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论文简介
1基于FAST分析法的程阳八寨侗族村落景观优化
作者:李本建(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夏杰瑶摘要:为了优化程阳八寨侗族的景观环境,文章秉持可持续及村民需求的理念,以优化、保护、传承传统村落为主要目的开展研究。运用FAST分析法,分析程阳八寨侗族的景观功能需求,发现侗族景观目前功能缺失,建设内容应包含多功能农业景观、建筑布局、侗族文化特色、生态系统等。FAST景观设计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系统化的逻辑序,分析、定义、理解景观的功能,确立景观功能之间的主次关系,以村民和游客的需求为主体,将目标的功能概念转化成景观优化的设计方案,合理地划定目标功能区域,使村落在有限的技术、资源下最有效地完成景观的优化。关键词:传统村落;景观优化;FAST分析法;功能性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XMZ)。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李本建,夏杰瑶.基于FAST分析法的程阳八寨侗族村落景观优化[J].湖南包装,,36(3):1-5.2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侗族聚落景观图像分割与美景度评价
作者:郑文俊(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吴曼妮通信作者:周茂杰(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硕士)摘要: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与游憩价值。针对民族聚落景观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缺少内容、结构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利用传统景观美景度评价法(SBE)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构建回归模型,分析景观要素构成对其视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淤聚落景观美景度与图像要素构成存在较强关联,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可通过回归方程Y=8.X?+9.10X?+4.X?+5.X?+4.X?-1.表示;于从SBE值与图像内容的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侗族聚落景观的美景度与树木占比关联性最强,其次是天空,与道路和田地的关联性最弱。研究从图像的语义元素组合及像素占比角度分析了图像的美景度。通过定量分析模型,可以在较少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识别美景度,有利于拓展景观评价领域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手段,并为传统侗族聚落规划设计、景观保护与品质提升提供参考。关键词:美景度评价法(SBE);全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割;侗族景观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9YJC);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GXNSFAA050);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KY)。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郑文俊,吴曼妮,周茂杰.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侗族聚落景观图像分割与美景度评价[J].湖南包装,,36(3):6-8,13.3大数据下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朱文霜(桂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王步乾摘要:大数据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景观设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无尽的可能性。从CNKI检索相关文献并筛选出高度相关的文献。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对研究领域内作者机构、关键词、发文量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把握发展脉络提取热门关键词。总结出当前大数据在景观设计中较为主流的4个应用方式:多源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公众参与。同时对大数据在景观设计应用方面的未来趋势做出判断,以期为大数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合理的思路。关键词:景观设计;大数据;多源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公众参与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9YJC);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GXNSFAA050)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朱文霜,王步乾.大数据下景观规划设计的可视化分析[J].湖南包装,,36(3):9-13.4基于景观时空大数据的桂林王城景区游客行为研究
作者:梁燕敏(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杨泽通信作者:黄智孟(桂林旅游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程师,学士)摘要:时空大数据的出现给景观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具有时空属性的大数据类型,研究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创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桂林市独秀峰·王城景区为例,根据先前学者的理论研究,结合景区规划的特征,将多类景观时空大数据应用于微观尺度上的景观设计中,并尝试构建了其数据分析的基本框架;基于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分析了国庆期间王城景区的游客行为模式,包括游客构成分析、客流时空分析、关联目的地分析、游记信息情感分析,最后借鉴国内其他智慧景区的建设经验提出了王城景区的资源配置、业务管理、营销服务等规划建议。在桂林王城景区的规划中,灵活运用多类大数据对游客行为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是其规划设计的直接依据,以此制定了改善景区管理运营的多个策略,表明时空大数据的应用研究对于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关键词:时空大数据;景观规划;智慧景区;游客行为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梁燕敏,杨泽,黄智孟.基于景观时空大数据的桂林王城景区游客行为研究[J].湖南包装,,36(3):14-18.5大数据活化线性文化遗产景观——以湘桂古商道为例
作者:黄铮(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尹伊摘要:湘桂古商道是连接湖南、广西之间跨地区线性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借助数据获取、数据分析的技术引入线性文化遗产中,探讨大数据在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乡村聚落发展、旅游经济和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发展趋势,决策出湘桂古商道设计实践中身份定位、网络构建、社区互动和遗产共享等4项活化遗产景观策略,从而论证大数据对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意义。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活化;线性文化遗产景观;湘桂古商道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黄铮,尹伊.大数据活化线性文化遗产景观:以湘桂古商道为例[J].湖南包装,,36(3):19-21,25.6旅游型古镇民俗文化研究概述——基于CNKI检索文献的统计分析
作者:黎嘉珺(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韦子番陈蕾葛怡萱摘要:文章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高级检索搜索篇名“古镇民俗文化”“旅游型古镇”所搜索到的文献为分析样本,进行非介入性研究。通过图表形式统计出文献数量、文献占用版面、刊载文献的期刊类别、文献作者的职称及学历、文献来源分布、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学科分布、文献涉及的个案情况并分析与总结;且对旅游型古镇民俗文化研究领域文献研究评述。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型古镇;古镇民俗;内容分析法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黎嘉珺,韦子番,陈蕾,等.旅游型古镇民俗文化研究概述:基于CNKI检索文献的统计分析[J].湖南包装,,36(3):22-25.7古代文人居住环境对环境文化的启示
作者:代天骄(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林雯君黎嘉珺通信作者:张海彬(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摘要:通过对古代文人居所与文学作品的对照分析,以王维辋川居所和他的辋川诗集,叶伯旼的水北山居,谢灵运山居为例,探究古代文人雅士对于理想居所的选择与营造,从文字与现实居所中找到精神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现实化表达,获得当下生活环境文化与生活环境营造之间的落地化启发,从而探究当下生活环境的营造文化内涵与精神支撑。关键词:环境文化;人居环境;人居景观;古代文学本文文献著录格式:代天娇,林雯君,黎嘉珺,等.古代文人居住环境对环境文化的启示[J].湖南包装,,36(3):26-28.作品选登
(原文载《湖南包装》年第3期,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
点击其他阅读:
长沙师范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论文及作品专辑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作品
作品选登丨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作品选登丨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年学生优秀作品
邀您出击——《湖南包装》作品选登栏目征稿
《湖南包装》投稿须知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湖南包装》杂志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3-/TB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超星“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期刊
入选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年9月在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初心与荣耀—改革开放四十年期刊展”荣耀展出
年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年再次入选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唯一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