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会计研究》年12月
壹
上市公司并购的价值构成与商誉减值会计新模式——兼论《企业合并:披露、商誉与减值(讨论稿)》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IASB《企业合并:披露、商誉与减值(讨论稿)》提出了增加并购相关披露和简化商誉减值测试等初步意见。基于商誉本质的协同效应观,从上市公司并购的价值构成来看,并购商誉是预期的合并主体内部协同效应一部分,反映购买日收购方对合并主体未来业绩的预期。并购后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的差额,反映并购价值在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时点的变动。本文在评析商誉会计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用现在检验过去对未来的预期"的商誉减值会计模式。新模式可减少商誉后续计量中的主观性,有助于评价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和抑制并购过度支付。
并购;商誉;减值测试;会计规范;
贰
创新是公司并购的驱动因素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借鉴Bena和Li()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考察了创新对公司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越多的公司越倾向于成为主并方;而创新投入越多、创新产出越少的公司越倾向于成为标的方。但是主并方的创新投入增长率较低,表明公司在通过外部并购获取创新资源的同时也逐渐放缓自身研发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现有文献将并购划分为技术并购和非技术并购后,在非技术并购事件中创新依然显著影响公司参与并购活动,进一步证明了创新对公司并购参与具有重要且广泛的影响。最后,与并购失败的企业相比较,成功完成并购的企业拥有更多的创新产出。本文基于中国背景提供了公司创新如何影响并购的经验证据,对于理解中国公司创新和并购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并购;专利;研发支出;
叁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
近年来上市公司"无股不押"的行为给我国股票市场造成了巨大波动,质押比例高的公司股价一度呈现断崖式下跌,引发了市场对风险的担忧,更吸引了学者们对股权质押问题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