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新课标指出,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手段、平台和空间,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跨时空的语言学习机会和使用机会,促进了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部,:72)。
移动学习是一种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包含无线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等)和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使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叶成林、徐福荫()认为,基于移动技术的学习有三大特点:1.移动性;2.灵活性和情景相关性;3.交互性。基于它的移动性和情景性,移动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技术和学习方式。
微型移动学习就是利用当前移动通信和终端设备,在移动情况下进行微型内容学习与交流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的便捷性与微型内容的精悍性,可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当前移动学习技术已经大量运用到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了较为成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但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这种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进入实践运用的水平还较低。其实,移动学习技术很早就渗透进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相应管理措施跟不上,目前的初中课堂更多将移动学习技术视为障碍,回避应用,很少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笔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移动学习技术阶段,已经相当成熟。推动移动学习技术与英语听说的融合运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这样的理念下,笔者对移动学习技术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课堂模式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几种组合模式
在利用移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课堂环境过程中,目前笔者带领的团队尝试了三种模式:1.平板+一体机+网络+应用软件;2.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网络+应用软件;3.台式电脑+网络+应用软件。三种模式各有优劣点。笔者既鼓励课题组成员大胆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特别是微型移动学习技术,同时也要求不可让技术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设计,不能完全丢掉传统的课堂教学优势。在探索混合教学模式过程,笔者所带团队也都收获了一些经验。以下笔者分析了三种模式的特点和实施原则。
(一)“平板+一体机+网络+应用软件(学习软件+社交软件)”模式
该模式是建立在较为理想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在教室全网络状态下,平板电脑构成师生互动的终端设备。一体机集合了台式电脑、黑板、投影显示的功能,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互式教学。学习软件成为学生英语学习与评价的新渠道,拓展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该模式的特点:1.平板的使用,扩大了师生课堂互动的空间,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也不需要局限于一体机或黑板。2.课堂无线网络使得师生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切换。3.学习软件的使用有助于开展随机分组,并及时进行在线学习,即时收取学习信息。4.通过使用社交软件,老师可以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并实施评价。但该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对课堂无线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体机与学习应用软件的切换要求也很高,如切换不顺畅会极大影响学习进程和教学效果。如一体机在硬件和软件做好融合,这个问题也能较好解决。
(二)“台式电脑+网络+应用软件(学习软件+社交软件)”模式
如果没有平板电脑和一体机,可以选在计算机课室,也可以实现现代移动学习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因为目前绝大多数的移动学习软件和社交软件都具有电脑网页版本。这样只要具有电脑,实现网络连接,依然可以构建出一个相对良好的移动教学环境。
该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实现成本较低;2.在线学习与即时反馈。3.线上线下切换便捷。但是不足之处是:1.学生相对限制在每一台电脑,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不太方便。2.教师讲解和评价一定程度上依赖黑板,老师与学生互动面受限,这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
(三)“智能手机+台式电脑+网络+应用软件(学习软件+社交软件)”模式
如果教室没有无线网络,也没有一体机,可以选择将智能手机进入课室。开通手机数据流量,每台智能手机就是课堂里每位学生的学习终端。安装了相关学习软件和搭建了共同的社交软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