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的科研人员来说,读文献是基本功,因为现在真的可以说是文献爆炸的时代,每天更新的文献数不胜数,如果我们没有合适的看文献方法,就会陷入茫茫文献海洋中,不知所措。本人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在这里总结了自己阅读文献和做笔记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即将进入科研或是已经在科研路上的朋友们,给大家一些参考,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通常情况下导师会先给我们一个大概的研究方向(或是自己确定的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然后我们自己去查相关文献,提出自己的创新点(idea),确定具体课题。我个人是通常先看综述文献(好的综述需要全文精读),因为综述是对近年来某一研究方向的进展总结,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发展概况,对相关研究术语有所熟悉,后面看其他文献就不会感觉到很吃力,看了大概3-4篇综述后就可以下载30-50篇相关的实验文献,看到这里,可能有人想问,文献内容那么多,该以什么顺序和方法进行阅读呢?下面主要介绍阅读文献和做笔记方法:第一步:先看标题和摘要标题和摘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篇好的文章,其标题和摘要一定是经过不断润色打磨的(还记得当初自己的SCI论文,投稿时摘要改了不少于10遍),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很多有用信息,标题是全文的缩影,是对论文中心思想的简明概括与总结。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需全文精读。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也费时,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可取的,切记不可走极端。摘要解释了进行研究的原因、研究目的是什么、如何实现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成果是什么,以帮助读者确定论文主体中是否有值得阅读的内容。阅读摘要时需要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边阅读边思考:1、研究背景是什么?2、研究对象是什么?3、研究方法是怎么样的?4、主要结论是什么?下面以一篇论文为例进行示范:打开文献PDF文件,带着那四个问题阅读摘要,重要信息使用高亮标记,可采用PDF中插入文本框功能记录笔记,比如说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是从电子垃圾中回收贵金属问题,研究对象是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研究方法是构建卟啉基共价有机聚合物网络回收贵金属,主要结论是这种材料可回收金的含量达到理论极限的10倍,达到创纪录的1.62g/g。高亮文本插入文本框功能这样做也有助于我们下次看时能迅速回忆起来这篇论文的核心点,英文文献的阅读也考验大家的英语能力,个人觉得大学时候的四六级英语阅读理解其实在帮助我们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平时多提高英文水平真的很重要!标题和摘要阅读完后下一步就是阅读引言部分(introduction)第二步:阅读引言(introduction)引言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背景的阐述;2、文献总结回顾,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概括总结出来;3、分析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4、提出自己的实验设想和方案。文献读多了大家就会发现,研究背景往往就是一些话不断地改写,这个可以简单看看,引言是个迷你版的综述,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研究现状的分析值得一看。针对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创新点,这是重头戏,全文都是围绕解决这些问题来展开的,因此需要详细阅读。同样可以采用高亮文本和插入文本框来做笔记这样就知道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idea,分析总结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启发我们找到自己的idea,这个可以是目前从未研究过的(但有研究的价值),研究得很多但存在漏洞,或是研究体系不完整需要完善。文章中通常出现的However、Despite等词后面就是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三步:阅读图表读完引言后,我通常是开始阅读图表,事实上,标准的图和表是独立叙事完整的部分,可独立于这篇文章,阅读图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篇文章使用的主要测试方法、材料表征以及性能指标。第四步:阅读结论结论是作者对全文最核心的几个结果的描述,值得认真阅读,很多文章有单独的Conclusion段落,比如:也有些是在文章最后,以Insummary、Allinall等结束总结:这四步完成后对文章的主体核心内容能有一定把握,如果遇到非常相关的好文章,可以进行全文通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下面说明几个阅读文献的注意事项:1、看文献时要集中精力,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阅读完一篇文献,可以提高效率,这方面确实要约束自己。2、做好笔记。看文献时如果遇到好的观点,你觉得后面可能会引用,一定要记录下来,因为某一天你想引用这篇文章时,可能很难找到,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很多时间。遇到好的句子也可以记录下来,后面写论文的时候可以模仿一下句型之类的。3、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一直放着就不管,隔一定时间需要温习一遍,这样既强化了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你的英文写作能力。4、批判性地阅读文献,可能有时候会出现实验方法相同但结论不同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实验方法上有差别,实验条件不一样,或者是因为数据有误,这些都需要批判地去阅读。5、如果你是科研小白,刚刚开启科研生活,还处于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的初级阶段,可以先阅读专业领域内相关的综述文章,再看实验文章。如果你是科研老手,对所在领域较为了解,且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需要阅读文献来优化实验方法或是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是对自己的实验现象进行论证,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实验论文上,它们一般代表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会对你的研究工作有指导意义。以上就是我个人阅读文献和做笔记的经验,在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实验方案以及写论文等阶段,阅读文献都必不可少,我个人是每天都会阅读文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最新发展进展,也能提高我们的英文能力。以上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科研路上,乘风破浪!注:此推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阅读推荐:
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PDF阅读器吗,它来了
SCI文献阅读吃力,专业术语翻译不准确,怎么办?
读书竟然能使人长寿?博士的我岂不是要长命百岁
文献阅读的“三重境界”
世界读书日,咱们应该做点儿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sxgs/1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