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中如何搜索与管理文献周一谈治学第

吾日五省吾身

掌握了基本的文献阅读与管理技能吗?

引用文献时苦于书到用时方恨少吗?

知道如何高效阅读文献及写作论文吗?

了解文献引用的标准是什么吗?

明白如何汲取二手文献的营养吗?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学期伊始,我们就互联网时代的文献阅读与管理特地采访了哲学学院的郁喆隽老师,请郁老师为大家解疑答惑。

同学萌,新学期的flag要立起来啦~

(干货附在文末,下拉有惊喜哦!)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宗教学系副主任,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与宗教学。因为讲课生动风趣,充满智慧,他被同学称为复旦大学“哲学小王子”。现主讲课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颇受欢迎。

Q

哲学学院级本科生曹智诚

A

哲学学院郁喆隽老师

Q1:记得老师之前在哲院新生讲座中也谈到过有关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引用的问题,也说起过您以前在复旦上课时曾经有老师讲授过老的一套文献搜索方法。感觉老师对这方面十分有研究,能简单和我们说说为什么老师会在文献引用方面如此有心得吗?

A1:我也没有专门研究,这是一个学术工作者生存的必要技能。记得以前在复旦上本科时,历史系老师教我们文献检索。当时需要使用图书馆的工具书,而现在随意在百度、谷歌上一搜就可以搜到当时好不容易找到的词条,信息获取更方便了。就校内而言,你们有复旦大学学术搜索、望道溯源、读秀,也可以在超星上看书,不用跑到图书馆借。之前新浪爱问、微盘中也有很多东西,不过不知还能保留多久。在librarygenesis上也有非常多资料,当然连接不够稳定。还有一些小众的,比如陆浑戎的微博会专门转一些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在线数据库和地图,如果能经常保存也能找到很多东西。

但现在的问题和十年前倒置了:以前的信息太少,而现在太多。所以如何有效筛选信息、能够有时间阅读是非常关键的。本科生一旦开始写学年论文而不满足于中文文献时就会发现问题,比如某个领域里的文献可能多到你一辈子都读不完。这时候就需要方法和技巧,比如可以通过出版社、作者、abstract等,从海量资料中筛选出和问题直接相关的。英文文献可以在jstor上搜索,缺点是年代跨度久远、甚至过刊都有。

Q2:由于文献的量极其庞大,听说现在的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这类英语国家,一个学期一门课程就要读上千页资料?

A2:对,他们一个学期基本是上三四门课,每门课资料可能可以抵我们系平均一学期所有课阅读资料的总和。事实上,本科阶段的确应当培养刷书的基本功。

但这里存有一个极大的悖论:一方面,作为专业学者和学生要极大占有资料,尽量不要遗漏;另一方面,我们阅读的深度越来越不足,比如平时很多是通过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需要多少钱
广东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nr/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