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燃机型联供系统变电负荷工况实验和模拟
刘贤贤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摘要:
内燃机发电机作为内燃机型联供系统的核心设备,用户电负荷变化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性能。以历山学院3号能源站为研究对象,进行变电负荷工况下的实验测试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负荷的增加,系统的余热回收量不断增加,而余热回收效率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模拟结果显示,当电负荷为44.13kW时,余热回收效率最高,为0.73。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和性能系数随电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电负荷为.50kW时,实验制冷量为.50kW,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为0.94。系统发电效率随电负荷的增加而升高,增长速度由快到慢,实验值最终稳定在0.27。随着电负荷的增加,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扣除电负荷为0的情况,一次能源节约率和运行费用节约率随电负荷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电负荷为.50kW时,一次能源节约率和运行费用节约率的模拟值均为15%。
参考文献示例:刘贤贤.内燃机型联供系统变电负荷工况实验和模拟[J].煤气与热力,,38(9):A24-A32.
2.智能调压调流在天然气厂站工艺设计的应用
龚明1,赵梦1,杨炯1,田胜2
(1.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2.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北京)
摘要:
探讨智能调压调流设备在天然气厂站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及设计思路,依据GB—《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根据上下游压差,给出现阶段以电动调节阀为主的调压调流工艺流程(安全切断阀+监控调压器+电动调节阀,监控调压器+电动调节阀)。结合北京市某高压A调压站的智能设备方案实例,给出该调压站智能化设计思路。提出远程调控功能的实现阶段。
参考文献示例:龚明,赵梦,杨炯,等.智能调压调流在天然气厂站工艺设计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38(9):A39-A42.
3.燃气管道埋地甲烷监测装置研制和实验验证
黄丽丽,马旭卿
(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北京)
摘要:
收集整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事件报告单,并在发现泄漏的燃气管道上方进行打孔实验,对比检测孔内与地面的甲烷体积分数,二者之比最高达,有必要对土壤内的甲烷体积分数进行实时监测。研制埋地甲烷监测装置,将其安装于土壤中的检测筒内。埋地甲烷监测装置由防水透气壳、甲烷传感器、供电及远传模块组成。设计防水透气壳,对比分析半导体传感器、催化燃烧传感器及红外线传感器的性能,在设计的实验箱内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温度为-5~40℃,温度间隔为5℃,每个温度分别对应4个相对湿度:25%、50%、75%、%。结果表明:催化燃烧传感器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环境下性能较稳定;将埋地甲烷监测装置置于土壤中的检测筒内,可先于路面发现燃气泄漏。
参考文献示例:黄丽丽,马旭卿.燃气管道埋地甲烷监测装置研制和实验验证[J].煤气与热力,,38(9):B01-B04,B31.
·热源与冷源·4.云计算园区冷热电联供结合区域供暖系统流程
黄锋1、2,郑洁1,卢军1,张华玲1
(1.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2.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海南海口)
摘要:
基于以云计算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园区的负荷特性、余热类型与利用方式的分析,探讨利用余热供暖的以天然气为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结合区域供暖(CCHP-DH)的系统流程,对余热供暖能力进行测算。
参考文献示例:黄锋,郑洁,卢军,等.云计算园区冷热电联供结合区域供暖系统流程[J].煤气与热力,,38(9):A01-A04.
5.小型地埋管换热试验系统及试验研究
刘朝阳1,孙心明2、3,胡平放3,雷飞3,朱娜3,邢路3
(1.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武汉;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3.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摘要:
借鉴岩土热响应试验,基于向地埋管施加定加热功率的现场测量方法,设计小型地埋管换热试验系统,采用基于无限长线热源的两参数估算法对岩土热物性参数(土壤热导率、土壤单位体积热容)进行估算,分析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分布。介绍试验系统流程及主要试验装置。分别在加热功率为35、45、55、80W,循环水质量流量为90kg/h条件下,测试地埋管进出口循环水平均温度随测试时间的变化,估算土壤热导率、土壤单位体积热容,测试地埋管两侧土壤温度场分布。一定加热功率下,地埋管进出口循环水平均温度随测试时间先快速上升,然后趋于平缓。加热功率越大,初期地埋管进出口循环水平均温度上升速率越大,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长,地埋管进出口循环水平均温度越高。不同加热功率条件下,土壤单位体积热容均保持在J/(m3·K)量级,说明计算结果可靠。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土壤热导率总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相同加热功率下,随着远离地埋管,土壤温度呈下降趋势。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地埋管的热影响半径逐渐增大。
参考文献示例:刘朝阳,孙心明,胡平放,等.小型地埋管换热试验系统及试验研究[J].煤气与热力,,38(9):A05-A09.
