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钟坚实习生丨应枝娟编辑丨江淼饱受诟病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下称青创赛),遭遇举办38年以来最大瓶颈期。7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对往届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全面的自查复核,并明确今后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该文件被解读为对近期青创赛参赛项目“拼爹”造假问题的回应。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十多个部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旨在“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但青创赛在后期十几年间,为了激发青少年参与科创比赛的热情,参赛学生成绩往往与中高考加分、保送挂钩,在高中教育阶段获得省赛、全国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甚至可降档20-30分录取。由此衍生出“学二代拼爹”造假、雇用社会公司制作,甚至购买科创成果的种种怪象。青创赛参赛项目造假问题近期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引来民众各种非议,“教育公平”成为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2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