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研究重大创新商业伦理与会计

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 http://m.39.net/pf/a_4558579.html
出品

会计学术联盟(ID:KJXSLM),学习资源推荐栏目建议星标☆联盟平台二0二一我们一起追逐梦想会计职业道德研究重大创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概要与学者评价本刊编辑部编者编者按: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目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人才教育的薄弱环节。年,陈汉文与韩洪灵教授团队受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托,组织编写了全国MPAcc专业必修课《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指南。该课程指南已经全国MPAcc教指委秘书处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学位办签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MPAcc教指委认为该指南“为该门核心课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全新的框架”。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阶段性成果,陈汉文与韩洪灵教授团队依据国务院学位办已批准的课程指南编撰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及其配套学习指导书,分别于年7月及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MPAcc教指委认为“该教材推动了课程内容与教学范式的转换”。为了加强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年暑假期间,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了年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来自全国所高校的位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培训结束后诸多学者纷纷写文章谈学习体会、感受与收获。本刊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内容、研究创新及部分学者的学习总结与评价材料,整理成此文,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一、引言

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在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描绘了新时代中国审计治理的宏伟蓝图。年3月,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审计领域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必将对全社会各类审计机构的治理机制革新、审计质量提升产生重要影响。习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明确指示,要求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战略高度对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在这样一个划时代的治理机制变革大背景下,国家审计机构必须进一步深化体系改革、提高审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党和国家的监督需求,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探索治理机制创新、提升审计能力与工作质量,以更好地接受国家审计的监督指导并与社会审计有机配合,社会审计机构应强化治理机制建设,以高质量审计服务与内审和国家审计形成监督合力。提升各类审计的质量,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一个关键的底层逻辑就是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SvanbergandOhman()的研究发现道德准则可以降低减损审计质量的行为发生的概率,Abbottetal.()研究表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共同决定了内部审计监督财务报的效果。党的为此,陈汉文与韩洪灵教授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对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这一时代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党的年,瑞幸事件再次引发了世界级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风波,也给中概股公司带来了极大的负面经济后果,以致可能催生美国颁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基于瑞幸事件,应该深刻认识到,若不愿付出可控的伦理成本,就可能付出失控的伦理代价。党的党的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从“三聚氰胺”到“长生生物”再到“天价口罩”,一次次意味着重塑中国商业伦理环境的艰难性;从“红光实业”到“万福生科”再到“康美药业”,一次次拷问着会计职业道德的脆弱性。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现代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培育漫长而曲折,任重而道远。商业需要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国特色与全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商学教育需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与重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新范式陈汉文与韩洪灵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一书对此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框架与内容