6.供热锅炉烟气的?分析
张庆伟,陈翀,徐良胜,杜建梅,蒋建志,陈蒙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十设计研究院,天津)
摘要:
对特定燃料的燃煤及燃气锅炉进行了烟气成分分析,计算烟气中各种成分热量?。同等温度下,相同质量的各气体成分,热量?从大到小依次为H2O、NOx、CO2、O2、N2、SO2、飞灰。通过分析特定工况的化学?,得出燃气锅炉烟气化学?远低于燃煤锅炉,约为其值的一半。燃气锅炉及燃煤锅炉CO2化学?都占烟气化学?中绝大多数。燃气及燃煤锅炉烟气N2,SO2及NOx化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燃气锅炉烟气中H2O化学?远远大于燃煤锅炉。通过计算烟气总?,对比分析燃煤、燃气锅炉结果,发现燃气锅炉供热产生烟气的?比燃煤锅炉小。在特定工况的基础上拟合供热锅炉烟气总?的工程近似公式。
参考文献示例:张庆伟,陈翀,徐良胜,等.供热锅炉烟气的?分析[J].煤气与热力,,38(9):A10-A15.
·建筑供暖·空调·通风·热环境·7.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存在问题及成因
何春霞1,夏聪和2,赵健仁1,吴伟伟3,王博雅3,吕行3
(1.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北京038;2.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2;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038)
摘要:
对办公建筑能耗及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办公建筑的空调系统能耗比例都是最高的。办公建筑空调系统主要存在制冷机组、水系统设备配置与运行策略不合理以及运行数据缺失的问题,主要成因与设计环节、运行数据的记录与利用以及人员意识等关系密切。
参考文献示例:何春霞,夏聪和,赵健仁,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存在问题及成因[J].煤气与热力,,38(9):A16-A18.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8.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技术经济性分析
卞峰1,梁慧媛1,牛蔚然1,邵珠坤2
(1.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摘要:
某别墅拟采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系统,采用DEST软件对供暖期逐时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介绍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系统流程及运行策略,对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蓄热水箱容积、循环泵(太阳能集热器侧循环泵、空气源热泵机组侧循环泵、用户侧循环泵)、空气源热泵机组进行设备选型。采用TRNSYS模拟软件建立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系统模型,对用户供回水温度(以及温差)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耗电量进行模拟计算。供暖期用户供水温度基本维持在32℃左右,供水温度稳定。供回水温差与室外温度的变化相反,说明供暖系统符合运行规律。将单纯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供暖系统(以下简称单纯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作为比较对象,以费用年值作为评价目标,比较两种供暖系统的经济性。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系统、单纯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供暖期耗电量分别为.84、.25kW·h/a,费用年值分别为.21、.33元/a,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经济性更优。
参考文献示例:卞峰,梁慧媛,牛蔚然,等.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供暖技术经济性分析[J].煤气与热力,,38(9):A19-A23.
·燃气燃烧·燃具·用气设备·9.燃气采暖热水炉的风险评估
关健成,林力
(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广东佛山)
摘要:
介绍使用欧盟标准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对燃气采暖热水炉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该方法量化评估风险,评定风险等级;使用故障树分析法,分析风险的来源;根据风险的等级和来源,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风险防控措施按可靠性分类,不同等级的风险应采取不同可靠性类别的风险防控措施。以一个案例具体说明燃气采暖热水炉风险评估的方法。
参考文献示例:关健成,林力.燃气采暖热水炉的风险评估[J].煤气与热力,,38(9):A33-A38.
·燃气输配与储运·10.供热锅炉用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及应用
薛钦枥1,郝学军1,吴波2,齐晓琳2,何少平2
(1.北京建筑大学,北京044;2.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035)
摘要:
根据供热锅炉用燃气调压器特性,对调压器出口压力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出压力云图以及雷达图,对疑似故障案例进行专家判定。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数据进行特征化处理,作为机器学习的输入量,专家判定结果作为输出量,寻找合适的诊断算法来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实现智能故障诊断。采用10折交叉验证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向量机分类器参数,建立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实现锅炉用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
参考文献示例:薛钦枥,郝学军,吴波,等.供热锅炉用燃气调压器故障诊断方法及应用[J].煤气与热力,,38(9):B05-B08.
·液化天然气·11.LNG常压罐返修的风险评估及对策措施
申粤1,乔珩2,吴军贵2,章峰3
(1.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04;2.杭州天然气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7;3.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2)
摘要:
结合LNG常压罐夹层泄漏点的返修案例,提出返修的实施方案、流程。通过对全过程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示例:申粤,乔珩,吴军贵,等.LNG常压罐返修的风险评估及对策措施[J].煤气与热力,,38(9):B09-B14.
·建筑燃气供应·12.室内燃气安全系统可靠性及经济性分析
黄常龙,彭世尼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
摘要:
分析3种常见情况(燃具无熄火保护,无泄漏报警系统;燃具有熄火保护,无泄漏报警系统;燃具有熄火保护,有泄漏报警系统)的室内燃气系统组成及对应的可靠性故障树结构。对每种情况的顶事件(燃气泄漏无报警)概率及事故后果与损失进行计算,计算3种情况下室内燃气系统的风险。
参考文献示例:黄常龙,彭世尼.室内燃气安全系统可靠性及经济性分析[J].煤气与热力,,38(9):B15-B17.
