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不成论文的论文,论文题目是《论简历造假对个人信誉及人品的毁灭性影响-由翟天临涉嫌学术造假事件引发的不完全思考》,供大家娱乐!
摘要:作为国内知名演员,娱乐圈数一数二的“学霸”,翟天临因在直播中的一句“口误”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仅博士毕业论文被网友扒了个遍,顺带把北电前院长、现院长、现院长侄子、现院长娇妻、现院长娇妻前男友统统拉下了水,凭一己之力撼动了整个学术界。趁此热点未退,本文运用分析法及联想法,浅谈职场中简历造假与注水对个人信誉及人品的毁灭性影响。
关键词:翟天临;学术不端;简历造假;个人影响
Abstract:Zhegebufenbuzhongyao,fanzhengnimenyebuhuizixikan,suoyiwojiubufanyile,bushiwoyingwenbuhao,wokeyi,danmeibiyao,nimenwangxiakanhaoba,thanks.
Keywords:ResumeFraudAcademicFraud
一.名词解释
学术造假:学术造假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的学术腐败行为。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学术领域中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
年8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职称评审管理规定》,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定》提出职称评审应以德为先,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且纳入信用黑名单。
简历造假:不用我说你也懂的。
二.事件还原
作为国内知名演员,北电博士、北大博士后,翟天临在直播回答网友问题时,表示不知道“知网”是什么,震惊了一众网友,由此引发了网友对其学位的质疑,惨遭“扒皮”。
不仅知网上安全搜不到翟博士的论文,更有严谨吃瓜的网友帮翟博士的论文查了个重,发现该论文重复率高达40%(在我校,这重复率本科毕业证都拿不到),就连抄袭对象本尊都下场diss,翟天临的“学霸”人设在一夜间土崩瓦解。
更令人震惊的是,事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不仅翟天临本人被从里到外扒了个遍,还顺带把北大、北电、北电前院长、现院长、现院长侄子、现院长娇妻、现院长娇妻前男友统统拉下了水,凭一己之力撼动了整个学术界。
到底这瓜有多大,“涉案人员”关系有多复杂呢?请自行百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其实相比国外,我国对博士毕业的要求更高,可淘汰率却不及欧美大学的1/3。是因为我们的毕业生更优秀吗?答案不言而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罢了。不过学术界的问题,就交给学术界去评判,我相信事件会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本文接下来想要探讨的,是职场领域简历造假现状对求职者个人信誉及人品的影响。
三.我国简历造假现状田野调查
每年我国都有成百上千万毕业生走入社会,这些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面孔,就像一个个新鲜出炉的可口点心,依次摆放在货架上,等待雇主的挑选。
那么,不考虑回头客,如何在一众批量化生产的点心中脱颖而出,成功吸引雇主挑剔的目光呢?
靠包装。
而简历,就是决定你能不能在人海中发光的包装。
根据网上的调查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4~5人在简历上动过手脚。就拿我身边的朋友为例,大多数人的简历与现实都不是百分百匹配的,都有一定程度的美化。
要注意的是,美化和造假是两回事,不可混淆。
四.简历造假对个人信誉及人品的毁灭性影响
我从来不反对简历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美化,毕竟僧多粥少,不想办法包装自己,那真的连西北风都喝不着了。我见过很多把打杂的工作经验硬是吹出花的。
很多毕业生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常常束手无策,因为自己的大学经历基本一片空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经历。
这个时候要坚持的原则就是:从以往经历里寻找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蛛丝马迹,并尽可能放大高亮加粗。
比如说,我觉得我没什么特长,就是喜欢打游戏,我的大学生活就是打游戏,看阿婆主的解说视频。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了?
可是如果你求职的就是一个游戏相关的岗位呢?如果你对某一款游戏非常熟悉,甚至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个经历也许就能帮你加很多分。
切记,可以夸大,绝不能编造,一旦翻车,很可能直接导致到手的offer就这么飞了,严重的还可能直接被拉入黑名单,所以,造假要慎重。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简历造假可以导致合同无效,这时用人单位可以不用提前通知,不用给补偿金就辞退你,如果公司利益因此受损,甚至可以要求你赔偿。
其中的厉害关系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所以,求职还是真诚一点,制作简历时,要把握好“美化”和“造假”的度,不要越界,尤其不要在学历、学位、专业证书上造假,这是底线!
如果你侥幸靠造假蒙混过关了,那么请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奋发图强,挤时间把该学的技能学了,努力提升业务,证明自己的能力,不然坑了用人单位不说,也对不起自己吹过的牛比。
既然选择了撒谎,至少也要具备圆谎的实力,不是吗?
五.致谢
这篇不成论文的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翟先生为我们提供了选题思路,同时把大众的目光从八卦娱乐转向了学术风气,为正学术之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要感谢无聊的网友们严谨求知的探索精神、顺藤摸瓜的侦查能力以及超强的行动力。他们以实力演绎了什么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学术界”,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