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论文参看指导心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

[摘要]本次研究总结了重度烧伤患者负性心理情况,主要包含一般的负性心理与手术影响的负性心理,归纳了相关研究人员关于重度烧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之后对患者负性心理影响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关键词]重度烧伤;负性心理;心理护理

1重度烧伤患者心理状态

1.1焦虑恐惧心理

恐惧焦虑是重度烧伤患者常见的负面情绪表现。由于重度烧伤患者需要经历极度的疼痛感,包括腹部坠胀、腰膝酸痛等,重度烧伤后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疼痛[4]。这些不适症状都会加重重度烧伤患者的负面情绪,使重度烧伤患者变得害怕、焦躁、忧虑,进而导致重度烧伤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有相当一部分重度烧伤患者会对皮肤修复状况产生过度的担心,害怕因为皮肤修复不良影响美观[5]。也有些重度烧伤患者会担心自己本身的身体状况,包括虚弱、生病等等,害怕这样的问题会影响到今后发展[6]。

1.2抑郁心理

很多重度烧伤患者常常会表现出情绪低落、缺乏兴趣、乏力懒动等不良情绪,有些会表现出悲观的心态,她们常常会感觉到无助,并且通常会伴随哭泣的表现[7]。这些重度烧伤患者在生活中通常会变得坐立不安,并且很容易愤怒,还会出现无食欲、精神萎靡、睡眠障碍等问题,对于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新生儿的健康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自己原本正常的社会关系也会被破坏[8]。而且此类重度烧伤患者通常不愿主动出门散心,严重时可能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更有甚者曾表现出自杀的倾向[9]。

2重度烧伤患者心理护理对负面情绪改善的进展

2.1心理评估

医护人员应尊重重度烧伤患者,非语言的交流也很重要,这样才可以和患者建立好的联系。《外科治疗原则》这本书中[10]的观点是,加入患者有了神经不正常的现状,就应该马上请神经科的医生来看。对于那些心理有问题的患者,应该给他们心理上的辅导与疏通。很多烧伤晚期的患者的心理敏感度都比较低。每次用药前护理人员都要详细向患者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病情改善的价值、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负性心理出现的可能以及预防方法,增加患者的了解,确保患者可以正确配合临床治疗的进行,另一方面护士要和患者进行深度交流,让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反应马上报告,以保证能够接受及时的处理。有学者[11]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在进行输液之前对于40例进行心理护理,而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最终得出在做好了心里护理患者的满意程度达到95.00%,而这远远超过常规护理的80.00%,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同时,在有关于患者实施静脉输液,在此之前对于药物作用机制的熟悉程度以及了解情况至关重要,不仅仅能够防止患者产生负性心理。而沈玮[12]采用抑郁量表调查,这位学者发现烧伤程度越重得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但是在康复的患者比在治疗的患者发病率要高很多,而且在性别上女人比男人要高,但是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几乎没有。反之有的学者观点是,文化高低和烧伤后的恢复程度有直接关系。根周华学者[13]的观点是,心理因素和性格是导致烧伤后问题的原因,在烧伤前就抑郁的患者在治疗时的几率比就诊后的高。

一般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个例分析法和心理检测的方法对于患者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访谈法是对于患者的各方面如家庭生活、经济条件以及学历和发病经过等,且了解要详细,李莉[14]在自己的研究结果上显示,大夫应该对那些畸形患者采取手术的更深层次地目的和表现,这样可以医疗纠纷降到最低。观察的方法可以留意到患者是否有非常人的行为。发现的话可以用测量表来对患者进行计量与测评。王乃春[15]在文章中指出,然后把检测的结果输入到电脑里进行全面分析,这样的结果精准度更高。在我国大部分都用的国外引进的测量表,这样的表里会包括以下内容: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重度烧伤健康状况自评量表等[16]。在5年以后,心理评估量表的传统模式会有一定的改变,能够跟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更新,加上大量国内的表还是引用的旧模式,所以它的准确和可参考性就比较低。医院对患者心理评估的现象呈不乐观的态度,医院对于抑郁症的诊断不够精准,医院中,大多数的患者都没有被发现,知识技能不够就是未发现的原因之一[17]。由于问诊技能不够成熟,医生对非语言类的信息敏感度不够,护理人员也没有过硬的技术,而通常会采用一些害怕、担心、焦虑等比较病态的词语进行描绘患者的心理状态,但是其实这些描述都是相对来说并不准确的,甚至是有些模糊的。同样,与之相对的,国外相反在此方面更加细化一些。而刘轶豪[18]编制的相关的对于自身残疾的心理认知以及对于情感的反应表达通常能够对于残疾患者的心理创伤进行评判。范玉花等[19]应用DSMⅢR是体相障碍的唯一基准,压力感知的测量表也可以正确测量到患者的心理压力。

2.2健康教育

加强对于负性心理的健康教育,如果是幼儿患者,对其监护人也要培训,还要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详细的向其介绍负性心理的防治措施,同时发放宣传册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告知患者负性心理对于输液治疗的影响,另也要对其监护人进行引导,降低负性心理的发生风险。在患者输液以前,需安抚患者、轻柔操作,使其紧张情绪缓解,确保穿刺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静脉输液的正常进行,而且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由于烧伤程度很重所以患者的皮肤会受到影响,瘢痕中经常会化脓和出血,患者就会时刻都感觉得到疼痛[20]。因为身体上的极度不舒适,患者的心理上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会易怒,甚至有的患者还有暴力倾向。脸面、生殖器或是四肢烧伤时导致其心理疾病印发的关键因素[21]。再者,烧到了头部或者面部的患者还有很严重的心理自卑,因为他们没办法将烧伤的印记去除掉;从而会因为面部畸形导致其患有抑郁症。

陆敏娴等[22]研究相关部分能够发现,烧伤是否严重、烧伤的身体部位还有其原因和患者的心理相关很大。瘢痕的存在无疑给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不仅仅在身体功能上会受到阻碍,同样的心理上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有一半多的患者在回忆起自己烧伤的过程时都会痛苦不堪,常常会有着对于现实回避或者是回避以往不好的记忆的感觉[23]。在和别人交流时也特别希望别人可以安抚他、给予其心灵上的慰藉。第一次求助医生的人,因为对手术的了解程度不够所以觉得手术后就可以完全恢复。而接受了很多次治疗的患者就会接受事实;他们更多的是在担忧自己手术是不是会成功、打麻药时会不会疼痛等问题。黄玉兰[24]研究此现象能够证明,心理和手术后的心理疾病有着非常大的联系。不仅如此,心理并发症从严格调查之中有所显示,心理并发症其实是远远大于术后并发症的,并且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并且这种心里并发症常常会有着失望、焦虑、心理压抑等等情绪依次出现。这种心理上的问题常常会影响着患者对于手术的真实评价[25]。思维定式和惯性心理逐渐组成了人们的定势形态,通过这种固定的模式进行了解事物并且清楚事物的认知和了解,趋向性和专注性是这类患者的主要特点。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值如果越高,那么对其手术后的评价也会很高;相反,如果患者对医生不够相信,那么术后的评价也不会太高。体象障碍就是肢体姿态的混乱状态,特点就是患者会对自己不存在的缺陷非常担心[26]。柯婷婷[27]研究发现,体象障碍在手术中的发生率为6-15%,而这种多种因素往往会导致患者对于手术的效果很不满意,医闹现象也是常有现象,甚至有很多的外科医生在进行正常的工作之时会受到一定的暴力攻击。

2.3术前心理护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1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