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见”今天我们经验贴板块又来了。上周二因为适逢清明假期没有推送,小编为了补偿大家,特地邀请到了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冯时佳同学来分享她的求职经验。时佳女神是北大法学院级本科生、级国际经济法方向法学硕士。本科期间选修了心理学双学位,是辩论队的一枚扛把子。在年的秋招求职中,拿到了7家录用或实习offer,有资管、交易所、律所、券商、商业银行总行、政策性银行总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在综合考虑以后选择了外管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SAFEIC)。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时佳女神的分享吧。
——个人情况与经历在学经历:本科法学,心理学双学位+硕士国际经济法大家好,我是冯时佳,北大法学院级本科生、级国际经济法方向法学硕士。大约是性格使然,我的很多选择全凭兴趣,双学位选修了心理学,学生团体选择了辩论队,而在年的秋招求职季,我的选择也比较小众——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SAFEIC)。
实习经历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证券部
国泰君安证券并购融资部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评审部
就业去向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
岗位:投资管理业务线
小编帮帮问
Q:之前的经验贴里小编的提问都侧重于实用的技巧,这次想跟女神交流一些更有意思的问题。你认为这些看似与学习工作并不直接相关的人生经历对于你的性格、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有什么影响呢?
A: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我也经常被问到辩论队和心双对我有什么帮助。在辩论队的经历可以说是我本科期间除了学业之外最大的收获。一周时间准备一场比赛,让我适应了高强度、快节奏、强压力的作业模式;比赛前收集资料的过程强化了我的检索、梳理、提炼能力;对于辩题的分析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让我习惯于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看法,也深刻认识到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视角切入可能会找到不同的答案;而和队友的沟通则让我适应了团队生活,大幅提升了我对不同观点的接纳程度。
心双的学习也是一样,看起来对找工作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却对我的性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让我能够更加客观、平和的看待大家的行为,也对自己有了更深入地认识;而心理学中相对偏理科的分支学科,例如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则是让我在法学课程之余重新捡起了高中时的理科思维。
事实上,很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或许很难总结出来。对于小编这个问题,更本质的答案或许是——经历本身就是财富,多经历一定会多成长。
Q:实习工作都是在什么时段呢?有没有与学校的课业相冲突?如何协调?
A:第一份实习是在大四下学期,第三份实习是在研一的暑假,这两个阶段都没有课程,所以也没有学业上的冲突。而第二份实习则是在研一下学期,当时我有3门课,在周二周三下午。因为是在券商实习,工作强度比较大,所以我一周去4天,周一、周四、周五和周二周三的两个上午。这种高强度的实习工作确实很容易对课业产生不良影响,不过对于两年制的研究生来说,研一下学期一边上课一边实习算是常见,我也只能尽可能兼顾两者。
我采用的方法比较笨拙,就是压缩自己的休闲和休息时间,尽量保证实习工作和学业课程都不耽误,这一点或许没有什么借鉴意义,不过有几个tips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可以考虑从寒假就开始实习,这样开学后对于工作的内容和强度都已经比较少熟悉,可以更有效地安排时间;第二,尽量把课程的作业或者pre分开排布,避免集中在一起造成准备时间不足;第三,杜绝拖延症,尽早开始准备课程作业或者报告,课程期末论文也可以提前开始着手,防止拖到DDL却不得不加班、最后没时间准备的窘况;第四,实习虽然对找工作很重要,但作为学生还是应该以课业为重,如果作业或者pre实在没时间准备,也可以考虑适当请两天假,实习单位通常也不会不理解。
求职经历Part1实习经历
我的实习经历主要有三段,分别是律所、券商和资管。
第一份实习,我选择了基本上每个法律人都会经历的律所。在金杜的证券部,我所做的工作包括法规检索、会议记录整理、备忘录起草、尽调报告等文书的撰写等。这份实习极大的锻炼了我的资料检索和文书写作能力,也让我熟悉了金融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资本市场业务的基本运作模式。
