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精神,是青春的火种,它让学子苦读的夜灯长燃不灭,让青年追梦的初心永葆炽热。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求学的七年时光里,于兆鹏笃守“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信念,力学不倦,从懵懂的新生一路成长为荣获“国奖”的英才,不负韶华,书写了璀璨的青春诗篇。
于兆鹏,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硕,本科毕业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刚刚踏进北石化校园的于兆鹏,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满怀憧憬。他就读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并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本科学习过程中,于兆鹏重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钻研,参加了北京市数学竞赛并荣获了三等奖的好成绩,为后续科研构筑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打好基础的同时,于兆鹏不忘深入专业领域,在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物制备工程等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他勤习深思,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努力探寻科研发力方向。并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了北京市级“大学生研究训练”(简称URT)项目,将学识融入实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本科期间,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四年的沉淀和磨砺,让于兆鹏多次获得校内外奖学金,凭借优异成绩,他收获了在母校继续求学的机会,可以在北石化进一步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目前,北石化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术硕士授权点,材料与化工类专业硕士授权点;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支持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学科平台,北石化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于兆鹏的科研探索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硕士期间,于兆鹏以正离子聚合与官能化液体橡胶的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参与了多项横纵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于兆鹏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课程,还要阅读大量有关课题的书籍和文献,“这让我开阔了视野,也使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学科知识的搭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面对科研,于兆鹏始终保持专注与热忱,最终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成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两篇,北大核心论文一篇,还有一篇SCI论文正在撰写当中……除了论文,还以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科研之余,他还积极参与各类赛事,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六届致远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赛暨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校内选拔赛特等奖,第七届致远杯校内二等奖,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第七届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校内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凭借在学业和赛事上的突出表现,于兆鹏获得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优秀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多次)等认可,并成功获评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图注:于兆鹏(左三)如今,于兆鹏即将结束在北石化的求学旅程,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回想七年的拼搏奋斗时光,“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这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人倍感留恋,倍感珍惜”。于兆鹏也曾在研究课题方面有过踌躇和迷茫,在实验过程中经历挫折无数。但是,每当新的一天开始,他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继续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交流,与同行学者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坚持提高自己,找寻突破。
北石化的七年校园生活,让于兆鹏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进而确定了他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在即将离巢腾飞,翱翔天空之际,于兆鹏真诚寄语,“希望师弟师妹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每个人都能创造出灿烂的新篇章。”祝愿每个北石化学子都能以拼搏姿态,奔向灿烂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