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我有幸参加会议,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亲切,深受鼓舞。讲话对办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长达3个多小时的讲话入情入理、语重心长。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非常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可以使学生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宣部、教育部对统编教材及时修订,教育部推动建设涵盖各层次、多介质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各高校都能开齐开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4门本科必修课程和2门研究生必修课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所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地各高校的教师培训扎实有效,教学观摩活动有声有色,各地出台了许多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优惠政策,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目前,高校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个,学科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凝聚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骨干队伍,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荣誉感和学科自信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路子,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整体上有了明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正效应逐步显现。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任重道远。不少学生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理论性比较强,可读性和吸引力不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课堂的抬头率不高;教学的班级规模比较大,课堂讨论难以组织,因材施教更加困难。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有些教师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把握还不够准确,解疑释惑的能力有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如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如何防止形式化、表面化,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总之,如何以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编好教材、讲好课程、建好队伍,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仍需要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
二、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教师的自信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材建设、课程体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关键的还在于教师。首先是教师的自信问题。如果教师自己不信,或者半信半疑,讲不深讲不透,那么能让学生信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了对教师第一位的要求就是在政治信仰上要旗帜鲜明,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如果教师自己在理想信念上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自然无法使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坚持科学与信仰的统一,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对科学理论的认知。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着社会性质和基本结构,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的。邓小平明确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P)学习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理想信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的观点,则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待,不能照搬,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词句来剪裁现实,一句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这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对实践问题,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教师有了理论上的透彻理解和坚定的理论信念,才会更加热爱教学工作,才会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进行解疑释惑。黑格尔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称,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3](P21)列宁也曾明确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P)总之,教师真懂、真信,有信仰、有激情,才能教育和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教师提高科研水平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要坚持潜心问道与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