第二份实习,我选择了很多经济法师兄师姐青睐的券商投行。在国泰君安并购部,我做过比较基础的收集资料、现场访谈、整理尽调底稿工作,也有幸接触到相对核心的项目建议书、尽职调查报告、预案、反馈回复等文件的撰写和起草工作。这一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解了股权、债券融资的业务流程,认识到了在资本市场领域券商和律师工作内容的不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发现,相比于纯粹的法律工作,自己更喜欢结合了经济、金融、会计等方面的复合工作内容。
第三份实习,是在险资资管的另类投资部门。国寿资产的项目评审部主要负责公司另类投资业务的评审工作,包括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证券化产品等等。和前两份实习不同,这份实习的工作内容不再是中规中矩的股权或债券,而是比较复杂的非标产品,有着全靠合同构建的复杂交易结构。这段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深切认识到金融和资本市场领域不仅仅只有股权和债券,还有更多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
尽管这三段实习中,我所在的部门从事的业务类型都和金融、资本市场挂钩,但是三个机构的角色不尽相同,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内容,也让我明确自己的就业偏好和求职方向——金融和资本市场领域,最好是买方机构、能够参与另类投资业务。
Part2求职经历
在券商和资管的实习经历让我认识到,单纯的法律背景对于我希望从事的工作领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还需要会计、金融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第三份实习过程中,我同时开始准备注册会计师(CPA)的考试,8月份实习结束后,我更是将精力几乎全部放到了备考上。因此,尽管9月份也在备考间隙陆陆续续网申,但是收到笔试和面试通知基本上都放弃了。可以说,我的求职季直到10月中旬CPA考完才算正式拉开帷幕。
我投递的单位以金融机构为主,银行、券商、资管等等我都有投递,基本上都通过了简历筛选和笔试。最终我拿到录用或实习offer的一共有7家,有资管、交易所、律所、券商、商业银行总行、政策性银行总行、融资租赁公司等,并在综合考虑以后选择了外管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SAFEIC)。
Part3最终选择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SAFEIC)是国家外汇管理局下设的事业单位,隶属于人民银行,是专业的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机构,主要责任是确保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我国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进行科学配置并投资。换言之,SAFEIC是利用外汇储备资产进行对外投资的专业投资机构,其投资的产品包括股票、债券、黄金、外汇、另类等,涉及数十个国家的数十个投资行业或领域。
我的岗位是北京生源统一招收的投资管理业务线岗位,各个专业的北京生源都将通过这一岗位招聘,入职后会被分配到投资业务线的具体的前台或中台部门中。而对于非北京生源的法律专业应届生来说,SAFEIC也设有专门的法律岗。
SAFEIC体量不大,是一个几百人的中型单位,每年应届生的招收量在30-40人,包括投资分析、经济策略、委托投资、风险管理、法律、运营管理、会计、合规等十几个岗位,每个岗位招收1-5人不等。
SAFEIC招聘的过程比较常规。首先在9月底时会发布招聘公告,启动网申和宣讲程序。网申填写的内容包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实习经历等常规问题,还有两个全英文的openquestion。9月底时,SAFEIC也曾经在北大进行宣讲并且接受现场简历,但是最终简历筛选以网申为准。根据宣讲时的说法,投递的简历会被两个HR背对背评选,填写的每一个信息和openquestion的回答情况都将影响筛选结果。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SAFEIC的简历筛选力度比较大,对于教育背景、英语水平和实习经历都比较看重。对于法学应届生来说,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实习经历,简历通过的可能性将比较低。
网申截止十天左右,如果顺利通过简历筛选,将收到一周后集中笔试的短信和邮件通知。笔试安排在北京的一家饭店宴会厅,几百人一起笔试,容易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笔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全英文的能力测试,类似英文行测SHL;另一部分是中文的性格测试。
笔试十天以后发放面试通知。SAFEIC的面试安排比较贴心,是一次进行4轮面试,只需要跑一趟就能完成所有的筛选过程。4轮面试在4个房间,每个房间1-2个面试官,一个房间面试时间15-25分钟不等,重点考察3个方面的能力:专业、胜任能力、和SAFEIC是否匹配。其中,专业能力是主要考察对象,会提问非常专业的问题,例如问了我对国际银行监管的看法、跨境并购尽职调查需要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早期如何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