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试指导之现代文阅读专项考点梳理说

现代文阅读是历年中考的重点,现代文阅读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阅读。笔者今天就分享现代文阅读的相关解题技巧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u说明文阅读

1.把握说明的对象,筛选和概括其主要内容。

2.能够进行说明方法的判断,体会句子的作用。

3.理解文章或段落中的层次,进行说明顺序的辨析。

4.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明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中西礼节的差别

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②先说见面礼。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③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④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C

阅读文本,根据文章第3段内容““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可知,“室”的居住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而不是:“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所以,C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选C。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的差别。

B.第②段“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一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D.本文先总的介绍中西礼节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差别,然后分别介绍在见面礼、座次、用餐时礼节的不同。

C

C项。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发生重大改变,意思就变成“中国餐桌上都是一桌人共享”,明显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绝大多数”这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8.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共4分)

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1)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2分)

(2)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2分)

(1)安排在右边,因为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

(2)在西方,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第③段内容,根据文中“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可以得出(1)的答案:安排在右边,因为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把握文章第④段内容,根据文中“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可以得出(2)的答案:在西方,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说明对象。

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

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

规范答题格式: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它具有……的特点。

2.说明顺序。

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

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

辨别说明顺序的方法:

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

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

▲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

规范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3.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等。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引用具体的事例、具体的数据、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规范答题格式::指出运用的说明方法+结合文章具体分析+说明方法对应的作用。

4.说明语言。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

A准确性,科学性;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规范答题格式: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提问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规范答题格式:

第一步,解释该词的含义;

第二步,分析运用该词有什么好处;

第三步,分析去掉该词后句子意思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四步,用“这样写更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句式作结。

5.说明语句的作用。

答题角度:

①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②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答题格式: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1.面对找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考查,千万不可以偏概全,把段落中的说明对象及特征当成全文的,学会对材料的提炼和重组。

2.面对说明方法的考查,不仅仅要能识别,最重要的是要会分析其作用,理解各种说明方法各自的个性及共性,解说方法所起的具体作用。

3.说明语言是必考内容。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它的精确与模糊上,考查则侧重于语言的模糊性,如表概数、推测、可能的语言,“左右”“大约……”“也许”“主要……”“据说”等词语的作用。

4.体会句子的作用。主要是分析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如过渡作用、照应作用、概括中心作用、引领全文作用等。

5.对说明文科学精神、方法、创造等方面的考查,是一个难点。但你只要平时留心就会很容易,如严谨求实,敢于创新,勇于献身等。学会材料的再表达,就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cksl/21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