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成功案例选题论证

在教师节前一天,即年9月9日,下午5点多的时候,我师妹告诉我中了国家社科基金,当时我的脑海中,第一时间冒出了吕思诚先生“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的诗句,也许此句诗最能形容我申报社科的历程。说心里话,中了国家社科我很开心,然而我开心,不仅是因为我中了国家社科基金,更重要的是在申报社科的这几年,我发现了自我的不足,并逐渐在补短板,并初见成效。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在一个人的学术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一个人在本领域内的水平得到同行认可,并逐渐产生显示度,怎么让人不开心。只要醉心学术研究的学者,谁不希望拿一个甚至更多国家级课题呢?那么,申报国家级课题有无窍门呢?有的,所谓“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下面,我将结合我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历程,谈谈我的教训与经验,希望对各位老师今年申报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要想成功申请上国家社科,首先要了解国家社科的申报和评审流程。国家社科基金实行3级申报制度,限项申报,每个省、每个学校有申报限额。主要流程如下: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和评审流程其实,去年国家社科基金刚中标,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何前两年我没中?这一次我却中了?这次有何不一样?或者我们换一种更简单直接的问法,如何成功中标国家社科基金?经过反复思考,对比几年的基金本子,并结合这几年为申报基金咨询相关专家,我概括总结了一句话:重在“选题”,优在“论证”;成在“细节”,贵在“坚持“。接下来,我将围绕这四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索。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0/1

如何选题?我曾咨询过很多人,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什么最重要?很多人异口同声的说是选题,江湖中也流传好选题是成功的一半的说法。虽然,在活页中选题占比为30%,但如果第一轮通讯评审环节,选题不过关,肯定进入不了下一环节;从这个角度来看,选题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那么,到底什么是选题?如果连什么是选题都不清楚,当然选不好题。从字面意思来理解,选题表示的是选择好的题目。结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从我的经验来看,选题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其实包括两种含义。第一种是结合个人的研究领域,在当年发布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中选择一个条目;第二,确定好具体条目,取课题名称。那么,如何选题就转化成了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根据课题指南选择条目;第二,如何取一个好的课题名称,尤其是当你选择的条目是方向性条目时,取课题名称就尤为关键。(一)如何选择条目相比较而言,在这两个问题中,选择条目是比较容易的,我们只需要根据个人的研究领域,对照课题指南,选择与个人研究领域最相关的条目。如果看完课题指南,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条目,这时我们就该反思是不是个人的研究领域尚不明确,或者没有坚持现实问题导向,没有体现时代特征;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情况,通过申报课题,及时调整。但就我所知,这种情况确实是比较少的。比如,以我为例,我最近三年,都在从事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的研究,既做过相关课题,也发表过相关论文,我就很自然的把选题条目定为应用经济下面的第80个方向性条目: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研究。选择条目有两个原则:第一,最近五年,发表与该条目相关的论文,有没有5篇左右,其中1篇以上是权威;第二,最近五年,有没有参与过同类型的课题。选择条目虽然相对简单,但也会面临一些困难。这是因为,一个学者研究的大领域从一而终还有可能,研究的细分领域从一而终则不太常见,在不同时期我们会有所侧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面临选择哪个条目的困境。比如还是以我为例,我研究的大领域是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数字贸易与数字文旅方向),以前我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19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