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来纸短情长,这些论文致谢看着看着

<

“我相信冰雹和暴雨从来都是从容抵达你的脸庞

水分饱满的云朵落在马的背上

彩虹从两座山峰之间架起

炊烟从牧民的哨声中消散

草原更深处,草木回归草木,我们回归自我

我相信在秋天俯身采种子的人

来年会拥有整个春天

蒲公英的种子顺着黄河抵达兰州

你和我从来不说再见”

▲张盘红毕业答辩朗诵短诗《我相信》

近日

兰州大学届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

张盘红(笔名“盘娃”)

因答辩时朗诵自己创作的

短诗致谢《我相信》走红

视频被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转载

“盘娃”从大三开始写诗

大小作品近千篇

或是创作于实验室仪器之侧

或是创作于草原马背之上

他把对老师的致敬和感谢

都写进了这首《我相信》

诗句勾勒出西北野外的景象

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粗犷而又细腻

豪迈又不乏温柔

现场视频让众多网友点赞

“真的好浪漫”

▲张盘红(左)和导师

毕业致谢是论文中可以

自由挥洒情感的部分

论文是理性的致谢是感性的

当你写下致谢的最后一个句号

意味着对一段时光的告别

是站在明天的路口

对崭新未来的憧憬

▲毕业季的感谢有多催泪。视频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

在论文致谢里

写下我们的成长

感谢一路陪伴我们的人

用最朴实的文字

表达最真情的感谢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

直抵人心的致谢“名场面”

聆听他们的故事

陈时鑫:走出大山

让我的人生遇见了更多可能性

“初中时拥有了自行车去县城走读”

“冬天脚上长满冻疮,夏天暴雨打湿衣服”

“大学时勤工俭学

靠自己负担了全部学费、生活费”

……

▲陈时鑫在毕业论文致谢中感谢自己

陈时鑫

是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名大四毕业生

去年收到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

全奖直博录取通知书

在论文致谢中

他回忆了多年艰辛的求学路

▲儿时的陈时鑫

小时候的他常常在田里

帮着妈妈做农活:

插秧、拔稗、割谷、喂猪……

农活之余,他利用一切时间读书

凭着不服输的精神

怀着走出大山的愿望

顺利考入南京大学

选择了心仪的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在家人、老师、好心人的帮助下

他的求学之路才会走到今天

陈时鑫表示

“别人帮助我

在我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等我有能力的时候

我也会帮助他人

将这份爱心传递

未来自己学业有成那一天

必将加倍努力回馈家乡”

▲6月16日上午,苏正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届毕业典礼上发言。

苏正民:父亲是一束光

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阿苏唯有继续努力学习

带着知识回到大山

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扎根最基层

永远做这片黄土地上最忠诚的儿子……”

四川凉山的彝族小伙苏正民

在论文致谢结尾

写下了自己的理想

▲苏正民的本科毕业论文致谢。

2.5万余字的论文中

他在致谢部分

用了多字回顾了

自己虽“坎坷崎岖”

但“充满了光亮和希望”的求学之路

这是一棵树苗长成大树的故事

背后离不开父亲的鼓励和坚持

▲苏正民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苏正民的父亲只读过三年小学

当大山迎来了城市来的支教老师时

义无反顾地

将三个子女送进学校

中学时,苏正民因为语言、穿着等

与其他同学的差异受到嘲笑

曾一度想退学

父亲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苏正民的父母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

只希望儿女努力读书

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要再像他们一样受没文化的苦

▲5月26日,苏正民获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志愿服务类“公道美品德行奖”,母亲和妹妹特意从大凉山赶来参加颁奖礼。

最终

父亲积劳成疾

没能见到苏正民考上大学

走出大山的那一天

后来,在好心人“张妈妈”的资助下

苏正民也实现了父亲的愿望

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年6月,赵安博士毕业

赵安:我这17年

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我从年18岁离开故乡

负笈远游

至今35岁博士毕业

整整17年时间过去

期间参加过7次研究生考试

3次博士论文答辩

最终完成了草学学士、法律硕士、

经济学博士等阶段的学习

也曾因学业一度中断

在基层担任第一书记

在多家农业企业打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赵安

在毕业论文致谢的开篇这样写道

▲赵安

赵安在致谢里用了很大的篇幅

提到了18岁之前的生活

年,他出生在甘肃一个

半山腰的窑洞

六岁后,搬到了几十里之外的乡镇

18岁时,告别乡镇

前往兰州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

其中三年在打工、三年在当村支书

三年村支书的任期里

在工作之余共写下50多万字的工作日记

▲赵安在基层工作

赵安说

三年村支书、三年广州打工经历

三年硕士、四年博士

这些经历按含金量排序

那三年村支书的岗位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他这17年

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无论被命运安排在什么样的角落里

都倾尽所能地发出光和热

扬起风帆、剪出蓝天

毕业论文致谢中那一行行真切的文字

是对大学时光的告别

是站在明天的路口

对崭新未来的憧憬

一年又一年的毕业季

每每看到毕业生写给

老师、家人、朋友的致谢内容

都真挚得让人动容

他们感性、乐观

同时也热爱着生活

祝福这一届毕业生前程似锦!

真诚的文字能够触底人心,真实的经历才能引发共鸣。这些致谢语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规整的格式,却用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诉说了学生时代的成长。

勇敢、坚韧、执著是每个人都潜在的品质,那些为之奋斗的时光将成为自己一生的宝藏。

心中有梦,眸中有光。那些追逐光的人,自己也成为了光。这就是青春的样子,奋斗的意义。

往期荐读

“剧透”来了!这届兰洽会不一般,文末还有彩蛋……7月6日18时!年甘肃省高考录取结果可以查询了甘肃日报兰洽会全媒体会客厅亮相END

来源:央视新闻、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22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