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基于BIM技术地铁车站模型建立与

年11月29-30日,由现代轨道交通网策划,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泰达城市轨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分会、天津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天津大学共同协办,天津市BIM技术创新联盟支持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发展大会”在天津市隆重召开。

会议现场来自众多地铁集团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咨询单位、厂商等领导近位代表参会交流,从实践中总结,以“携手BIM技术,助推智慧城轨”为主题,探讨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问题。

”摘要摘要: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地铁车站的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复杂地质条件、众多管线布置、周围环境影响,导致车站施工过程难度艰巨,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车站的安全高效施工至关重要。本论文提出针对沈阳地铁九号线沈苏西路地铁车站实际情况,依托BIM技术,利用软件建立车站模型,结合工程设计优选出的2个方案进行仿真,考虑地质条件及施工进度和造价的影响,模拟分析车站明挖法施工工艺,得出“双侧面台阶法”方案更为合理,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BIM技术为地铁项目建设过程中带来的优势。实例分析表明,BIM技术和双侧面台阶法在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地铁工程;明挖法;BIM技术;车站模型;应用分析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概念思想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CharlesEastman[1]、JerryLaiserin[2]等都对其概念进行了定义,它当时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信息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受到国内外工程界与学者重视和研究。目前相对较完整的是美国国家BIM标准的定义“BIM是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综合系统软件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各自职责的协同工作[3]。

近几年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程度迅速崛起,同时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IM系统的全过程应用和运维管理成功应用在深圳最大的商务综合体“华润深圳湾国际商业中心”,为其顺利的施工建设保驾护航。在上海大虹桥商业圈首个住宅项目:“中建·锦绣天地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大量的应用BIM技术,从建模、模拟分析、施工运维管理等多方面应用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应用BIM技术对管线综合设计,有效的解决了设备和管线的协调问题,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保障工程顺利施工[4]。同时还有许多重要大型的项目也应用BIM技术,如:武汉中心华中第一高楼,叶盛黄河公路大桥,浙江路桥的翻修,北京绿地中心工程,延安东路隧道大修工程等。随着BIM在国内应用的广泛,其成果效益也必将越来越多,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5]。

1BIM技术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旨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的综合应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明确建筑信息化发展是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向,提出推进BIM协调工作等技术的应用,普及三维建筑模型设计,进行可视化和参数化设计,以提高工程建设设计的水平,降低工程耗资,实现多专业、多参与方、多模式的全过程集成运用。BIM模型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将BIM模型进行信息表达和交换的方式,减少项目过程阶段信息的丢失,控制认为错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6]。

目前上海市是BIM技术推广和发展的最好城市,同时上海市也推出和实施地区行业标准,成为BIM技术在国内工程领域的发展和推广的探路者,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和效益。通过近年的专家和学者研究,人们也逐步的认识到:

(1)BIM不仅仅是涉及在设计过程应用中,它是应用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包括项目的决策分析论证、招标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阶段。

(2)BIM技术可以为建设工程中的各个参与方提供一个高效协同的工作平台,减少各个参与方的工作在不同阶段的不协同而造成的损失,通过一个高效的协同平台,加快的工程建设进度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为工程建设服务和增值。

(3)BIM技术在项目中通过模型作为信息的载体,BIM模型的信息是实时动态的,建设过程中在模型中可不断的更新、提取、丰富模型信息。

(4)在BIM模型中,通过各个参建方的相互协调与交互更新,优化和完成整个BIM模型,同时利用模型自动输出项目的建筑和施工图纸。

(5)BIM模型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各个软件间的无缝连接转换,可以模拟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过程分析[7]。

BIM模型中可以给管理者提供信息查询、修改和调用,同步实时更新系统的信息,更好的对设备和结构进行维护。通过BIM技术掌握地铁车站内部各种设备和建筑结构的综合信息,模拟一些可能产生应急措施,对车站实时监控,动态管理[8]。但是目前应用不是特别广泛,主要是BIM推广模式仍有问题、企业不支持、BIM软件之间不兼容、软件前期使用耗时长、初期投入成本高,BIM技术标准和指导缺乏是阻碍建筑业BIM使用的主要因素[9-10]。

2BIM技术应用于地铁车站

2.1工程概况

沈苏西路车站的位置处在浑河站街与浑南西路交叉的路口西侧,该车站的东北角是一处7层的住宅,车站的西北角是一KV高压铁塔,车站上方横跨了两条高压线电缆,西南角为原四十五中学,东南角为低矮民房,四十五中学与低矮民房现均已拆除。沈苏西路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三跨的箱型框架结构,站台形式为岛式站台,站台宽度12米,车站主体结构总长度为.55米,标准段宽20.5米,结构顶板覆土厚度约3.2米,底板埋深约16.8~18.3米。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围护采用Φ

钻孔灌注桩加钢管内支撑结构。沈苏西路车站明挖施工的现场如图1:

图1明挖车站现场图

2.2BIM建模分析

近几年,国内有些城市建成了一些大型地下空间,但是在人性化设计、复杂结构设计、人防设计、节能和环保方面存在较多不合理的现象[11]。但是由于BIM技术独有的特点,在建筑领域受到热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icanshijie.com/cksl/16230.html