一劳永逸,一旦晋升上之后可永享此待遇,就算不如以前那么努力工作,看大门,管理图书阅览室,依然可以拿着高薪,低工资的拼命干,高工资的很悠闲,不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
但是教师职称晋升还没有取消,仅仅把职称晋升不合理的地方取消了,比如优秀指标问题,论文的问题,职称晋升年限等问题,都有所松绑,但是等到要取缔职称,还需要更长时间,而且可能性并不大。
而且教育部已经对于职称晋升做出了最新回应,职称制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取消,只会进行局部的修改,直到完善职称晋升制度为止,所以未来教师的工资发放,也不会根据教龄来进行。
比如小编的职称是中级,但是年龄已经50多了,学校没有高级指标,那么等到退休能晋升到高级就不错了,就算是聘任了,也只是七级水准,那么如果和我同龄的老师,人家提前晋升到高级,大概等到退休就能拿到5级水准,退休后的薪酬,我跟人家就相差上千元。
如果根据教龄来发工资的话,我的32年教龄在大多数老师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那么我的薪酬自然也是不低。不过根据教龄发工资能实现吗?支持根据教龄发工资的老师都有哪些呢?
年轻老师和屡次晋升不上职称的老师肯定支持根据教龄发工资,年龄大还是中级职称的老师肯定也支持根据教龄发工资,唯有已经晋升高级的不到50多岁的老师和领导们不支持根据教龄发工资,因为这样他们的薪酬会减少一大截。
很明显,能晋升上高级职称的老师,实力也并不差,这一点毋容置疑,但是目前很多高级教师上课节数少也是经常存在的,尽管是高级职称,但是上课却很少,拿的工资却不低,这让大家感觉不公平。
一方面高级职称的老师已经晋升到了高级级别,混到退休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再花费力气去提升教学质量,工作积极性并不高,这也是大家对于高级教师拿着高薪却干着后勤工作不满的原因所在。
不过随着目前绩效工资和课后服务费是按照老师的付出进行发放的,那么高级职称的老师们想要在这一块提升自己的待遇,不参与到上课大军中是不行的,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