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引用的常见错误

参考文献是支撑论文论点的重要依据,引用参考文献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是自身论文价值的体现。写参考文献时,稍不注意就可能犯错误。医刊汇根据多年的编辑经验,整理了参考文献写作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医学工作者可以参考借鉴。

1、参考文献格式错误

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及标注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参考文献写作必须严格依照格式要求。近年来发现,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因参考文献着录格式的不规范或引用不当而延期发表或遭到退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着录中的作者名缺少,稿约中明确规定,参考文献中的前3位作者应全部列出,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在不少来稿中发现只写1位作者后加“等”的情况,因其他作者无从查证而耽搁了及时发表;2)着录项目残缺不全,有些论文缺少题名(书名),亦有缺少刊名、年或卷、期及页码等;3)在正文中未标注参考文献序号,无法证实参考文献的实际用途;4)引用不当。未公开发表的观察资料、内部交流资料及涉及保密的资料等均不宜作参考文献。由于内部资料尚未得到公认且不够成熟,其原理、论点、论据及论证尚需修改、变更或充实,又因其发行量很少,读者面窄,无从查考,起不到参考作用。

2、没有标明引用文献

有的论文明明参照和引用了别人的论述和研究成果,却故意不在参考文献中进行标注,亦称匿引(或暗引),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学术行为。

3、引用文献过于陈旧

科技论文具有一定时效性,尤其是研究性论文,如果参考文献比较陈旧,则说明作者对所研究的题目调研不充分,相关动态了解不够全面,反映在论文上是起点不高,深度和广度不够;所以,引用文献的时候应尽可能引用近一两年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当然,有些自己领域很经典的文献还是不能落下。

4、参考文献数量偏多

使用和引用参考文献,但切记并不是参考文献引用得越多越好,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毕业论文一般都会有文献数量的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一般而言,论着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要控制在15条以内,综述类文章可略多,但不宜超过25条,且要有明确的引证目的。

5、国内外引文数量偏颇

有的论文只有国内文献,体现在深度不够;有的只有国外文献,体现在广度不够。其实对于国内外相关优秀文章,作者应尽量广而全地查阅,尤其是综述性文章,更应该二者兼顾,做到内外兼修,取其精华而用之,以提升论文的档次和内在水平。

6、参考文献与引用内容不一致

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论文正文引用的内容不一致,具体表现为论文正文标注引用的内容和参考文献中的内容对不上,驴唇不对马嘴。

参考文献作为审稿编辑审查内容之一,论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要正确的引用参考文献,避免出现一些常犯错误。

SCI论文发表,订制,科研基金申请,实验外包,中文期刊论文发表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白癫疯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cksl/2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