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山东河南湖北医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年1月-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抑郁、焦虑情况、不良行为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抑郁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康复护理中,予以其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抑郁以及焦虑情况,同时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抑郁症;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焦虑情绪

  

  抑郁癥(depression)病因不明,病因病机涉及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生化因素、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药物滥用、有其他精神病史、悲观人格特质、应激性生活事件等。抑郁症症状繁多,核心症状群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等,部分患者伴随思维迟缓、焦虑、自责、自知力缺乏等精神心理症状,以及精力丧失、睡眠障碍、躯体疼痛等躯体症状[1]。针对抑郁症患者,临床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量化评估原则、全病程治疗原则等,予以患者规范治疗,以此恢复患者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重新适应社会、树立疾病康复信心。但常规护理往往忽略此类患者的心理情绪等问题,不利于患者康复,心理护理依据患者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借助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积极影响患者心理状态[2]。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年1月-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年1月-年9医院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抑郁症;②年龄18~75岁;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7分;④自理能力较好,护理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心理疾病;②合并智力、语言障碍;③合并严重躯体疾病;④自残、自杀、伤人危险程度较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42.80±4.11)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4.18±0.72)年;学历: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及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42.80±4.11)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4.18±0.72)年,学历: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及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充分了解其病史,个体化应用抗抑郁药物。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抑郁药,药物发放后,监督患者服用,加强病房巡视,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发生,警惕抗抑郁药不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①主动与患者交谈,对其心理状态、病情特点进行评估,倾听患者内心想法,进行疾病认知教育,普及抑郁症知识,包括发生发展机制、治疗药物使用、临床症状表现、复发预防措施等,宣教形式可选择一对一宣教、团体活动、健康讲座等,强调抑郁症进可控性,利用预后良好病例激励患者,增强抑郁症患者治疗信心;②鼓励患者自我表达,积极与病友与家属沟通,建立正确观念,重建患者对自身、他人、环境的看法,督促患者矫正价值观,改变错误看法及态度,实现整体的认知重建,并树立康复目标;③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帮助患者主动和其他人进行交流,指导患者适当的参加社会活动,给患者树立正确观念,通过社交活动促使患者产生自信心[];④强化安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于存在自残、自杀倾向患者予以充分   1.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抑郁、焦虑情况、不良行为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①抑郁程度:参照标准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共17个条目:包括早醒、迟缓、有罪感、体重减轻、全身症状等,总分7分、7~17分、18~24分以及24分,分别代表正常、可能有抑郁症、肯定有抑郁症、严重抑郁症[4];②焦虑程度:参照标准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共14个条目,包括紧张、失眠、害怕、躯体性焦虑、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等,总分7分、7~14分、15~21分以及21分分别代表正常、可能有焦虑症状、肯定有焦虑症状、严重焦虑症状[5];③不良行为:对两组拒食、狂躁、自残、自杀等不良行为发生情况进行统计;④护理满意度:参照标准为满意度调查量表,涉及接待态度、病房巡视、病区环境、护理技术等10个条目,各条目分值~10分(~4分为不满意,5~6分为一般,7~8分为较满意,9~10分为满意),总分范围0~分,总分≥90分、70~89分以及70分分别代表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抑郁及焦虑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后抑郁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行为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据食1例,自残1例,不良行为总发生率为5.71%(2/5);对照组据食例,狂躁1例,自残2例,自杀1例,其他1例,不良行为总发生率为22.86%(8/5)观察组不良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P=0.)。   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19例,基本满意15例,总满意度为97.14%(4/5);对照组非常满意16例,基本满意12例,总满意度为80.00%(28/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P=0.)。

讨论

  抑郁症以心境改变、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是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核心癥状为兴趣缺乏、心境低落,患者还会伴随精神心理症状群及躯体症状群,症状表现十分复杂。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其抑郁病程呈现慢性化进展,抑郁症症状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生活、社交、职业技能等能力。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6]。入院治疗后,抑郁症患者受社会角色改变、不适应陌生环境等因素影响,对于临床治疗及护理普遍存在抵触情绪,可能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利于患者预后。在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利用心理学知识、技能,帮助患者纾解精神痛苦,解决疑难问题,以此调节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予以患者积极正面影响,即心理护理[7]。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病情特征和心理状态,能够排除患者恐惧、抵触、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增强患者战胜抑郁症的信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以及不良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护理效果确切。此外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本研究通过多形式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全面认识抑郁症,纠正患者不良认知,并予以患者用药指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干预,能够强化患者认知,是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提升的基本前提[8]。同时,通过普及抗抑郁药物使用方案,能够提升患者遵医服药性,有效减少停药、漏药等不良现象,利于患者病情恢复[9]。在心理护理指导下,鼓励抑郁症患者主动与社会接触,多与患者沟通,多参与文娱项目,能够激发患者自我价值感和存在感,在改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的同时,还能减少各类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予以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其康复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有效减少各类不良行为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华,李利,薛国芳.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17(20):75-77.   [2]王巍,魏巍,李冉冉.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9():-.   []阚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8(5):-.   [4]杨雅杰.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4(9):-.   [5]李冬华.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4(6):-.   [6]冯玉勤.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5(21):57-59.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gs/21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