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坐骨神经痛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腰骶部不适及压痛不明显,也有上述减痛姿势。臀部以下坐骨神经通路压痛较明显。小腿外侧和足背的感觉障碍比根性者略为明显。
根性者可发现腰椎的正常前凸曲度消失,呈笔直状或略向后弯曲,并可稍向侧弯,弯向病侧:椎旁肌肉紧张,弯腰动作明显受限;病变水平的腰椎棘突常有叩痛及压痛而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压痛则较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检查者将病人一侧下肢抬起,使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在70°以内出现疼痛),拉塞格Laseque征阳性(于髋关节屈曲情况下,伸直膝关节而牵拉坐骨神经时引起剧痛)。颏胸试验、压颈试验也呈阳性。受损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肌力、反射可有减退,腰4~5椎间盘突出可有伸胟肌力减弱(腰5受损)而膝、踝反射正常,腰5~骶1椎间盘突出则膝反射正常,踝反射消失或减退,若腰3~4椎间盘突出则膝反射消失、踝反射正常。
汉方通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温经止痛
在中医辨证论治上都应以温经止痛,温通行滞,温通参湿为主治,再结合证型之偏寒、偏湿、偏热、偏瘀而加减
第二阶段:调理气血
第二步调理气血非常重要,即把止痛药和调理气血药结合起来,但不宜骤用竣补之品,必须待疼痛、肿胀基本消夫,舌苔转薄、口中和,方可用补,还应间以行滞、豁痰、通络之品。
第三阶段:峻补真阴
初期止痛,用药俱偏于辛温,不如此则不能止痛;中期则温通与调理气血并行;后期则以补虚收功,这样才能巩固前一阶段的疗效。
以上为汉方通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三个步骤,三者是可分而不可离,不能截然分开,是互相联系,但又各有侧重,不可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