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北营新2号高炉操作技术进步
李杰王光亮孙世家
(北营炼铁厂新2炉作业区本溪市)
摘要:本钢北营新2号高炉是北营炼铁厂置换产能新建的第二座大型高炉,开炉后由于受原燃料条件所限,炉况稳定性一般,平均生产指标较低。年末,通过把控原燃料质量、合理控制高炉各项操作制度后,高炉炉况得到明显好转,并且高炉生产指标持续上升:截止年8月,实现高炉一氧化碳利用率48.5%~49.5%、燃料比kg/t、高炉利用系数2.43以上的良好成绩。
关键词:高炉,原燃料,一氧化碳利用率,燃料比,利用系数
1前言
本钢北营新2#高炉公称容积m3,设有4个铁口,32个风口,采用卢森堡PW串罐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等十几项国内外炼铁新技术、新工艺,于年7月26日开炉。开炉后,由于所用烧结矿和焦炭质量存在阶段性下降及不稳现象,导致高炉炉况顺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生产指标较低,能耗较高。截至年末,为了实现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以及获得良好的生产指标,对高炉原燃料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并结合之前高炉主要参数进行分析、总结,优化高炉各项操作制度,使高炉实现长期稳定顺行,同时生产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2开炉后主要生产指标
根据对高炉炉况调整、优化的时间,总结起来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准期:年8月至年11月;第二阶段为调整期:年12月至年1月;第三阶段为优化期:年2月至年7月,各阶段生产指标见表1。
表1新2炉阶段指标汇总
时间
利用系数
焦比
煤比
燃料比
综合入炉品位
煤气利用率
炉温稳定率
t/(m3.d)
kg/t
kg/t
kg/t
%
%
%
基准期
.08~
.11
2.25
57.89
46.60
71
调整期
.12~
.01
2.19
57.72
47.13
80
优化期
.02~
.07
2.30
58.23
47.99
90
比基准期
+0.05
-24
+19
-4
+0.34
+1.39
+19
3高炉稳定生产技术措施
3.1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
3.1.1稳定炉料结构,提高入炉品位
年初,㎡烧结机投入生产,新2号高炉烧结矿供料紧张情况得到缓解,由原有㎡烧结机供料,改为以㎡烧结为主,配吃部分㎡烧结矿,但受烧结矿产能影响,㎡烧结矿配吃比例波动较大,综合入炉品位不稳。年末,随着烧结系统的不断改进,产能增加,㎡烧结矿配吃比例实现稳定控制15%~20%之间,使高炉综合入炉品位由原57.00%~58.00%稳定至58.0%~58.50%之间,阶段性实现59.00%。
3.1.2加强筛分,减少入炉粉末
首先,定期检测和及时控制原燃料的T/H值,满足筛分要求,其中焦炭控制70~80t/h,烧结矿控制~t/h,球团矿~t/h,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高炉入炉粉末,同时可以监控原燃料质量;其次,强化筛网使用、更换及检查制度,矿焦筛要根据使用寿命定期更换,并加强巡检,对堵筛或断齿及时处理,提高筛分效果,确保原燃料粒级稳定,降低入炉粉末量。
3.1.3加强原燃料质量跟踪
原料方面:对于入炉前的烧结矿,要求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质量分析,主要查看烧结矿品位、碱度以及FeO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四烧、五烧配比,稳定炉况;燃料方面:要求每隔12小时对焦炭质量进行一次全分析,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