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从“管家式”班主任转变为“运筹式”班主任
广州市第一中学李梦琪
一直以来,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这个角色在班级中都起着管家或者保姆的作用,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要么强制性地发号施令,让学生惟命是从,要么起早贪黑,事无巨细都要插手。这种管理方式有着致命的缺陷,从班主任层面看,各位班主任每日琐事缠身,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教育的热情;从学生层面看,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均无法得到锻炼和发展,会过于依赖别人,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被压制和扼杀,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因此,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班级管理模式的变革必然迫在眉睫。
管理模式;变革;主体地位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以发挥,个体的个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将此理论运用于班级管理中来,只有确立了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体地位、权利以及义务,才能激发学生作为班级一份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集体形成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班集体才会成为他们成长和进步的乐园。那么如何让学生去充分展现他们作为班级一份子的主体地位呢?我在此谈谈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一、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这是班级管理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传统的班干部配合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容易让大部分学生对班级没有归属感,形成同学与班干部的对立局面,这对于班级发展极其不利。若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并且能够管理他人,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我,形成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会自发地去维护班级荣誉,团结起来一起创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而不是每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去违纪并躲过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眼睛。那么应该如何让每位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管理作用呢?在此,我认为可以废弃传统的固定值日生制度,建立“公司制精细化管理制度”,分小组创建不同的管理公司。如负责每天作业收发和检查的小组成立“作业收发责任公司”,配合各科科代表检查作业的完成和上交;负责卫生安排和监督的小组成立“环保公司”;负责出黑板报和课室文化布置的小组成立“文化宣传公司”;擅长体育的同学成立“健身公司”,督促班级每天的跑操和体育课锻炼等等,切切实实得将各种班级管理工作分配到个人,并参照公司制度奖勤罚懒,每天检查反馈,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另外,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位同学的闪光点,有的同学可能不精于学习,在学习上经常感到挫败,很少会有成就感,但是他们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有优势,班主任要将这些同学的管理责任安排得明明白白,让他们体会到管理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真正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不可或缺的一员。
二、班主任要学会放下身段,把爱融入班级管理中
目前有不少班主任习惯对学生出言必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命令绝对服从,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很容易抹杀掉学生的个性,也极易造成学生的反叛心理,对班主任有畏惧之心但无敬重之意,从而导致学生与班主任的对立。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要让学生从心底对其产生敬爱之情,从而自觉自愿地服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统筹安排。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优劣,不偏心班干部或者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轻视调皮或者后进的学生;其次,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当然这种爱护不是溺爱更不是纵容,要正面引导学生,宽容学生,理解学生,设身处地去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再次,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为学生指点迷津,以真心实意去与学生沟通,获得学生从心底里的信任。最后,遇事时决不能独断专横给学生随意定罪,这样会出现不少冤枉学生的情况,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不信任,从而不愿对班主任敞开心扉。
三、班主任要适当放手,相信学生的自主能力
很多时候,班主任都是事事操心,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本该分配给学生去完成的任务,也因为担心学生做不好而决不假手学生,从而沦为“保姆式”班主任,每天都身心俱疲,日积月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同时对教育的热情也渐渐丧失。更加不幸的是,这样做必然会造成班级学生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退化。因此,我建议班主任应该按照事情任务的特点,适当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做,要信任学生能够做好。刚开始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应该怎么去操作,一段时间后再遇任务就可以得心应手完成。对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事情这方面我有深刻体会,就拿我们学校每年举行的合唱节为例,刚入职第一年时,在班级挑选表演服、歌曲选择、平时训练和学生上台前如何调节情绪我都尽自己所能去安排,这段时间把自己搞的特别累,学生训练唱不好我也急的吃不好睡不好,生怕学生这样子无法上台表演,学生也可能受到我的影响,事事依赖我,我不在场就像一盘散沙,训练时间全都浪费掉,没有一个学生能震住场和鼓舞士气,那一年毫无疑问只拿了个安慰奖。我为此低沉了一段时间,费尽心力却落得个这样的结果。后来我忍不住去向一个平时管理班级游刃有余的优秀班主任请教,才得知每次合唱节她从来没有像我一样天天跟着,只是偶尔对学生提点意见,时不时对他们进行鼓励,放手让学生去做决策。她说了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你要相信学生,他们的办事能力是很强的。从那之后,我便尽量把一些班级任务交给学生去做,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学生真的让我刮目相看,远远胜过我心中对他们能力的预估。以后的每次合唱节,无论从台下训练选服装选歌曲,到上台表演我都全权交给学生去安排和管理。我的班级每次都能荣获一等奖,我为此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在每天放学后,我都能看到合唱指挥以及合唱节负责人在组织全班同学训练,每一位同学都认真对待比赛,一次次反复训练追求完美,而临近比赛时,他们甚至能在放学后练上三个多小时而毫无怨言。原来没有班主任的督促,他们也能做到这么好!所以,有时候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被严重低估的,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放手去让他们自己发挥,一定会带给我们惊喜。
班级管理模式的彻底转变还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尽量让自己从“管家式”“保姆式”班主任向“运筹式”班主任的角色进行转化,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也可以把自己从繁重的班级管理任务中解放出来。
施霞,风化雨润心田——谈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J].甘肃教育,(14).
潘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性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18)
韦克衡,浅谈初中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1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