党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一书,从宏观层面的消费者关系管理、市场竞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商业伦理,到微观主体的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从理论高度的人性认知、伦理学、商业伦理内涵、功能与判断标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运用,从当今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到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时代存在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困境,从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治理方法,进行了全面地的研究,构建了科学完整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理论体系。(一)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逻辑框架党的商道即人道,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构筑于对人性的认知与假设基础上。为此,本书从人性认知和伦理理论出发,构建了以下全新的框架,如下图所示。该框架围绕着“伦理思想—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概念框架—规则应用—治理方法”的逻辑主线展开,涵盖从抽象到具体、从观念到实践、从原则到规则、从应用到治理的系统内容。作者企望这样的逻辑使得本课程能够从过去的简单伦理劝说嬗变为再现伦理与道德的体验、判断与决策过程,从过去的只可“意会”转变成可以“言传”与“实操”。《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框架图(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体系党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由商业伦理、会计职业道德及伦理与道德风险治理三大模块内容构成。党的商业伦理模块主要有以下内容:党的商业伦理概述。主要包括:人性的认知与假设、伦理学的流派及其演变;商业伦理的内涵与价值、商业中的伦理判断标准;解决伦理与职业道德困境的基本方法等。党的商业伦理核心领域包括:公司治理中的伦理,包括股东伦理问题与防范、治理层的伦理问题与防范、管理层伦理问题与防范等;消费者关系管理中的商业伦理,包括消费者权利与企业道德责任问题、产品(服务)安全与尽责问题、信息披露与道德营销问题等;市场竞争与合作中的商业伦理,包括自由竞争与垄断、价格与非价格竞争中的伦理问题以及商业信任与伙伴关系、商业贿赂与权力化腐败、商业合作中的伦理问题等;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内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与实践。党的数字时代商业伦理包括:数字时代的商业变革趋势,主要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以及这些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如何引发商业变革;数字时代的商业伦理困境,主要包括非法采集数据与数据权、数据滥用与数据隐私、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霸权与社会公平、算法歧视与价格歧视、人工智能的伦理哲学、人工智能的算法道德、人工智能的设计伦理、人工智能的社会伦理等;(3)数字时代的商业伦理原则,主要包括数据隐私保护、数据主体权利、数据安全、非歧视算法、数据反垄断、数据权责一致以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人的尊严和人权原则、预防伤害原则、公平性原则、可解释性原则、共生繁荣原则等。党的会计职业道德模块主要有以下内容:党的会计职业道德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全球会计舞弊行为的普遍性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会计职业道德的性质(受托责任、财务报告供给链、职业会计师的角色、公众利益、职业服务质量与职业道德的性质);会计职业道德的履行机制(自我履行与强制履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体系结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等)。党的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国外及中国各职业会计师团体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概述;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原则(诚信原则;客观公正原则;专业胜任能力和勤勉尽责原则;保密原则;良好职业行为),其中,诚信为会计职业道德的首要原则,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与勤勉尽责、保密则为三项核心原则,而良好职业行为则是一项带综合性、兜底性质的基本原则。党的会计职业道德概念框架。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涵义与一般规定;概念框架的应用,包括识别对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应对不利影响的措施、与治理层的沟通等。党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压力事(利益冲突与利益诱惑、信息编报及其相关利益、违法违规行为与缺乏专业技能等);运用概念框架对各种压力事项所形成的不利影响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价与应对。党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要求,包括独立性相关概念与基本要求、审计与审阅业务独立性要求、其他鉴证业务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以外的职业道德要求,包括导致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事项(独立性以外的事项),如利益冲突与利益诱惑、业务委托与资产保管、服务收费与二次意见、违法违规行为等。党的数字时代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数字时代会计职业变革的动因(思想动因、社会动因、技术动因等)与趋势(新兴会计职业,如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员、信息系统审计师、会计数据分析师、会计数据库管理员、会计数据保护官、会计人工智能操作员等);数字时代会计职业的利益诱惑(如数据价值诱惑、会计人工智能免责诱惑等)和道德困境(数据相关专业胜任能力困境、会计信息系统道德困境、会计数据管理道德困境);数字时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如数字时代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规范、数字时代会计信息系统操作行为规范、数字时代会计数据资源管理行为规范、数字时代会计人工智能应用行为规范)。党的伦理道德风险治理模块主要有以下内容:党的内部治理系统。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对伦理与道德风险的治理;治理结构(包括首席道德官等)对伦理与道德风险治理;组织结构对伦理与道德风险的治理;内部控制对伦理与道德风险的治理;举报(吹哨)机制对伦理与道德风险的治理等。该书提出,对于组织内部而言,伦理型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员工自觉遵守伦理规范、奠定企业高层基调,良好的治理结构可以形成公司各个层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伦理型组织和伦理型领导可以制约非伦理行为发生、形成领导对员工的行为示范效应,而内部控制和吹哨机制则可以约束管理层及员工行为、揭发违规乃至违法风险。以上五方面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以塑造公司内部良好的伦理与道德氛围,构筑扎实的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伦理风险的坚实防线,它们共同构成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内部治理系统。党的外部治理系统。主要包括:媒体监督对伦理与道德风险的治理;资本市场监督对伦理与道德风险的治理(如做空与并购机制);自律监督对伦理与道德风险的治理;政府监管与法律监督对伦理与道德风险的治理等。该书提出的外部治理系统的基本运作机理是:一旦出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风险事件,首先是被媒体披露和追踪报道,相关风险信息被媒体挖掘并迅速传播;做空机构和敌意收购机构闻风而动,固有的资本逐利性使得它们通过做空交易和敌意收购而获利;随着媒体的强烈反应和资本市场的剧烈反响,行业自律组织通过制定行业规范、行业标准、设定准入门槛、行业惩戒等形式施以自律监管;最后可能触动政府监管与法律责任追究防线,对相关组织和个人处以行政责任、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创新评述

党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在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的逻辑思维、内容结构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创新,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引起国内各高校诸多学者的普遍好评。(一)扣住了时代发展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大命题党的近年来资本市场频发的会计丑闻,上市公司造假成风背景下,面临道德伦理层面的挑战也愈加严峻。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利益多元化、主体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使社会活动中的“伦理冲突”与“伦理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不遵循伦理道德的商业行为近些年更是屡见不鲜,而在财务会计领域,会计造假、偷逃税款、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等问题尤为突出,会计职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商业伦理是市场经济之魂,面对日益严重的“伦理毒瘤”现象,使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商业伦理道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党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晏国菀博士在学习总结中写到:通过对教材的研读,了解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总体要求,会计实务应以伦理为总纲,伦理又从人性出发。作为老师,我们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商业伦理的基本内涵与功能、商业伦理判断的基本标准,建构起商业伦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初步掌握解决道德困境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商业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伦理要求,并初步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商业伦理地图”,以提高相关伦理决策的能力。党的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程小琴教授在题为《后危机时代伦理教育变革》学习总结中:金融危机爆发后,媒体和公众再次拷问大学商科教育中伦理与道德教育的薄弱。如何改变商科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经济技术分析,‘轻’法律道德思考现象,已成为全球性的命题。提高企业的伦理道德水平,从事商业活动个人的伦理道德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专业硕士作为培育未来高级会计人才的主要摇篮,如何提高商业伦理方面的教育,对高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伦理教育不仅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gjbz/1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