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拂晓再谈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利可共而不可独”(曾国藩)。

知识共享,欢迎学习并转发!

再谈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

—兼及音乐表演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

原文载《中国音乐》年4期

作者: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音乐名师大讲堂”主讲名师。主要研究领域是音乐美学、音乐表演理论及音乐评论。发表论文几十篇,约60余万字;出版专著有《期待与风格——迈尔音乐美学思想研究》《音乐表演艺术论》《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基础》。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础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摘要

音乐表演专业的论文写作,特别是学位论文写作存在诸多问题,容易形成模式化的写作方式和僵化的写作思路,需要从根本上树立问题意识和“独特性”意识,并从艺术实践出发,寻找选题思路和方法。同时,要积极打破专业局限,建立音乐史、音乐分析等专业与表演问题之间的密切关联,打开视野,形成跨学科意识,利用各种学术资源培养研究精神。音乐表演理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应该整合资源,跨专业联合,在集体共识中寻求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上的新思路,为表演专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音乐表演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

笔者曾于年发表了一篇《音乐表演论文写作问题与对策—四个案例的剖析和解读》的文章,其中提出表演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者不清楚如何从事音乐表演研究,缺乏针对表演的分析和合理的研究方法;对表演问题思考不足,缺乏观点和见解;缺乏逻辑性和理论思维,多为感想式和随想式的写作方式;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脱节,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①。并针对这几种问题从四个举例分析了研究方法与对策,其主要观察的角度是直接从论文写作的提纲和案例来进行的。虽然总结中提出了建立“表演音乐学”的建设性想法,但总觉得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特别是如何从选题阶段进行构思,如何在表演专业建立系统的学术训练或者树立学术研究的意识,如何引导国内师生建设表演理论学科,并卓有成效地影响表演专业的学术研究方向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阐述。这正是本文“再谈”的意图。

01

有关论文选题和构思方面的问题与对策②

表演专业学生因被动接收信息多,主动思考问题少,特别容易形成“表演依赖”和“表演惯性”。“表演依赖”是指在专业学习中,很多学生依赖专业导师,依赖乐团指挥,甚至依赖大师等,由此形成了被动接受和“等待”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思维不活跃,提不出问题。这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讲是非常不利的。研究生应该在导师指导下深入技法的学习,获得艺术表现的进一步提升,在实践基础上加强理论的提炼能力和阐释能力,把被动地接收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主动地、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与老师进行探讨的学习方式。“表演惯性”是指长期舞台实践导致机械化地重复,长期重复一个模式,表演诠释缺乏思考,缺乏思想。“表演依赖”和“表演惯性”共同限制了艺术创造的想象力,也从思维的根本上限制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构思。在笔者多年的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曾经非常担忧的问题,即表演专业的论文写作是否容易模式化?是否只能陷入“生平简介+曲式分析+表演体会”这样的“俗套”(这几乎成为很多师生的共识)。但从笔者曾经从事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十二年来所发表的40多篇有关表演方面的论文来看,表演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是可以非常多样化的,选题的角度和讨论的问题是可以非常丰富的。归纳起来,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有关某一部作品的分析与表演,如林涛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音乐表现与表演诠释》③;

二是对某一类乐器的演奏技法或技术的研究,如《二胡演奏提琴改编曲之左手指法探究—以〈流浪者之歌〉为例》④;

三是有关表演中的某个问题的研究,如《古典时期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力度—以贝多芬〈G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⑤;

四是对乐谱及版本的研究,如《净版乐谱的多面性—对巴赫两首长笛奏鸣曲的净版乐谱分析及演奏诠释》⑥;

五是对某一类表演形式的教学研究,如《如何让宣叙调“说”得更美—对宣叙调教学的思考》⑦;

六是涉及表演研究方法的综合研究,如《西方音乐表演中有关Rubato问题的传统观念与实证研究》⑧。

当然这些已经发表出来的论文很多同时具有多重性质,并且大多是经过了专家审稿、反复修改和编辑加工之后最终呈现出来的相对完整的学术论文。不难看到,虽然很多论文选题方向不同,但大多涉及到音乐作品,即使不是以作品为核心展开的研究,也离不开作品举例。可见,音乐表演专业的论文写作与作品密切相关。因此,有很多学生就会认为,只要选择一个作品来研究就可以了,就形成了“只要找到一个作品,就找到了一个选题”的错误观念。于是,当我们正想逃离“生平简介+曲式分析+表演体会”这一模式化陈规时,又进入另一种“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即“换一个作品,同样的分析”之弊端。表演论文写作需要有问题意识⑨,这里的“问题意识”是指,一个好的标题除了表明具体的研究对象之外,还要表明这个对象的性质和属性,是某种带有特征的属性使得研究对象成为一个问题,并且成为一个能引起读者兴趣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jq/1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