·燃气设备与材料·13.二甲醚气化装置的设计
孙清泰
(天津华迈燃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
摘要:
针对二甲醚的物理性质,参考LPG气化装置的工艺原理和结构形式,对二甲醚气化装置进行设计。二甲醚气化装置主要由筒体、换热器、温度变送器、压力表、液位开关、磁翻板水位计、温度表、安全阀和控制箱等组成。二甲醚在气化装置筒体内的盘管中流动,吸收盘管外水提供的热量,水的热量由高温饱和蒸汽通过蒸汽直吹加热器提供。通过计算得出二甲醚气化需要的热量、换热面积及热源消耗量。
参考文献示例:孙清泰.二甲醚气化装置的设计[J].煤气与热力,,38(9):B18-B21.
14.膜式燃气表小流量点示值相对误差快速检定
权亚强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
摘要:
分析燃气表检定现状,基于示值相对误差检定装置原理,提出两种小流量点示值相对误差检定技术,即增加万分位字轮和利用检测盘检定。增加万分位字轮,提高输出比系数检定技术通过在小数位增加一个字轮,将首轮作为采样轮实现。检测盘检定技术通过设置检测盘,将检测盘分为大圆和小圆,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一半,通过在大圆边缘对齐的最大极限位置贴一个反射光标及被等分的小圆每一等份在与小圆边缘对齐的相同位置均贴反射光标实现大、中流量点及小流量点的快速检定。
参考文献示例:权亚强.膜式燃气表小流量点示值相对误差快速检定[J].煤气与热力,,38(9):B22-B25,B37.
·燃气信息化·15.IC卡智能燃气表运行系统离线数据有效性验证
邵泽华,权亚强,梁永增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
摘要:
阐述IC卡智能燃气表运行系统,指出该系统离线数据有效性验证对燃气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一种IC卡智能燃气表运行系统离线数据有效性验证技术(IC卡与售气管理系统之间离线数据有效性验证技术、IC卡与IC卡智能燃气表之间离线数据有效性验证技术),给出IC卡与售气管理系统之间及IC卡与IC卡智能燃气表之间离线数据有效性验证流程。
参考文献示例:邵泽华.IC卡智能燃气表运行系统离线数据有效性验证[J].煤气与热力,,38(9):B26-B31.
·燃气企业管理·16.燃气厂站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度计算
梁蕊1,赵亮2
(1.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北京176;2.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摘要:
结合实例,根据项目后评价指标设置原则(充分适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构建城市燃气厂站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二级指标(目标实现、实施过程、生产运行、经济效益、社会及环境影响、可持续性),每个二级指标下有若干个三级指标,构建该体系的可靠性识别模型,计算该体系的可靠度。
参考文献示例:梁蕊,赵亮.燃气厂站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度计算[J].煤气与热力,,38(9):B32-B37.
17.城市中低压燃气管道的肯特风险评价法
蒋科峰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岸分公司,重庆)
摘要:
通过比较高压长输钢质油气管道与城市中、低压燃气管道的区别,借鉴高压长输钢质油气管道的肯特风险评价法,探讨适合城市中、低压燃气管道的肯特风险评价方法。介绍肯特风险评价法的优点和基本步骤,结合专家评分,通过肯特风险评价法计算得到城市中、低压燃气管道的相对风险值。将管道的相对风险值与各风险等级取值范围比对,从而判断管道的风险评价等级。结合实例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示例:蒋科峰.城市中低压燃气管道的肯特风险评价法[J].煤气与热力,,38(9):B38-B41.
18.致灾因子对埋地管道环境稳定性的影响
安成名1,陈运文1,陈志刚2,靳志军2,关超2
(1.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2.北京航天拓扑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76)
摘要:
阐述致灾理论的基本概念,基于致灾理论对深圳南山区埋地管道的环境稳定性进行评估,得出主要致灾因子。构建了埋地管道环境稳定性的指标评价体系,该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腐蚀、第三方破坏、误操作、自然因素、施工或材料缺陷、设备缺陷、外部影响),每个一级指标下有若干二级指标,共15个二级指标组成。通过专家评审法对二级指标优劣进行评价打分。结合模糊评价法确定各指标间的序关系及相对重要程度,从而确定指标权重。依据专家打分和指标权重,得出评价等级结果。结果表明,深圳南山区埋地管道的环境稳定性等级为中等,需进一步对埋地管道进行加强和巩固。
参考文献示例:安成名,陈运文,陈志刚,等.致灾因子对埋地管道环境稳定性的影响[J].煤气与热力,,38(9):B42-B46.
声明:本文著作权(版权)归《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所有,严禁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